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161753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组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专题的古诗词三首中的两首古诗。乡村四月中,诗人翁卷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末初夏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四时田园杂兴是由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是其所创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一首,诗人抓住村庄男女的劳动局面描写,男的外出劳作,女的在家忙碌,就连那小孩也深受家长勤劳品质的影响,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和的事,真实地再现夏日乡村农忙时的质朴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扬。全诗语言平白、朴

2、实、自然,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是陶冶情操的好教材。【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借助注释了解诗意的能力,但只是流于字面的背诵。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教材的深度,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诗的节奏美、语言美、诗境美、诗情美。【设计理念】 本课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多读感悟。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带领学生读背吟诵,读中想象,读中追问,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怀。【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生字“蚕桑”,“昼、耘、绩”几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2.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

3、积累的好习惯。3.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强化学法,自学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幻灯片 资料搜集【教学过程】一、直接切入正题 1.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两位宋代诗人翁卷和范成大,一起去领略他们笔下的乡村的田园风光。(板书)齐读课题。乡村四月(翁卷)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2.观察题目,你有什么发现?(都是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解释题目:四月指农历四月,是现在的五月份,所以是初夏。四时:指的是什

4、么时候?猜一猜?四时指一年四季。杂兴指各种兴致,题目的意思是:一年四季田园风光的各种兴致。3.师:这两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宋代诗人,一个叫翁卷,一个叫范成大。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搜集的诗人的资料?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两位诗人的资料,希望对同学们了解诗人有帮助。翁卷(宋朝著名诗人),字续古,一字灵舒。一生没有做官,以布衣终。翁卷生活在社会下层,熟悉民情风俗,因此他写出的一些反映和关注现实的诗作,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社会不合理现象,自然真切,诗风清苦。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晚年隐居苏州石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合称“南宋四大家”,存诗1900余

5、首,著有石湖居士诗集、菊谱、梅谱等。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四时田园杂兴是根据他自己在农村生活写成的组诗,共60首,是他一生田园诗的代表作。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12首,本课只是其中的一首。4.了解了作者的生平以后,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读。评价:声音洪亮 吐字清晰 字音准确二、学习生字正音山原 白满川 子规 蚕桑 昼出 耘田 夜绩麻 耕织 桑阴1.小老师领读。2.注意:蚕桑是平舌音 指导学生书写“昼”时要注意上面的尺,“捺”要与“撇”分开,“耘”左面是三横。书空3.齐读4.指导朗读两首古诗,声断气

6、连,223的停顿方式。哪位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三、学习乡村四月大屏幕出示古诗1.理解诗意,感悟诗的语言美。师:我们先来看第一首古诗,请同学们认真看课下注释理解重点词,然后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古诗的大意。同桌展示。两组同学展示。大意: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碧绿。一条条小河十分清澈。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了起来,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又开始插秧了。2.同学们注意到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什么,后两句描写的又是什么了吗?汇报:(点拨一二句写:景;三四句写:人)板书:景 人景物都有什么?山原 白川 子规 烟雨 读到这几个词,你脑海

7、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这“雨如烟”是什么感觉?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伴随着音乐感受这美丽的景色。师配乐朗读。绿油油的山原,白茫茫的水田,都笼罩在无边的烟雨之中。闭上眼,你能感受到清风细雨在抚摸你的脸颊,软绵绵的,凉丝丝的。侧耳听,天空中传来了布谷鸟那熟悉的歌声,歌声是那样清脆响亮,是那样悦耳动听,在无垠的田野上久久回荡师: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朦胧的江南风景画,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就是如画的乡村四月。 谁愿意来读前两句?把这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读出来。3.学习第三、四句(课件出示三四句)师:在这么美的景色中,人们又在干什么呢?人人都有事做,个个都勤劳。从哪些字中你能感受到农民的勤劳

8、呢?理解:才了。又。(板书:人勤)(板书:赞美 景 人)这种忙碌的景象让老师想起了悯农中的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齐读后两句师:是啊,这乡村四月既是绝美的山水画,又是勤劳的农忙图!走进这四月的乡村,就如同走进了一幅连续不断的画卷。诗人这样写,他主要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赞美,对乡村劳动人民勤劳的赞美。读全诗。四、学习四时田园杂兴1.看注释,理解词义,指点“傍、绩、各当家”等重点词在诗句中的意思。学习前两句。 师:“绩”,在这儿是指一个动作,搓;“夜绩麻”就是指“各当家”,指各有各的本领,各有各的事做,“村庄儿女各当家”就是“傍”,表示靠近的意思;“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意思是

9、师:咱们借助诗句下面的注释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啦!哪位同学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意?2.师:“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想一想,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真勤劳啊,真忙碌啊3.师:乡下人家是忙碌的:各有个的活儿干,除了耘田、绩麻,总有那做不完的活啊!就这样日夜忙碌着。多勤劳的人们呀,同时,大家又是那么和谐,在诗人的心中对勤劳的人们是敬重的。齐读前两句4.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学习后两句父母勤劳的品质感染了村庄的孙童,小孩也喜欢上劳动了。从哪

10、个词你能感受到孩子们的勤劳和天真?(学)师:是啊,多懂事的孩子,他们学种瓜,心里想的也是收瓜时丰收的场面。瞧他的神情、动作,充满了童真童趣,多么俏皮的孩子呀!齐读后两句5.师:村庄儿女日夜劳作虽然繁忙、辛劳,却是快乐的,孩子虽然不懂耕织,却爱学做农活,也是快乐的。这样和谐、恬适的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他深深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读全诗)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五、比较两首诗相同:这两首诗都是写田园风光,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不同:前一首,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诗人着重描写了村庄里男女劳动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乡村生活的和谐。第二首诗人重点在写劳动场面的,在诗人眼中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六、师:是啊!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历来许多诗人就以描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为主,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这样的诗,就叫田园诗。老师想到了许多田园诗人,如王维、孟浩然、陶渊明等。他们留下不少珍贵的诗篇。请看大屏幕,拓展:语文书117页乡村田园古诗七、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过故人庄山居秋暝等师: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学习中国古诗词,让古诗词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耀眼,更加夺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