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1160778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高一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分子中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B.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C. 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U、G与C的配对原则D. 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核糖核苷酸链盘旋而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成基本骨架,A项错误;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B项正确;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G与C的配对原则,C项错误;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而成,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DNA的分子结构

2、及其特点。2. 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A. 330B. 660C. 990D. 1320【答案】C【解析】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即有1000个碱基。占碱基总数的34,则C G占碱基总数的66%,又DNA分子中C G互补,所以C=G=66%/2=33%,即一个DNA分子中有C,1000*0.33=330个,DNA片段复制2次产生DNA分子4个,需要C,所以330*4=1320个,去除原DNA分子的330个,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1320-330=990个。3.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

3、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中小鼠死亡的是( )A. 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B. 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C. 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D. 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S型菌的DNADNA酶,DNA被水解,失去了转化作用,对后面加入的R型菌没有转化作用,R型菌无毒,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存活,A项错误;R型菌的DNA+DNA酶,DNA被水解,但后面加入的S型细菌有毒,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B项正确;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R型菌已经死亡,后面再加入S型菌的

4、DNA则不会发生转化作用,因此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存活,C项错误;S型菌十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S型菌已经死亡,且后面只是加入R型菌的DNA,因此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存活,D项错误。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名师点睛】解题的关键就是只有R型活菌+加热杀死的S菌的DNA才能转化为致死的S型菌。细菌体内转化实验的2点提醒(1)并非所有的R型细菌都能被转化由于转化受到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能被转化成S型细菌,而只是小部分R型细菌被转化成S型细菌。(2)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不能简单地说成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死亡S型细菌与

5、R型细菌混合培养时,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结果在S型细菌DNA的控制下,利用R型细菌体内的化学成分合成了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从而组装成了具有毒性的S型细菌。4.某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C占该链碱基是比例为36则在以其为模版转录而成的mRNA中碱基G所占比例为( )A. 18B. 36C. 50D. 6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转录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U配对、C与G配对、T与A配对,因此mRNA中碱基G等于模板链中的碱基C,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转录及相关计算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在转录过程中的相关的碱基计算,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5.一个用

6、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A. 1/4B. 1/8C. 1/16D. 1/32【答案】C【解析】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5次,形成32个子代DNA分子,其中被标记的有2个,所以标记15N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2/32=1/16,选C。6.下列哪项不是DNA复制所必需的?()A. 模板DNAB. A、T、C、 G4种游离的碱基C. ATPD. DNA解旋酶【答案】B【解析】DNA复制需要满足四个基本条件:模板(DNA双链)、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能量(ATP)和酶(如DNA聚合酶、解旋酶等),所以A、C、D不

7、符合题意;DNA复制所需要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而不是4种碱基,所以B符合题意。7.黑蒙性痴呆在北美犹太人中是较常见的一种遗传病,为研究其发病率,应该( )A. 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统计B. 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C. 先确定其遗传方式,再计算发病率D. 先调查患者家系中发病率,再调查人群中的发病率,取平均值【答案】A【解析】研究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统计。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的发病率,将明显高于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的结果。选A。8.下面人类的遗传病系谱图中,可能属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遗传病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X染色体上

8、的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详解】分析遗传系谱图A可知,该家系中双亲患病,生有患病的女儿和正常儿子,因此是显性遗传病,A错误;分析遗传系谱图B可知,该家系中母亲患病,生有正常的儿子,因此该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B错误;分析遗传系谱图C可知,该家系中双亲正常,生有患病的儿子,女儿没有患者,因此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C正确; 分析遗传系谱图D可知,该家系中父亲正常,母亲患病,生有患病的女儿和正常的儿子,因此该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D错误;故选C。【点睛】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

9、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9.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

10、为( )A. 18%,82%B. 36%,64%C. 57%,43%D. 92%,8%【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AA=18%,Aa=78%,aa=4%,则A的基因频率=18%+78%1/2=57%,a的基因频率=4%+78%1/2=43%,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种群的基因型频率计算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公式的记忆: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10. 人体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位于A. 下丘脑B. 延髓C. 大脑D. 小脑【答案】A【解析】下丘脑的作用有:感受: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

11、,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分泌:受下丘脑内神经中枢的作用,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到垂体后叶;调节:调节渗透压、体温、血糖;传导:传导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兴奋到大脑皮层形成渴觉,小脑:位于桥脑和延髓的后方,中间为蚓部,两侧为小脑半球,借小脑上中下三脚分别与中脑、桥脑和延髓相连接。小脑的机能有维持身体平衡、保持和调节肌张力和调整协调运动。 脑干:包括中脑、桥脑及延髓。下丘脑仅是体温的调节中枢,形成感觉在大脑皮层。11. 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A. Na+浓度B. 渗透压C. K+浓度D. O2 浓度【答案】B【解析】人体组织液中Na+浓度较高,K+浓度较低,O2

12、浓度较高,细胞内液中Na+浓度较低,K+浓度较高,O2浓度较低,二者渗透压比较接近,维持组织细胞正常形态。所以B项正确。【考点定位】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1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神经体液调节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答案】D【解析】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所以D正确,ABC错误。【考点定位】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13. 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 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 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C. 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D.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13、”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故选:D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14.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渗透压感受器和渴觉中枢分别在( )A. 下丘脑和上丘脑B. 下丘脑和大脑皮层C. 大脑皮层和下丘脑D. 上丘脑和下丘脑【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

14、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详解】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而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故选B。15. 植物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来自发育着的( )A. 侧芽B. 胚芽C. 种子D. 顶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侧芽生长素除来自身合成外,还有来自顶芽,A项错误;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并促进其基部生

15、长,B项错误;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其所需生长素来自发育着的种子,C项正确;顶芽合成的生长素能向侧芽运输,从而抑制侧芽生长,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16. 下列有关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内环境是由血液、组织液、淋巴组成的B.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合成并释放C. 免疫系统受损使患癌症的几率提高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同,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A错;神经递质不是由突触前膜合成的,B错;免疫系统受损,不能及时将机体产生的癌细胞清除,使患癌症的几率大大提高,C正确;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