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动力学实验.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151646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悬浮动力学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磁悬浮动力学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磁悬浮动力学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磁悬浮动力学实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磁悬浮动力学实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磁悬浮动力学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悬浮动力学实验.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HSY-1型磁悬浮动力学实验仪实验一 动力学基础实验随着科技的发展,磁悬浮技术的应用成为技术进步的热点,例如磁悬浮列车。永磁悬浮技术作为一种低耗能的磁悬浮技术,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本实验使用的永磁悬浮技术,是在磁悬导轨与滑块两组带状磁场的相互作斥力之下,使磁悬滑块浮起来,从而减少了运动的阻力,来进行多种力学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接触到磁悬浮的物理思想和技术,拓宽知识面,加深牛顿定律等动力学方面的感性知识。本实验仪可构成不同倾斜角的斜面,通过滑块的运动可研究匀变速运动直线规律,加速度测量的误差消除,物体所受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等。【一】 实验目的1 学习导轨的水平调整,熟悉磁悬导轨和智能速度加速

2、度测试仪的调整和使用;2 学习矢量分解;3 学习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4 测量重力加速度g,并学习消减系统误差的方法;5 探索牛顿第二定律,加深物体运动时所受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6 探索动摩擦力与速度的关系。【二】实验原理1瞬时速度的测量一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时间内,物体经过的位移为s,则该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为了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点的实际速度,应该把时间t取得越小越好,t越小,所求得的平均速度越接近实际速度。当t0时,平均速度趋近于一个极限,即 (1)这就是物体在该点的瞬时速度。但在实验时,直接用上式来测量某点的瞬时速度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一般在一定误差范围

3、内,且适当修正时间间隔(见图5、6),可以用历时极短的t内的平均速度近似地代替瞬时速度。2. 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1所示,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可视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分别为: (2) (3) (4)如图2所示,在斜面上物体从同一位置处(置第一光电门)静止开始下滑,测得在不同位置,处(置第二光电门), 用智能速度加速度测试仪测量, 和速度为,。以为横坐标,为纵坐标作图,如果图线是一条直线,则证明该物体所作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的斜率即为加速度,截距为。 同样取,作图和图,若为直线,也证明物体所作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两图

4、线斜率分别为和,截距分别为和。 图1 图2物体在磁悬浮导轨中运动时,摩擦力和磁场的不均匀性对小车可产生作用力,对运动物体有些阻力作用,用来表示,即,作为加速度的修正值。在实验时,把磁悬浮导轨设置成水平状态,在滑块放到导轨中,用手轻推一下滑块,让其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左(在斜面状态时的高端)到右运动,依次通过光电门和,测出加速度值。重复多次,用不同力度,推动一下滑块,测出其加速度值,比较每次测量的结果,查看有何规律。平均测量结果,得到滑块的阻力加速度。3系统质量保持不变,改变系统所受外力,考察动摩擦力的大小,及其与外力的关系。考虑到滑块在磁悬浮导轨中运动时,将其所受阻力用来表示。根据力学分析滑块所受

5、的力则有: (5)用已知重力加速度g=9.80m/s2,及小车质量,通过测量不同轨道角度时的滑块加速度值,可以求得相应的动摩擦力大小。将与的值作图,可以考察与的关系。4重力加速度的测定,及消减导轨中系统误差的方法令,则有: (6)式中作为与动摩擦力有关的加速度修正值。 (7) (8) (9)根据前面得到的动摩擦力与的关系可知,在一定的小角度范围内,滑块所受到动摩擦力近似相等,且,即由(7)(8)(9)式可得到: (10) 5系统质量保持不变,改变系统所受外力,考察加速度和外力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理, ,斜面上,故: 如图1所示,设置不同的角度、的斜面,测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3作拟合直线图,

6、求出斜率,即可求得。【三】实验装置 1磁悬浮原理1)、磁悬浮原理:磁悬浮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磁悬浮导轨实际上是一个槽轨,长约1.2米,在槽轨底部中心轴线嵌入钕铁硼NdFeB磁钢,在其上方的滑块底部也嵌入磁钢,形成两组带状磁场。由于磁场极性相反,上下之间产生斥力,滑块处于非平衡状态。为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运行,采用了槽轨。在导轨的基板上安装了带有角度刻度的标尺。根据实验要求,可把导轨设置成不同角度的斜面。1.手柄 2.光电门 3.磁浮滑块 4.光电门 5.导轨 6.标尺 7.角度尺 8.基板 9计时器图3 磁悬浮实验装置 图4 磁悬浮导轨截面图2仪器使用 计时器按模式0功能进行操作(见附件);每条

7、导轨配有三个滑块,用来研究运动规律。每个滑块上有二条挡光片,滑块在槽轨中运动时,挡光片对光电门进行挡光,每挡光一次,光电转换电路便产生一个电脉冲讯号,去控制计时门的开和关(即计时的开始和停止)。 导轨上有两个光电门,本光电测试仪测定并存贮了运动滑块上的二条挡光片通过第一光电门的时间间隔和通过第二光电门的时间间隔,运动滑块从第一光电门到第二光电门所经历的时间间隔。根据两挡光片之间的距离参数,即可运算出滑块上两挡光片通过第一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和通过第二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调整导轨和基板之间成一夹角,则实验仪成一斜面,斜面倾斜角即为,其正弦值为块规高度h和导轨(标尺)读数L的比值,磁浮滑块从斜面上端

8、开始下落,则其重力在斜面方向分量为。图5 图6为使测得的平均速度更接近挡光片中心处通过时的瞬时速度,本仪器在时间处理上已作图6处理,本实验测试仪中,从v1增加到v2所需时间已修正为。根据测得的、和键入的挡光片间隔值,经智能测试仪运算已显示,得、,;测试仪中显示的,对应上述的、。【四】实验内容1检查磁悬浮导轨的水平度,检查测试仪的测试准备把磁浮导轨设置成水平状态。水平度调整有二种方法:1)把配置的水平仪放在磁浮导轨槽中,调整导轨一端的支撑脚,使导轨水平。2)把滑块放到导轨中,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左到右运动,测出加速度值,然后反方向运动,再次测出加速度值,若导轨水平,则左右运动减速情况相近,即测量

9、的a相近。 检查导轨上的第一光电门和第二光电门有否与测试仪的光电门1和光电门2相联,开启电源,检查测试仪中数字显示的参数值是否与光电门档光片的间距参数相符,否则必须加以修正,修正方法请参见本实验附录,并检查“功能”是否置于“加速度”。2匀变速运动规律的研究 调整导轨成如图2所示的斜面,倾斜角为 (不小于2为宜)。将斜面上的滑块每次从同一位置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光电门位置于,光电门分别置于,处,用智能速度加速度仪测量, 和速度为,;依次记录,的位置和速度,及由到的时间,列表记录所有数据。3重力加速度的测量两光电门之间距离固定为。改变斜面倾斜角,滑块每次由同一位置滑下,依次经过两个光电门,记录其加速

10、度,由式(6)或(10)计算加速度,跟当地重力加速度相比较,并求其百分误差。4系统质量保持不变,改变系统所受外力,考察加速度和外力的关系称量滑块质量标准值,利用上一内容的实验数据,计算不同倾斜角时,系统所受外力,根据式(9)作拟合直线图,求出斜率,即可求得。比较和,并求其百分误差。六、数据记录及处理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数据记录表如下(供参考): 123456分别作直线图线和图线,若所得均为直线,则表明滑块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由直线斜率与截距求出与,将与上列数据表中比较,并加以分析和讨论。2 重力加速度的测量数据记录表格如下(供参考): = = 123451)根据,分别算出每个倾斜角度下的重力加速度;2)计算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与本地区公认值相比较,求出 。3系统质量保持不变,改变系统所受外力,考察加速度和外力的关系利用上一内容的实验数据,数据记录表格如下(供参考): = 12345作拟合直线图,求出斜率,求出。与相比较,求出 七、注意事项1称量磁浮滑块质量时,请用非铁材料放于滑块下方,防止磁铁与电子天平相互作用,影响称量准确性。2实验做完后,磁浮滑块不可长时间放在导轨中,防止滑轮被磁化。矮化砧嫁接的苹果树树冠体积小于乔化砧嫁接的苹果树树冠体积,矮化砧苹果树单株产量低于乔化砧苹果树,所以,栽植矮化苹果树必须根据不同的矮化砧木和不同类型的短枝型品种适当加大栽培密度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