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知识点.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083102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记叙文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记叙文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记叙文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记叙文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叙文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知识点.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叙文知识点1、记叙文的特点: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它的中心思想通过写人、叙事来表达。2、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其中核心要素是:人物和事件。3、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1)线索的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以具体的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物线):如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贯穿全文。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事线):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人线):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展

2、开。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展开(感情线):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为线索(时间线、地点线):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见闻线):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温馨提示:有些文章的线索不止一条,往往有几条线索同时起作用。明线一般 是主要人物、主要事物、主要事件。暗线一般是作者的情感。如背影枣核的线索就是标题;故乡的线索是我回乡的见闻和感受有的记叙文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背影的线索还有一条暗线,那就是父子深情;枣核的暗线是海外游

3、子对故乡的深情。(2)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的连在一起, 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推动情节的发展 (3)寻找线索的方法: 文章的标题 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 作者的思想情感 某一人的见闻感受有的线索较隐含,需要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概括。4.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1)顺叙的作用:(按事情的发展的先后顺序)使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的作用:(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的作用:(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对情节起补充、衬托的

4、作用;丰富人物形象或烘托相关人物的品质,突出文章中心或表达作者的美好情感照应上文或为下文作铺垫。交代景物得名的由来;引用传说或故事,丰富文章的主要内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或增强文章古老传奇的色彩。(4)补叙的作用:起补充、丰富、深化原叙述的作用,使叙述更严谨,有时也起到突出强调作用。5、记叙的详略安排:详略得当,能够有效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详写:能够具体生动地表达中心的材料;略写:与表达中心有一定关系的内容;不写:与中心的表达没有关系的内容。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内容)为什么要详写或略写?”回答的基本格式是:“(内容)与文章中心或中心人物关系密切,能够更好地表达

5、中心(或更好的表现中心人物),所以详写”或“(内容)与文章中心或中心人物关系不大,所以略写”。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1)记叙文中的叙述: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需注意记叙的人称以及其作用:第一人称(我、我们):亲切、自然、真实,适合心理描写,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增强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你、你们):如同作者与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第三人称(他、她、他们、她们):不受时空限制,比较直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反映现

6、实。第二人称的考察往往是重点(2)记叙文中的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作用: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描写的几种形式(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描写角度: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 描写的种类: 从描写的对象上分: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 从描写的方法上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我们需要着重了解的是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又可分为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外貌描写(

7、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 身份、 地位、 处境、 经历以及 心理状态、 思想性格等情况。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 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 性格特征或 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 思想,揭示了人物的 的 性格或者 品质。神态描写:反映人物喜怒哀乐的情态变化,揭示人物的 心理状况、 性格特征。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的 情态,突出人物的 性格,展示故事情节,创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的 心情。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2)通过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外貌描写、神态

8、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还要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答题格式:“某某是一个 的人”,或者:“某某具有 性格特征”。(如果还要求摆出理由和举例,就要从原文中概括例子来证明)常用答题词汇: (1)老师的优秀品质:慈爱,有爱心,爱生如子。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善于运用机智的教育方式,充满教育智慧。课堂语言风趣生动,吸引学生。(2)父母的优秀品质:坚强,不轻易向命运屈服善良,同情弱者,尊重邻里慈爱,爱子女勤俭节约尊重孩子,善于引导,教子有方。(3)子女的品质:不懂事,与父母存在代沟,但能知错就改孝敬父母刻苦勤奋,努力上进。(4)形容人物性格

9、的常用词汇:寡言少语、思想保守、平凡、朴实、纯真、善良、可爱、沉着冷静、稳重、害羞、幽默、谨慎、正直、郁郁寡欢、洒脱、循规蹈矩、狡猾、豪放、泼辣、热心、胆小、老实、圆滑、暴躁、勇敢、从容、耐心、谦虚、勤俭、诚实守信、执着、贪婪、冷酷、势利、坚毅、刚强、无私奉献、乐于助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开朗活泼、爱岗敬业、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知恩图报、淡泊名利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记叙文中景物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从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写出了景物的 特点;渲染了 气氛,烘托了人物 的情感,预示着人物的 命运,表现人物的 性格,);为下文作铺

10、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的主题。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3)记叙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是作者思想、观点、立场的流露,是作者对事物的审美与评价,表现着作者对所写事物人物的态度,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作用:表达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抒情的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或倾吐自己对事物的感情。间接抒情是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使作者真挚深沉的

11、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以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4)记叙文中的议论:是记叙文在发表对所叙事件发表意见、主张和看法时就要用到议论的表达方式。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 记叙中议论的位置和作用有 用在文章的开头: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并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的表达,同时能使文章条理分明,层次清楚。是揭示记叙的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文末的议论,作用是收束全文,深化(升华 )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地所叙述人物或事件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议论用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是为了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使文

12、章结构更加严谨。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事与事之间紧密地联结起来,使文章结构严谨。(5)记叙文中的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性质、特征、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记叙文中的说明是为写人记事服务的。7、记叙文常见的写作方法(表现手法):对比、象征、烘托、联想、想像、托物寓意(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夹叙夹议、直接描写或间接描写、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入景)、虚实结合、设置悬念、欲扬先抑、首尾呼应、卒章显志、埋伏笔、铺垫、衬托(正衬、反衬)讽刺等。(1)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答题格式:将 和 加以对比,突出人或事物的 特点,

13、更好地表现主题。(2)衬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答题格式:用 的 衬托 的 ,使作者对 (自己表现对象)的表达意图更明确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3)欲扬先抑: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再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最后再对事物进行肯定与大力颂扬。答题格式:作者用欲扬先抑的写法,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 ,使文章有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4)象征: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一定的感情,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答题格式:本文运用象征的写作手法,抓住了 和 相似的特点,通过对 准确地描写刻画,更好地达到了表现 的目的。(5)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答题格式:

14、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浑然一体。(6)悬念:答题格式:作者运用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层层设疑,紧紧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也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7)伏笔: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8)以小见大:采用小的事物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手法。答题格式: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让我们从平常的小事(某物)中体现(表现出) 情感(或 的精神品质、 的思想境界)(9)托物言志: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作者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答题格式: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紧紧抓住 的 特点,精心刻画,从而含蓄深刻地表达了作者 的理想(或人生观、精神品质)(10)讽刺: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深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答题格式:作者运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人(或物) 的 特点,流露(表达)出作者对人(或物) 的厌恶、批判和嘲笑。(11)借景抒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的描写,抒发(表达)了作者的.感情。(12)虚实结合: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13)动静结合: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14)文章开篇的写作手法: a、可以用诗经里的赋比兴手法。比如说,兴,是先言他物的。 b、也可以用引用的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