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701语言文学基础之古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01065066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701语言文学基础之古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701语言文学基础之古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701语言文学基础之古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701语言文学基础之古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701语言文学基础之古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701语言文学基础之古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一、翻译1 标点、翻译下面一段古文。王曰安有为人臣尽其力竭其能而得罪者乎对曰臣请为王譬昔周之上地尝有之其丈夫官三年不归其妻爱人其所爱者曰子之丈夫来则且奈何乎其妻曰勿忧也吾已为药酒而待其来矣已而其丈夫果来于是因令其妾酌药酒而进之其妾知之半道而立虑曰吾以此饮吾主父则杀吾主父以此事告吾主父则逐吾主母与杀吾主父逐吾主母者宁佯踬而覆之于是因佯僵而仆之其妻曰为子之远行来之故为美酒今妾奉而仆之其丈夫不知缚其妾而笞之故妾所以笞者忠信也今臣为足下使于齐恐忠信不谕于左右也臣闻之曰万乘之主不制于人臣十乘之家不制于众人匹夫徒步之士不制于妻妾而又况子

2、当世之贤主乎臣请行矣愿足下之无制于群臣也【答案】(1)标点王曰:“安有为人臣,尽其力,竭其能,而得罪者乎? ”对曰:“臣请为王譬,昔周之上地尝有之。其丈夫官三年不归,其妻爱人。其所爱者曰:子之丈夫来,则且奈何乎? 其妻曰:勿忧也,吾已为药酒而待其来矣。己而,其丈夫果来,于是因令其妾酌药酒而进之。其妾知之,半道而立虑,曰:吾以此饮吾主父,则杀吾主父; 以此事告吾主父,则逐吾主母。与杀吾主父逐吾主母者,宁佯踬而覆之。于是因佯僵而仆之。其妻曰:为子之远行来之,故为美酒,今妾奉而仆之。其丈夫不知,缚其妾而笞之。故妾所以笞者,忠信也。今臣为足下使于齐,恐忠信不谕于左右也。臣闻之曰:万乘之主不制于人臣,十

3、乘之家不制于众人,匹夫徒步之士不制于妻妾,而又况子当世之贤主乎? 臣请行矣,愿足下之无制于群臣也! ”(2)翻译燕昭王说:“哪有做人臣的竭尽能力而获罪的道理呢? ”苏秦回答说:“我愿为大王打个比方。从前,周室的洛阳曾有这样的事。一位妇女的丈夫在外做官,三年没有回家,他的妻子与人私通。与妻子私通的那人说:你的丈夫要回来了,可怎么办? 妻子说:不必担心,我己准备好毒药酒等着他呢。不久,他丈夫果然回来了,于是他妻子就让他的妾倒毒药酒献给丈夫。他的妾知道这是毒酒,半道中站住,心里想:我如果拿这毒药酒给主父喝了,就会毒死主父; 我如果把这事告诉给主父,就会赶走主母。与其毒死主父、赶走主母,不如假装摔倒,

4、把毒酒翻倒在地。于是,她就假装摔倒,把毒酒翻倒了。他妻子说:为了您出远门回家,特别准备了美酒,现在小妾捧酒摔倒了。丈夫不了解,就把小妾捆绑起来鞭打。所以,小妾被鞭打,完全是因为她忠信的缘故。现在我为大王出使齐国,恐怕我的忠信不被大王了解啊。我听说:万乘大国的君王不受人臣的控制,千乘之家的大夫不受众人的控制,普通一般人不受妻妾的控制。又何况当今贤明的国君呢? 我请求出发去齐国了,希望大王不要受群臣的控制啊。” 2 为下面的文言段落加标点并翻译成白话文。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禮之此所以乱也夫離法者罪而諸先生以文學取犯禁者誅而群俠以私劍養故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誅上之所養也法趣上下四相反也而無

5、所定雖有十黄帝不能治也故行仁義者非所譽譽之則害功工文學者非所用用之則亂法楚之有直躬其父竊羊而謁之吏令尹曰殺之以為直於君而曲於父報而罪之以是觀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魯人從君戰三戰三北仲尼間其故對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養也仲尼以為孝舉而上之以是觀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誅而楚姦不上聞仲尼賞而魯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異也而人主兼舉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幾矣。【答案】(1)标点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禮之,此所以乱也。夫離法者罪,而諸先生以文學取。犯禁者誅,而群俠以私劍養。故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誅,上之所养也。法趣上下,四相反也,無无所定。雖有十黄帝,不能治也。故行仁義者非所譽,譽之

6、則害功;工文學者非所用,用之則亂法。楚之有直躬,其父竊羊而謁之吏。令尹曰:“殺之。”以為直於君而曲於父,報而罪之。以是觀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魯人從君戰,三戰三北,仲尼问其故,對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養也。”仲尼以為孝,舉而上之。以是觀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誅而楚姦不上聞,仲尼賞而魯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異也。而人主兼舉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幾矣。(2)译文儒家利用文献经典扰乱法纪,游侠使用武力违犯禁令,而君主却都要加以礼待,这就是国家混乱的根源。犯法的本该判罪,而那些儒生却靠着文章学说得到任用;犯禁的本该处罚,而那些游侠却靠着充当刺客得到豢养。所以,法令反对

7、的,成了君主重用的;官吏处罚的,成了权贵豢养的。法令反对和君主重用,官吏处罚和权贵豢养,四者互相矛盾,而没有确立一定标准,即使有十个黄帝,也不能治好天下。所以对于宣扬仁义的人不应当加以称赞,如果称赞了,就会妨害功业;对于从事文章学术的人不应当加以任用,如果任用了,就会破坏法治。楚国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便到令尹那儿告发,令尹说:“杀掉他。”认为他对君主虽算正直而对父亲却属不孝。结果判了他死罪。由此看来,君主的忠臣倒成了父亲的逆子。鲁国有个人跟随国君去打仗,屡战屡逃;孔子向他询问原因,他说“:我家中有年老的父亲,我死后就没人养活他了。”孔子认为这是孝子,便推举他做官。由此看来。父

8、亲的孝子恰恰是君主的叛臣。所以令尹杀了正直的人,楚国坏人的犯罪行为就没有人再向上告发了;孔子奖赏逃兵. 鲁国人作战就要轻易地投降逃跑。君臣之间的利害得失是如此不同,而君主却既赞成谋求私利的行为。又想求得国家的繁荣富强,这是肯定没指望的。 3 标点翻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答案】(1)标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

9、也;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 人十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2)译文广泛地学习,详尽地发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坚定地执行。有还没有学到的地方,学了却学不会,不要放弃。有还没有发问,发问了却仍不知道的,不要放弃。有还没有多加思考的,思考了却没有得到答案,不要放弃。有还没有辨析的,辨析不清楚,不要放弃。有还没做,做得不够透彻的,不要放弃。别人一次能做到,自己做百次也要做到; 别人十次能做到的,自己做千次也要做到。果真能这样,那么即使愚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刚强。 4 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可謂

10、善人者非邪? 積仁絜行如此而餓死!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颜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 盜蹠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壽终。是遵何德哉? 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僨,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餘甚惑焉: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答案】有人说:“上天待人的准则是没有偏私的,它总是向着善良的人们。”像伯夷、叔齐这样的人,可以叫做善人呢,还是不算善人呢? 他们聚积仁德、修洁品行达到这般地步,却终致饿死! 再说在七十个弟子中间,孔子仅仅称举颜

11、渊是好学的人,但颜渊常常穷得一无所有,连糟糠都难得吃饱,终于过早地夭亡了。(那种认为)上天总是报答、恩赐善人的说法,到底怎么样呢? 盗跖每天都杀害无辜的人,将人的肝炙成肉脯,残暴恶毒,放肆地行凶,聚集党徒几千人,到处横行霸道,竟然活到高龄而死。这又是遵行什么道德呢? 这都是些特别重大而且明白显著的例子啊。如果说到近世,那些操行不端正,做事违法乱纪的人,却终身享受安逸和快乐,财产富裕,一代一代地享用无穷; 有的人选好了道路才举步,看准了时机才说话,从不走小道捷径,不是公平正当的事决不努力去做,可是他们却要横遭灾祸,这样的例子多得没法数了。我对此十分疑惑,如果说这便是所谓的天道,那天道究竟是对呢,还是不对呢? 5 标点并翻译下文。燕人畔王曰吾甚惭於孟子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恶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於王乎贾请见而解之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曰然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一、翻译Yseno搜考试作业资料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