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63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01062311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63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63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63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63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63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63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目录 2017年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63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22017年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63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142017年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63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282017年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63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402017年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63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51一、简答题1 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2、答案】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的周转。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许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具有以下影响:(1)影响年剩余价值量。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一般来说其中的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也加快,也就是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而剩

3、余价值是由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产生的,这样,以年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数量即年剩余价值量就会增加。(2)影响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则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 2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答案】(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马克思认为,那时,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

4、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那时,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平等,整个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2)要真正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需要以下一些条件:旧式分工的消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分工是人类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提高熟练程度和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推进生产力发展具

5、有重要作用。但分工同时也是对人的活动范围的限制,使人只能在某种职业中下作,只能孤立而片面地发挥某种方面的才能。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使这种旧式分工发展到极致,同时创造着消除这种分工的条件。到共产主义社会,这种自然形成的、僵化的、不自觉的旧式分工得以消除,人们摆脱了“奴隶般地服从于二分工”的情形。虽然共产主义社会里仍然会有分工,但这是自觉的新式的分工,它不再是生产者全面发展的限制。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方面是在多样化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实现的,另一方面又是在生产劳动之外的大量自由时间中实现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维持社会生产所需要

6、的劳动时间会不断缩短。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个劳动时间将会大大缩短。人们只需要从事较少时间的劳动,就能为社会创造出足够的物质财富了。这样,他们就会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可以用来从事科学、艺术等活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极大地促进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而这种自由时间里的活动反过来又成为提高劳动者能力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3 为什么说垄断价格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新形式?【答案】价值规律在任何商品生产条件下都发生作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市场价格直接以它的价值为中心,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波动;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7、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而在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市场价格采取垄断价格的形式。但是,垄断价格的出现不违反价值规律。(1)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在垄断条件下,为争夺市场占有率的竞争,为防止产品的积压,迫使垄断组织必须对市场的容量、价格与需求的关系等进行估测,而不能任意定价。(2)垄断价格的出现,使一些商品的价格经常高于或低于商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但这并不否定价值规律。这是因为:垄断价格不可能完全脱离价值;垄断价格并没有完

8、全改变全社会商品价格和价值总额的一致性;垄断价格的制定和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变化。 可见,垄断价格的出现,价值规律并没有消失,只是其作用形式有所改变。 4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答案】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1)旧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缺陷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

9、决定作用; 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2)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费尔巴哈及其它旧唯物主义之间的区别马克思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就是说,主体是为了实现一定认识目的而自觉地、主动地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人对世界的

10、反映能力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历史地变化发展着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个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例如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感性和理性、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等。因而,它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

11、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5 简述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答案】(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作为主体的人是有生命力和自然力的物质实体。人的主体地位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是在社会中形成的,这种能力的发挥也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人不仅能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求能动地反映世界,而且通过实践活动积极地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主体的形式可以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基本形式。(2)客体则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客体是主体活动

12、的对象,是进入主体活动范围的那一部分客观事物,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历史性的属性,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三种基本形式。实践中介是主体用于客体的工具、手段或程序和方法。实践就是以主体、客体、中介为基本骨架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动态过程。(3)认识的主体和客休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主体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4)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目的是指实践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对实践客体的认识而对实践结果的构想,是实践主体对未来的Yseno搜考试作业资料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