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抗战精神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1062267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盘锦抗战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盘锦抗战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盘锦抗战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盘锦抗战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盘锦抗战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锦抗战精神(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盘锦:中国抗战名城盘锦的抗战精神与抗战文化陈醒哲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艰苦、最光荣的岁月;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对外敌入侵取得的完全胜利;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一场全民族御侮的圣战。在中国14年的抗日战争历史上,盘锦涌现了以打响抗战第一枪的东北军620团团长王铁汉;组织并指挥东北局部抗战并促成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少帅张学良;最早扛起“辽宁抗日义勇军”大旗的张海天、项青山、蔡宝山、盖中华等为代表的一批抗战将士,并且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逐步形成了“站前排,挺脊梁”的盘锦抗战精神及以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为特质的盘锦抗战文化。盘锦抗战文化为什么体现出武装反抗的特质呢?这是有历史传承的。1895年3月7

2、日至3月9日,在盘锦大洼县田庄台镇打响的中日甲午陆战最后一战中,田庄台镇民众纷纷投入到支援清军的抗战中去,当时战斗打得非常惨烈,清军战死2000人以上,抗敌民众也死伤几百人。由此,田庄台军民威武不屈,“站前排,挺脊梁”的精神就深深融入盘锦民众的血液中,成为盘锦抗战精神与抗战文化的源头。盘锦抗战精神和抗战文化,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东北局部抗战时期逐渐形成的,是在血与火的抗日战争年代发展起来的。它以爱国主义的伟大民族精神为核心,以抗日救亡、唤起民众、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为宗旨,以打败日本侵略者光复东北为目标。盘锦抗战文化始终坚持抗日、团结、民族至上的方向,以此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使人民群众树立抗

3、战必胜的信念,为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夺取全国抗战胜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盘锦抗战精神与抗战文化形成的过程中,盘锦籍的抗战将士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其中,“站前排,挺脊梁”的,要首推王铁汉。王铁汉是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后才屯村人,自小熟读四书五经,饱受传统文化濡染;少年时接受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思想,建立起振兴中华的理想信念;青年时弃学从军,寻求强国、报国的道路。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武装占领了沈阳城,迈出了武装侵略中国的第一步。同时,也挑起了席卷亚洲和欧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驻守沈阳北大营的东北军独立第7旅620团团长王铁汉拔枪而起,

4、他坚决抵制“不许抵抗”的命令,组织北大营突围战,率部打响了抗战第一枪,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其后,在抗日主战场上,他出生入死,屡建战功。王铁汉打响抗战第一枪,在台湾、港澳和海外早已经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被称为“不抵抗的抵抗”。1992年,在沈阳举办的“东北军14年抗战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辽宁大学王维凡正式提出:“东北军北大营突围战,打响了14年抗日战争的第一枪,揭开了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帷幕。”著名抗战史学家张德良教授也这样的论述道:“1931年九一八之夜,东北军北大营突围战,是东北军14年抗战史和中国人民14年抗战史的起点。不落实这一点就谈不到中国14年抗战史。”两位专家尊重历史

5、、实事求是、科学准确的观点,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肯定。胡锦涛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九一八事变”后,王铁汉又亲历了长城抗战、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浙赣战役、第二次衢州战役等大型战役,与日军作战百余次,惨烈战斗10余次,是身经百战的抗日将领。在抗日正面战场上,王铁汉机智勇敢,克敌制胜,多次立功受奖在淞沪会战和香黄山战役中各立军功一次,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中各立大功一次;在浙赣会战中及龙衢战役中蒙受三等

6、云麾勋章及传令嘉奖:在以后的作战中,蒙受四等宝鼎勋章,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干城甲种一等奖章;又以工作一贯优良蒙受忠勤勋章,胜利勋章,三等景星勋章,光华一等奖章等等。少帅张学良是盘锦市大洼县东风农场人,是东北局部抗战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这一点过去很少有人提及。因为在“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一时没有看清日军的企图,错误判断了形势,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这使他落得一个“不抵抗将军”的骂名。张学良当时认为,要抗战“须全国抗战”,“绝非我一人及我军东北一隅之力所能应付”。因此而说张学良不抗日,实在是冤枉。日军占领东北后,张学良在国仇家仇面前,在一片谴责声中,遂即下定抗日的决心。他在北平组织并指挥了东北

7、军及“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局部抗战,这一点是必须肯定的。1931年9月23日,张学良于锦县设立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辽宁省政府行署,统率辽西地区的东北军,直到1932年1月3日。“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即电令在哈尔滨成立吉林省政府行署,电令马占山带来黑龙江省政府主席。张学良还先后组织了长春突围战,马占山江桥抗战,锦州退兵之战,双城阻击战,李杜、冯占海哈尔滨保卫战,苏炳文海满抗战,榆关抗战,热河抗战,长城抗战。辽宁省社会科学院马越山、王驹、卞直甫研究员,吉林通化师范学院赵福香教授,沈阳大学教授李绍堂教授等人,对张学良组织东北义勇军的历史进行了深入考证与研究,他们认为:“东北抗日义勇军”并不是一个

8、自发的、无组织的抗日团体,而是在张学良暗中组织和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并接受“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委任和指挥。张德良教授也谈到:“张学良是东北军抗战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指挥者;是东北义勇军的创意者、支持者和鼓舞者,东北义勇军中的东北军是东北义勇军的骨干力量。仅认为东北义勇军是“是由爱国军民自动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或“东北广大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是不严密的。”1931年9月,张学良同意黄显声以警务处的名义紧急通知全省58县公安队到沈阳领枪,将20万支枪发到各县,并将全省公安队改变成12个总队,由公安局局长或公安大队长任指挥,熊飞任总指挥。黄显声与熊飞拟在辽西组织8万人的“辽宁抗日义勇军”,抗

9、击日本侵略军。10月11日,日本关东军派奉天讲武堂教官、预备役步兵大尉仓冈繁太郎等16人,以重金收买辽西土匪首领凌印清,组织汉奸武装。10月19日,凌印清在沈阳宣告成立所谓“东北民众自卫军”,收编了一些散兵游勇,绿林武装,凌印清任总司令,仓冈繁太郎为顾问。项青山任第1师师长,张海天任第2师师长。10月20日,凌印清等人从沈阳出发,设司令部于盘山沙岭,随后不断骚扰盘山、台安、辽中、海城等地。辽宁省警务处长黄显声奉代长官荣臻之命,派熊飞率两个公安骑兵纵队前去剿办。熊飞于9月27日被在北平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推选为该会军事部副部长。熊飞到盘山县后,找到了他的学生、时任凌印清所部第1师第1旅旅长的

10、单庭秀,向其晓以利害,“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的阶级矛盾已经变成了民族矛盾,抗日救亡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头等大事,只有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中华民族才不能沦亡。在单庭秀的帮助下,熊飞成功策反了第1师师长项青山和第2师师长张海天等人。10月27日,项青山、张海天率军起义,完成了自我救赎,实现了由绿林、伪军到抗日勇士的跨越。从此,他们成为盘锦大地上叱咤风云、威震敌胆的抗日将领。11月3日,在天降大雾的清晨,他们分头率领队伍冲进凌印清和日本顾问的住屋,以及伪军的营房,将匪首凌印清及日本顾问仓冈繁太郎擒获。熊飞的辽宁省公安部队与驻防盘山的东北军第19旅旅长孙德荃派兵参加此战,并消灭了这支伪军。此役,揭开了辽

11、西民众抗日的序幕。事后,“熊飞到北平汇报后,张学良当即拨现洋5万元,以资助义勇军。”张学良当时要求黄显声组织的民众抗日武装,不得使用正规军的番号,只能以警察公安部队或民众义勇军的名义出现。于是,黄显声担任“辽宁抗日义勇军”总司令,分别委任项青山、张海天、盖中华为“辽宁抗日义勇军”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军司令,分驻盘山、辽中和台安。此后,黄显声将各县民团和公安部队,统一改变为“辽宁抗日义勇军”,共22路,后来发展到58路。张学良还通过“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先后三次派黄宇宙去沈阳、抚顺、清源、新宾、海龙、抚松、长白、临江、宽甸、桓仁等县,携带他的手谕,与唐聚伍、邓铁梅等联系,组织和慰问当地抗日义勇

12、军。张学良给东北各地的抗日义勇军很大鼓励和物资支援,多次接见“东北抗日义勇军”的众多将领。因此,“东北抗日义勇军” 各部空前勇敢,战绩辉煌。“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主张“举国共同抗日”。为此,他一直督促蒋介石抗日,对国共两党都有重大影响。最后,导致了“西安事变”,促成了全民族共同抗日,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在盘锦义勇军的抗日将领中,张海天是盘山县沙岭镇九台子村人;项青山是现鞍山市台安县东九台村人(原盘山县沙岭镇后壕村);蔡宝山是大洼县东风农场人;盖中华是盘山县沙岭镇三台子村人。他们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早年投入绿林,怒走江湖之上,啸聚山林之间,走上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道路。“海天”、“青山”、“

13、中华”、“宝山”,都是他们江湖的报号。张海天后来又有了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老北风”。张海天等人担任“辽宁抗日义勇军”各路军的司令后,机智勇猛,不惧牺牲,一直活跃在盘锦区域,其队伍在群众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到1932年春,他们的队伍已经扩充到万余人,成为“辽宁抗日义勇军中”的中坚力量。1932年5月至9月,“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对东北抗日义勇军进行整理,黄显声制定抗日义勇军编委方案,对义勇军的组织原则、经费来源、奖励方法进行了切实规定。辽宁西南地区的“辽宁抗日义勇军”被编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二军团”。第二军团的总指挥是王化一,因为他是“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军事组组长,由副总指挥李纯华负责具体工

14、作。张海天被任命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二军团第三路军司令;项青山被任命为第二军团第二路军司令;蔡宝山被任命为第二军团第十一路军司令。在第二军团的部署下,张海天等人率领各路人马,多次对日伪军作战,使日本侵略军心惊胆寒。可以说,无论是在风起云涌的东北局部战场,还是全国抗战的正面战场,王铁汉、张学良、张海天等盘锦抗日将领以及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二军团在盘锦域内各路军的勇士们,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产生过重大影响。王铁汉、张学良、张海天等人以不同的方式和行为诠释着“守土尽责,抗击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不计荣辱,力挺民族大义”的高尚气节;“站前排,挺脊梁,同仇敌忾打日寇”的战斗品格。这些美好品质,潜移默化地感染

15、与影响了盘锦区域的广大抗日军民,鼓舞和鞭策着盘锦抗日军民“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誓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在中华民族生死危亡的时刻,盘锦将士奋起反抗,“不畏强暴,不甘屈服”,“凭其血肉,以挡硝烟”,“洵为中华民族之殊荣”,为东北和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盘锦的抗战精神与抗战文化,在中国14年抗战史上,写下了光彩的一页。从1895年田庄台甲午末战到1945年抗战胜利,在整整半个世纪的时光中,盘锦的抗战精神与抗战文化,催生了盘锦这座中国抗战名城的诞生。温故而知新。盘锦的抗战精神与抗战文化是盘锦的魂,盘锦的根;在盘锦人文精神中,有着最激荡人心,最深入民间的厚实基础;仍然是我们今天建设现代化的新盘锦的巨大精神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