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州大学法学院879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01061377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福州大学法学院879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年福州大学法学院879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年福州大学法学院879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福州大学法学院879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福州大学法学院879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福州大学法学院879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一、简答题1 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答案】(1)含义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2)依据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不变资

2、本的实物形式包括企业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 而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只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流动资本的实物形式既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对象,也包括劳动力。这就是说,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可变资本则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3)意义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意义: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因此,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时,不应拿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而只能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就是剩余价值率。2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

3、然性表现在哪里?【答案】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其历史必然性表现在以下几个力一面:(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而代之,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2)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派生的各种矛盾在资本积累中不断发

4、展、激化到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使之释放时,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就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这是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所具有的客观历史趋势。(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资本的社会化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都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更高程度,从而为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4)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资产阶级由生产力的解放者变成阻碍者。随着生产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

5、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无产阶级必将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统治,逐步建立消灭一切阶级、确保人人得以自由发展的联合体。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3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案】(1)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其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是需要无产阶级长期奋斗的事业,也是需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事业。完成这

6、一伟大的事业,需要在思想、政治和组织方面强有力的领导。无产阶级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能够结合实际条件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党,是能够组织、动员人民群众的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无论任何时期,无产阶级事业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2)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只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保证党始终与

7、人民群众共命运,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保证党始终引领社会发展进步,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4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答案】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1)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乔威弗黑格尔(1770-1831)和路费尔巴哈(1804-1872 )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

8、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十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2)英国古典政治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1723-1790 )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 )。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

9、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是,一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他们的“公正性”就荡然无存。(3)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昂利圣西门(1760-1825 )、沙尔傅立叶(1712-1837 )和英国的罗伯特二欧文(1771-1858 )。这三位思想家具有同资本主义旧制度决裂的理论勇气,具有为新世界的到来而努力奋斗的善良愿望。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深刻的批判,阐述了新的社会制度产生的必然性,表达了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热切愿望。但是,他们在对世界历史发展动力和资本主义社会前途等重大问题的理解上,仍然裹足不前。19世纪40-60年代,

10、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5 地理环境决定论为什么是错误的?【答案】(1)“地理环境决定论”是确认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一种思潮,简称“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把人看作是自然条件的产物,认为人类的体质和心理状态,人口和种族的分布,文化的高低,经济的盛衰,国家的强弱,社会的发展,都听命于地理环境的支配。这是

11、一种以自然过程的作用来解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从而归结于地理环境决定政治体制; 是一种以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解释人类社会发展,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思潮。(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决定性作用。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外因论,因为它夸大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用自然规律代替社会规律,把外部自然条件看成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实质上,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它只是一种外部因素,它对于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决不能取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地理环境小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一个社会制度的性质是由这个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 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的制约,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是紧密相关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它把自然界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完全归因于自然条件的决定性作用,把社会发展及人的活动单纯地看作是对自然界的适应,把社会发展的动力归一、简答题Yseno搜考试作业资料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