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版)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1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模块2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精讲)试题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1054007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遵义专版)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1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模块2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精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遵义专版)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1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模块2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精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遵义专版)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1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模块2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精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遵义专版)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1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模块2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精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遵义专版)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1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模块2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精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遵义专版)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1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模块2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精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义专版)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1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模块2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精讲)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讲伟大的抗日战争,知识梳理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考纲要求: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八上教材P8589)九一八事变原因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经过1931年9月18日夜,驻扎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附近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结果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方针,命令东北边防军司令张学良把部队撤到山海关内。日军一天之内就占领东北地区大小城市20多座。不到半年时间,辽宁、吉林、黑龙

2、江三省全部沦陷敌手影响不屈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纷纷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不朽的民族战歌义勇军进行曲作者聂耳意义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岁月里,这首歌很快被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抗日救亡的进军号角,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西安事变时间1936年12月12日地点西安临潼华清池背景(1)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2)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4)蒋介石坚持内战

3、,继续围攻红军目的逼蒋抗日人物张学良、杨虎城张学良、杨虎城合影出发点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实现共同抗日概况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结果事变后国内局势紧张,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意义(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第1

4、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考纲要求: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2017年是七七事变和南京大屠杀80周年)(八上教材P9194)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及国共第二次合作七七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地点卢沟桥背景(1)日军侵占东三省后,继续向南进逼,企图占领华北。1936年日军从东、西、北三面包围北平,形势十分危急(2)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经过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

5、中国军队奋起反抗,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英雄人物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副军长佟麟阁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壮烈殉国;二十九军师长赵登禹也英勇牺牲结果1937年7月底,平津陷落影响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也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时间1937年9月背景(1)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中国共产党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3)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概况(1)1937年8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2)1937

6、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3)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在大江南北开展对日作战。国难当头,国民党军队纷纷开赴抗日前线,从正面抗击日军意义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抗战开始对国共关系的认识19241949年,国共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1)“合则两利”: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威胁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危亡,国共两党合作,中国人民取得了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2)“分则两伤”:十年内战,导致日本帝国主义乘隙而入,给中华

7、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总之,合则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应为了民族利益再次合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全民族抗战的意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归纳总结】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1)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举行会议(即瓦窑堡会议),正式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3)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西北军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实施“兵谏”,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

8、日”的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4)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抵抗日寇侵略。蒋介石也发表庐山谈话,确立了“准备抗战方针”。(5)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声明,表示“实行自卫,抵抗暴力”。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随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八路军、红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2民主革命时期国共关系变化时间标志统一战线影响原因第一次合作19241927

9、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革命统一战线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第一次分裂1927193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大革命的失败,内战给日本侵略带来可乘之机蒋介石叛变革命,镇压人民第二次合作19371946年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第二次分裂19461949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大业蒋介石发动内战,实行独裁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经济文化交往密切;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南京大屠杀时间1937年12月地点南京概况(1)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以集

10、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极其残忍的手段,对南京平民和被俘的中国士兵进行了持续的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2)在占领南京后的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对日军侵略暴行的认识(1)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2)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3)我们应反对战争,争取和平,同时要铭记历史,知耻而后勇,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考纲要求: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2018年是台儿

11、庄战役发生80周年)(八上教材P97101)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场)时间1938年3月4月地点台儿庄指挥者李宗仁概况(1)1938年春,日军进攻战略要地徐州。中国军队为保卫徐州,集中60万兵力,在李宗仁指挥下,组织徐州会战(2)3月下旬,双方在台儿庄地区展开激战(3)4月初,中国军队展开全线反攻,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意义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百团大战(敌后战场)背景(原因)(1)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奔赴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钳制了日军大量兵力,严重威胁着敌人后方(2)日军调集重兵,分

12、割围困抗日根据地开始时间1940年8月地点华北彭德怀在前线指挥战斗指挥者彭德怀目的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概况(1)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 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起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2)破袭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给敌人以沉重打击结果战役历时3个半月,战斗次数1 800多次,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破坏交通线2 000多千米,拔掉敌军据点近3 000个意义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第20课抗日战争的

13、胜利考纲要求: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八上教材P103107)中共“七大”时间1945年4月地点陕西延安背景(1)国内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国民党企图夺取抗战胜利果实,中国人民面临着光明和黑暗两种命运前途(2)国际背景: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中心任务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主要内容(1)毛泽东在大会上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2)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

14、强的新中国(大会的重大决定)(3)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4)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使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投降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1)国际因素: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败局已定,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的沉重打击,陷入困境;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派遣苏联红军进攻侵占东北的日军(2)国内因素: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八路军、和其他抗日军队,对日本侵略者展开大规模反攻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投降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抗日战争胜利历史意义(1)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2)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大大增强了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