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试题及答案解析302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0949696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试题及答案解析30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试题及答案解析30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试题及答案解析30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试题及答案解析30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试题及答案解析30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试题及答案解析3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试题及答案解析30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考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2.世界观是()。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B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C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D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说的是()。A时间具有一维性B物质运动具有持续性C时间具有有限性D物质运动具有顺序性4.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

2、观点是()。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B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C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D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5.在意识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A忽视意识的主观特征B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C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D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6.下列选项中,反映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是()。A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7.那种主张“天赋的才能”“天生的心灵禀赋”的观点属于()。A唯心主义先验论B旧唯物论的直观反映论C唯物主义反映论D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8.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任何真理都是()。A客

3、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B主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C客观性和绝对性的统一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9.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创新、包容、开放、进取10.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A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C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11.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生产工具属于()。A实体性因索B运筹性因素C渗透性因素D准备性因素12.人的本质在于()。A人的自然属性B人的道德品质

4、C人的社会属性D人的学识修养13.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主要是看他们()。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1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功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5.价值规律作用的表观形式是()。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C价值围绕商品价格波动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16.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A有机构成B价值构成C技术构成D数量构成17.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A两党制和

5、多党制两种B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C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D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专制独裁制三种18.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前,资本主义处于()。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D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垄断利润的真正来源于()。A垄断行为所创造的更多市场价值B垄断势力在自由市场上的巧取豪夺C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生产和非生产领域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百度传课 袁凯博士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方面新变化的是()。A生产者中脑力劳动者的比重增加B机器生产由“三机系统”发展为“四机系统”C生产管理中增加了计算机信息技术

6、等新手段和工具D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出现了法人所有制等新形式2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向更高级的生产方式过渡创造物质条件,这主要表现在()。A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B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C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D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22.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B社会土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改变C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C社会矛盾严重激化D无产阶级领袖人物的出现24.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A社会

7、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网络社会25.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社会绝对的公平正义C实现国家完全的文明和谐D实现公民彻底的自由平等剩余劳动时间各为四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00%。如果把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就增加一小时,由此增加的剩余价值即为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主要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30.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答案】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

8、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它的阶级利益同所有其他劳动者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无产阶级必须永葆革命性和先进性,直至实现共产主义。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31.试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答案】量变和质变是统一的。(1)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

9、变就不会发生质变。其次,质变必须由量变规定其性质和方向。(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4)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辩论或庸俗进化论。(5)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的踏实肯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否则会欲速则不达。32.试述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实质及其后果。【答案】(1)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资本家为了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外,还必然增加资本量,以扩大生产的规模和剥削的范围。对剩余价值的狂

10、热追求,驱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外部压力。在资本主义竞争中,大资本总是处在有利的地位。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保存自己,击败对手,资本家只有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扩大资本规模。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激烈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2)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3)资本积累的后果:一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二是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三是引起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33.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有哪些?其发展变化是怎样的?【答案】资本主义的发展可分为

1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在自由竞争中生产和资本不断集中,当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走向垄断。垄断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它是通过各种垄断组织和垄断价格取得的。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1)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是: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它的基本形式有资本主义的国有经济、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外的结合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行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和调控,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经济运行、缓和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局部调整和部分质变。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其主要内容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在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各方面,较之自由竞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发生了很多变化。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加强,这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终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