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2012年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942578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2012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2012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2012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2012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2012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2012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2012年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导论一、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对外贸易: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被称为国际贸易。二、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额与出口额的总和,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外贸易量是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三、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指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前者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后者

2、以货物通过海关作为标准.总贸易体系亦称一般贸易体系;专门贸易体系亦称特殊贸易体系。四、直接贸易、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直接贸易指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指货物消费国与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第三国而言便是转口贸易。过境贸易指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五、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不同,分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六、贸易差额贸易差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当出口额超过进口额时,为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额超过出口额时,称为贸易逆差或入超.七、对外贸易与国际

3、贸易结构广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狭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又称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各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国际货物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个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即各大类或某种货物贸易额与整个世界贸易额的比率。八、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依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国际贸易

4、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九、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同该国GNP或GDP的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十、案例分析:(1)2002年,某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0.8,而该国当年的服务贸易总额为1000亿美元,货物贸易总额为800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200亿美元,计算该国当年GDP以及贸易差额.GDP的进出口总额0.8=(1000+800)0.8=225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1800-1200=600(亿美元)贸易顺差=1200-600=600(亿美元

5、)(2)某国2003年服务贸易总额为1000亿美元,货物贸易总额为2000亿美元,其中服务出口总额为60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400亿美元,货物出口总额为80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200亿美元,该国GDP为3600亿美元.试计算该国贸易差额和对外贸易依存度.贸易差额=(600-400)+(800-1200)=-200(亿美元),逆差.对外贸易依存度=(1000+2000)/3600=83.3第二节 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一、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公元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发现美洲。1498年,葡萄牙人达。迦马从欧洲绕过非洲南段好望角到达印度,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理大发现”。

6、 “地理大发现”直接结果将格洲独立发展的国家联系起来,是各国之间的贸易具有“世界”的概念。地理大发现之后,各国资源条件的差异使得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贸易的扩大促进了专门为交换而产生的专业化分工,国家之间商品价格的差异产生的巨大利润进一步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二、第一次产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三、第二次产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19世纪中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四、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国际贸易五、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发展1、不同阶段,国家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4、发达国家仍然是国

7、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流向;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第2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分工的意义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也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二、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中叶);(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首先,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其次,这时期的国际分工基本上是以英国为中心形成的;再次,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上的交换的商品日益为大宗商品所代替;最后,随着

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巩固,欧洲殖民国家推行国际专业化生产的手段也发生了改变,从过去的野蛮、暴力掠夺、超经济体制转为比较和平的贸易和经济方法,利用交换行为,逐步把亚非拉煤落后的农业经济注意纳入国际分工体系。(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二次大战)首先,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变为单一型经济,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一两种或两三种产品的出口,从而造成了,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两种依赖性;其次,分工的中心从英国变为一组国家,扩展到包括美国、德国、法国等;再次,随着国际分工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依赖的关系,除亚非拉国家之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强了国际分工的依赖。最后,在现有分工格局的基础上,贸易方式

9、也发生变化,传统的国际定期集市,现场看货方式逐渐减少,代之以样品展览,商品交易所的产生与发展。总之,在这一时期,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参加国际分工的每个国家都有许多部门首先为了世界市场而产生,而每个国家消费的许多产品都源自世界市场,直接或间接凝结着许多国家的劳动者的劳动。(四)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1、在国际分工世界格局中,工业国之间或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2、发达国家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在削弱;4、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成员之间的内部分工迅速发展;5、服务业的国际分工逐步形成;6、跨国公司内部分工

10、与外部分工构成国际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节 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一、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一)多边贸易与支付体系的形成;(二)国际金本位制度和世界货币的形成;(三)形成比较完备的世界市场运作机制;1、世界市场价格形成机制;2、固定的商品市场、专业的商业机构、完备的运输设备;(四)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大宗贸易的增长。二、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一)交易对象(二)参与国家(三)订约人:企业与企业主联合组织;政府机构;国际机构;其他机构。(四)国际商品市场形式:固定的国际商品市场;非固定的国际商品市场。(五)国际商品销售渠道;(六)国际运输与信息网络:运输网络;信息网络。三、世界市场交易形式单纯

11、的商品买卖交易、固定的市场交易、报销、代理、寄售、招标与投标、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第三节 世界市场价格一、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一)世界“自由市场”价格世界“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二)世界“封闭市场”价格世界“封闭”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特殊关系下形成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商品在国际间的供求关系一般对价格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它主要包括调拨价.垄断价.区域性经贸易集团内的价格.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1.调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为了在国际经营业务中最大限度地减轻税赋,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以及为了

12、扶植幼小的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该价格一般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公司上层管理者制定。2.垄断价格是指国际垄断组织利用其经济实务力和对市场的控制力决定的价格,它有买方垄断价格和卖方垄断价格两种形式.二、世界市场价格的形成(1)国际价值是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第一:国际生产价格是国际价值的转化形式.第二:国际市场价格围绕着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2)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商品的市场价格.1.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国际市场价格。2.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垄断.经济周期、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商品的质量与包装、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及投机等。第

13、三章 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一、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因素:对外贸易政策是对各国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和。基本因素有: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或对象、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及政策手段。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有其目的性:保护国内市场;扩大本国产品的国外市场;优化产业结构;积累发展资金;维护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及其他。二、对外贸易政策构成的基本类型(一)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即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以或少加以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地竞争.(二)保护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即国家对于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

14、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的竞争.第二节 重商主义一、重商主义理论(一)产生背景重商主义理论产生于15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是资本阶级贸易理论的早期阶段。(二)主要论点(1)早期的重金主义或称货币差额论。早期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是英国人威廉。斯塔夫,理论观点:货币金银是唯一的财富,任何商品输入都会使货币流出,减少本国货币拥有量,从而减少本国的财富。(2)晚期重商主义又称贸易差额论。早期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是英国人托马斯。孟,理论观点: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商品总值。但不要求对每个国家都有顺差,而是从每年总的进出口贸易中取得顺差,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二、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主要措施早期重商

15、主义贸易政策的主要措施有:(1)禁止货币出口,由国家垄断所有的货币交易;(2)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贸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的货物。第二章 自由贸易一、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 (一)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兴起与胜利具体表现:废除谷物法;关税税率逐渐降低,纳税商品数目减少;废除航海发;取消特权公司;改变殖民地贸易政策;与外国签订带有自由贸易色彩的贸易条约。(二)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结论:自由贸易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扩大国民的实际收入;自由贸易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二、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贸易自由化(一)贸易自由化的表现:(1)大幅度削减关税;(2)降低或撤消非关税壁垒。(二)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1)美国成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动者;(2)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战后贸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质基础;(3)战后贸易自由化带有浓重的政府干预色彩;(4)各种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5)战后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6)战后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