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规范学习总结.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940433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脚手架规范学习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脚手架规范学习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脚手架规范学习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脚手架规范学习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脚手架规范学习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脚手架规范学习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手架规范学习总结.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学习总结刘康2017年9月30日学习GB51210-2016规范总结(陕建五建集团一公司 刘康)为了使我们2017届新员工尽快成长,熟悉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规范管理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2017年9月,集团公司培训中心组织我们对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进行了学习,至此使我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到了脚手架工程的相关内容,并将其运用到了实际的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此次规范学习,使我收获颇丰,获益良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认识到了脚手架工程对建筑施工的重要性,以及加强其安全管理的必要性。脚手架工程是对主

2、体安全防护、辅助施工所采取的措施项目。脚手架施工大多属于高空作业,作业人员经常处于悬空状态,是非常危险的作业环节,极易导致安全事故,同时,脚手架施工方案、架体的搭设和拆除、脚手架的材质、架体上的堆载、架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等不符合规范要求,可能会导致坍塌、失稳、高处坠落等危害,并极易引起群死群伤,必须严格加强对脚手架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脚手架施工过程中,架体的搭设和拆除、脚手架的材质、架体上的堆载、架体的稳定性和荷载等均必须严格按规范执行,且必须针对脚手架施工制定专项施工方案,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监督和管理。(2)对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有了一个初步认识。该规范主要包

3、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材料及构配件、荷载、设计、结构试验和分析、构造要求、搭设和拆除、质量和控制、安全管理、以及相关附件和条文说明等内容,其囊括了脚手架施工从原材料选取、设计荷载组合、试验分析、施工控制、过程管理等全周期的规范要求。其中作为一名现场管理人员,运用较为频繁的主要是架体的构造要求、构造要求、搭设和拆除、质量和控制、安全管理。(3)对脚手架工程的理论认识有了一个显著提升。主要包括:理清了作业脚手架和支撑脚手架的本质区别,前者是为建筑施工提供作业平台的安全防护的脚手架,即通常所指的防护架、外架等,包括以各类不同杆件和节点形式构成的落地作业脚手架、悬挑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等;

4、而后者是为建筑施工提供支撑和作业平台的脚手架,即通常所指的支撑架、满堂架、内架等,包括以各类不同杆件和节点形式构成的结构安全支撑架、混凝土施工用模板支撑脚手架等。对脚手架的荷载组合和设计有了一个初步认识。严格来说,我并不是学结构专业的,而是更偏重于管理,所以接受脚手架荷载和设计方面的相关知识还是很吃力,但是经过我的认真研读、思考、请教和查阅资料等,对该方面的知识还是有了一个初步认识,主要有:1)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主要有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其中永久荷载主要包含脚手架相关部位自重及其他永久荷载,可变荷载主要包含施工荷载、风荷载及其他可变荷载。2)脚手架设计应根据正常搭设和使用过程中在脚手架上可能同

5、时出现的荷载,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组合,并应取各自最不利的荷载组合进行设计。3)脚手架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水平杆件抗弯强度、挠度、节点连接强度;立杆稳定承载力;地基承载力;连墙件强度、稳定承载力、连接强度;缆风绳承载力及连接强度。由于支撑脚手架承受的施工荷载及其他荷载较大,如满堂脚手架,需承受上部混凝土的自重和施工荷载,同时为了避免因受力不均而造成架体扭曲和倾覆,故还需计算架体的抗倾覆能力。对脚手架的结构试验与分析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对于从事施工管理的我来说,也许只在乎怎样施工,而不在乎他的前期试验过程,这样可能会导致之后我只知道怎样做,而不知道为什么

6、要这样做。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追求事物的本原还是很重要的。通过我的认真研读,使我了解到:1)脚手架结构分析是准确建立脚手架设计计算模型及对脚手架正确设计计算的基础,其主要包括脚手架结构、脚手架构配件及杆件连接节点的荷载作用效应分析和抗力分析,可采用模拟计算、模拟试验和结构试验等方法进行。2)在进行脚手架结构分析时,应包含架体结构类型及用途;材料和构配件性能、规格、几何缺陷;受力特点及传力路径;节点连接方式和约束状况;架体的构造形式。3)脚手架构配件试验主要包括构配件强度及承载力试验;杆件连接节点承载力试验;挂扣式连接杆抗脱落承载力试验;其他影响构配件性能因素的试验。(4)对

7、正确指导脚手架施工有了一个定性化和定量化的认识。其一是定性化认识,主要表现在:脚手架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架体的构造、搭设、拆除均应符合规范要求;横杆、立杆、剪刀撑、扫地杆、底座、托座、连墙件、脚手板等的设置均应符合规范要求;脚手架的搭设、拆除均因按顺序逐层、逐排施工;搭设脚手架的原材料、架体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均应符合质量要求;脚手架施工应严格注意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应频繁的进行监督和巡查。其二是定量化认识,主要表现在:作业脚手架的相关定量化要求:1)0.8m宽度1.2m,作业层高度不应小于1.7m,且不宜大于2.0m;2)连墙件的水平不得超过3跨,竖向间距不得超过3步,悬臂高度不得超过2步;

8、3)架体转角处、开口型端部均应设置连墙件,其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且不应大于4m;4)纵横向外侧立面的每道剪刀撑的宽度应为4-6跨,且6m宽度9m,倾角应在45-60度之间。搭设高度24m以下,应在两端、转角及中间每隔不超过15m有底至顶各设置一道,当采用竖向斜撑杆、竖向交叉杆时,每隔5-7跨设置一道。搭设高度24m以上,应全立面设置,当采用竖向斜撑杆、竖向交叉杆时,应每隔1-3跨设置一道,并成八字形。支撑脚手架的相关定量化要求:1)立杆的间距不宜大于1.5m,步距不应大于2m,独立架体的高宽比不应大于3.0;2)连墙点与架体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300mm,竖向间距不宜超过2步,水平距离

9、不宜大于8m;3)竖向剪刀撑,安全等级:周边,内部纵横向每隔不大于9m设置一道,安全等级:不大于6m,每道竖向剪刀撑宽度和倾角与上余同,当采用竖向斜撑杆、竖向交叉杆时,安全等级:周边、内部纵横向每隔6-9m设置一道,安全等级:4-6m,每隔2跨或2步距成八字形设置;4)还应设置水平剪刀撑,安全等级:顶部设置一道,安全等级:顶部、竖向每隔8m设置一道,宽度与上余同,当采用竖向斜撑杆、竖向交叉杆时,安全等级:水平面周边、内部纵横向每隔不大于12m设置一道,安全等级:不大于8m;5)架体承重时,其自由端长度应小于150mm;6)可调底座和托座插入立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50mm,外露螺杆长度不宜大于30

10、0mm;6)满堂支撑架,外侧立面内部纵横向每隔6-9m设置一道由底至顶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在顶部、竖向每隔不超过8m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5)将规范的相关内容有效运用到了实际工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才能体现出规范学习的重要性。集训结束之后,我被分配到到了安康西北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基地项目,该项目建筑功能为工业厂房,建筑面积为40458.17m2;建筑高度为12#-16#结构层数3层,结构高度17.4m,11#结构层数5层,结构高度29.3m;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我目前的岗位是11#、12#厂房的见习木工工长。该工厂虽然结构形式简单,施工周期短,但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首层满

11、堂架高度较高,最高可达7.5m,同时底部持力层为原土和部分回填夯实的素土,这对整个架体的承载稳定性是一个重大考验,作为木工工长,协调和组织架体施工是我的重要工作内容,在架体搭设前,我认真组织平整场地和基础回填,场地的平均高差保持在10cm左右,回填每30cm分层夯实,夯实范围1m,然后进行架体的搭设,严格按规范执行,当然,在搭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剪刀撑的角度、设置范围、间距,扫地杆的设置,自由端的长度,可调托座的丝杆外露长度等不符合规范要求,由于自身对规范的了解,均进行了有效整改,从而顺利的完成了下一道工序,再者是架体的维护和检查,由于安康地区9月为雨季,部分地基承载面出现小幅度下沉,

12、对此均按规范要求进行了加固和处理,最后是架体的拆除,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拆除,自上而下,分层施工,最终保证了拆除的顺利完成。本次规范学习虽然收获颇丰,但是也暴露出自身多方面的不足,主要有:(1)理论水平较为不足,虽然在大学进行了多年的理论学习,但对脚手架工程的针对性学习较少,同时也忽略了脚手架工程的重要性,在荷载的计算、架体的设计等方面理论水平严重欠缺,在日后还需进行大量的学习;(2)看待事物只停留在表面,未进行深入研究,对脚手架的理解只停留在施工阶段,对前期和后期的理解较少,同时对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的理解也较少;(3)将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不足,在施工现场更多的是跟着师傅学,无法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不能合理的将规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中部石漠化综合防治水土保持区,要加强林草植被的保护与恢复,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遏制石漠化蔓延,增强区域水土保持能力;东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区,要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流域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特有自然景观,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