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重难点及易错点整理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0940061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重难点及易错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二物理重难点及易错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二物理重难点及易错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二物理重难点及易错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二物理重难点及易错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重难点及易错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重难点及易错点整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量与运动部分(平均速度及以前)1.几个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每位学生需要记清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且注意以下两点: (1)换算过程中究竟数值乘以10的正次方还是负次方:口诀:大变小便小变大,小变大便大变小。即一个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例由m换算成nm,数值应该由小变大,即乘以10的正次方,反之亦然。 (2)科学计数法的写法:应写成a10的n次幂的形式,其中1丨a丨10。2.刻度尺的正常使用:(1)刻度尺的读数:主要注意以下两点:估读值必须存在;看物体左端是否对准零刻线,如果对准的不是零刻线而是某一整刻度线,结果要减去那条刻度线的数值。 (2)分度值的反推:分度值的反推有两种方法:数值中倒

2、数第二位数所对应的单位即为刻度尺的分度值;将数据换算成标准形式(即小数点后有且仅有一位的形式),此时的单位即为刻度尺的分度值。3.刻度尺的非正常使用: (1)当刻度尺膨胀时,分度值偏大,测量值偏小;当刻度尺收缩时,分度值偏小,测量值偏大。 (2)当涉及多个物体同时热胀冷缩时,两个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可以利用极限法,认为热胀冷缩程度小的物体不进行热胀冷缩从而简化题目。例如用铜尺测量玻璃,已知玻璃热胀冷缩的程度小于铜,我们可以认为只有铜进行热胀冷缩。 4.误差: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产生的,不可避免,只能减小。对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但要注意三个问题:

3、 (1)要去除错误; (2)所得结果要与测量结果精确度相同,否则要进行四舍五入。 (3)只有针对同一事件才可以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例如测打雷的位置时,每次打雷的位置都不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没有意义。5.特殊测量:只要记住常见的特殊测量方法并灵活应用即可。 6.运动和静止:要描述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的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同一个物体,选取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不一定相同。绝对运动或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7.速度:速度是一个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所以物体运动快,速度一定大。速度大小与物体运动快慢是等价的。但物体运动路程长速度不一定大,运动时间短速度也不一定大。

4、因为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都有关,因此在研究一个变量对速度的影响时要强调另一个变量相同,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8.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不是各段速度的平均值。部分运动及声音一、运动部分1.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对应时间段,瞬时速度对应时刻。可以理解为能通过计算得到的往往是平均速度。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是原则,而任意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为考察重点。“任意”意味着无法列举,所以能列出来的一般都不正确。例如“第1秒通过2米,第2秒通过2米,第3秒通过2米”不能说明物理做匀速直线运动。3.运动图像要注意给出的是s-t图像还是v-t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为倾斜

5、直线,直线越靠近s轴所对应速度越大,v-t图像是平行于t轴直线。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由振动产生。要注意一些说法的逻辑顺序是否正确。例如振动意味着发声但不意味能听到声音。振动停止意味发声停止但不意味声音消失。2.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声速度不同。若几种介质同时传播,根据实际问题考虑听到声的次数和效果。例如水管传声问题。计算原则为相邻两声想要分辨开时间间隔要大于0.1秒。3.回声计算考核重点,画图画图画图!重要的事说三遍。将回声的运动具象化,熟练应用构建的物理模型,单障碍物模型、双障碍物模型、声音块模型。注意往返路程跟距离的2倍关系。声音三要素及噪声利用一、音调1、音调描述声音的高低。2

6、、音调的影响因素只有一个是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频率描述的是物体振动的快慢,定义是1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4、音调的表征判断:当让我们判断物体音调高低而题中又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频率时,就转化另一个物理量来看质量,物体质量越大,振动的就慢,频率低而音调就越低;而相反质量越小音调就越高。对于像琴弦涉及到松紧问题时,越松音调越低,越紧音调越高。注意:在判断音调高低时还要注意谁是发声的主体,看发声主体的质量和松紧。例如:水瓶琴问题,若敲击水最多的瓶子,音调越低。因为当敲击时,瓶子和水在振动,瓶子和水就是发声的主体,此时看水的质量,水质量越大的音调越低。若吹水最多的瓶子,音调越高。因为当吹时,

7、瓶子里面空气柱在振动,空气柱就是发声的主体,此时看空气柱的质量,空气柱质量越小的音调越高。二、响度1、响度描述声音的大小。2、响度的影响因素有3个:振幅、与发声体的距离、发散程度。而振幅是最本质的因素,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与发声体距离越大,响度越小;发散程度越大,响度越小。3、响度的表征判断:当让我们判断物体响度大小而题中又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振幅或者振幅我们看不出来时,就转化力度来看,力度越大,响度就越大。注意:不要看到高低就认为是音调,要看清词语的意思只要描述声音大小都指的是响度。例如:引吭高歌、高声大叫三、音色1、音色是判断物体声音特征的依据。2、音色的影响因素有3个:材料、结构、发声原理。

8、四、噪声1、单位是分贝(dB)声音等级中最常考的90dB,超过90dB会影响健康。2、减少噪声的方式: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中考考察内容)五、声音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例如:通过声音获得的东西都属于传递信息。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碎结石。六、多普勒效应1、现象:汽车连续鸣笛靠近人时,音调变高;汽车连续鸣笛远离人时,音调变低。2、常考题型是声音块模型,车靠近人声音块被压缩,车远离人声音块被拉长,声音块和人相遇相对速度是二者之和,声音块和人追及时相对速度是二者之差。物态变化一、物态变化与热量1.物质的三种状态均可以相互转化,应熟记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是由什么状态变为

9、什么状态,以及过程中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例如熔化过程是吸收热量由固态变为液态。2.可以根据生活常识记忆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如冰熔化的过程会使周围温度降低,即需要吸热;洗完手后手表面的水蒸发时会感到手变凉,即汽化过程需要吸热;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需要吸热,液态变为气态也需要吸热,所以在升华过程中即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也需要吸热。而相反的物态变化过程凝固、液化和凝华则需要放热。二、熔化与凝固1.能够判断一些常考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晶体:冰、大部分金属、萘(樟脑球主要成分)、海波、明矾、水晶、钻石;非晶体:玻璃、松香、石蜡、沥青等。但水并不是晶体,晶体与非晶体是针对固体物质的分类。2.

10、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晶体中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具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持续上升,凝固过程中温度持续下降,不具有固定熔点。 3.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上升,如晶体熔化过程。 4.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当温度达到熔点时,物质不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刚达到熔点时物质还处于固态,完全熔化时,物质处于液态。5.晶体熔化与凝固都需要满足两个条件。能否达到熔点和凝固点取决于物质所处环境温度的高低。达到熔点和凝固点后能否持续吸热或放热取决于物质本身与外界环境是否存在温度差。存在温度差才可以发生热传递。6.压强和杂质都会影响物质的熔点:对于一般的物质,压强越大物质熔点越高;而对于冰而言,压

11、强越大熔点越低。在雪中加入盐会使雪的熔点降低,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雪也可以融化。三、汽化与液化1.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与沸腾,它们在发生部位、温度条件和剧烈程度上存在区别。2.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液体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和空气湿度。记忆时可以以晾衣服为例,为了让衣服干的更快(蒸发快),应把衣服摊开(表面积),晾晒在通风(空气流动速度)干燥(空气湿度)有阳光(温度较高)的地方。3.沸腾时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也就是说液体沸腾时温度不会超过自身的沸点。所以用水煮鸡蛋时,当水沸腾后不管用大火还是小火煮,煮熟的时间相同(温度相同)。4.沸腾时也需要同时满足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当把装水小试管套进装满水的

12、大烧杯里,大烧杯里的水沸腾,能使小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但内外试管温度相同,不能进行热传递,小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5.气压会影响液体沸点,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与沸点的关系也是中考中的重要考点,经常考到的题型是水沸腾时温度小于100,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6.液化也存在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减小体积(加压)。7.呼出的“哈气”、冰淇淋周围的“白气”和雾气不是真正的气体,而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的形成一般都是较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打开冰箱门后会出现白气,这些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汽还是冰箱中的液化而成的呢?冰箱中的水蒸气温度较低,而空气中的水

13、蒸汽温度较高,液化的应该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四、升华与凝华1.升华是固体直接变为气体的过程,反之亦然。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升华,能升华的物质有:冰、碘、萘、钨和干冰。2.干冰能制造舞台烟雾,这些烟雾不是液态的二氧化碳,也不是液化的空气,而是由于干冰升华引起温度骤降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光学1.光源 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是光源。强调能能不强调状态,与声源要有所区分,并且重点在于自行发光,很多我们看起来亮的东西其实是依靠反射其他物质的光那不是光源,如月亮不是光源。 光源可以进而分为以太阳为代表的自然光源以及以电灯为代表的人造光源。依据发光原理不同还可以分为冷光源和热光源。热光源是由于发热作用进而发

14、光,典型为火焰和白炽灯。冷光源多数是由于荧光作用而发光,如荧光棒等。2.光线 光线是我们研究问题所用的物理模型。实际中并不!存!在!而光是真实存在的。3.光速 提到光速c一般就指的是真空中的光速,大小为3*10的八次方m/s。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于空气,空气大于液体,液体大于固体。 相对而言光速快的叫做光疏介质,慢的叫光密介质,注意一定要是相对而言,单独一种介质不能说光疏还是光密。4.光的直线传播 光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要在同种均匀介质中。而直线传播重在各种生活现象的解释,总的来说但凡光被挡住了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比如影子,日食月食,激光准直等。小孔成像是直线传播的重要现象。小孔成像成倒立,

15、实像。并且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要求会作图。5.光的反射 作图是重点,画图要规范。注意反射定律的应用,三线共面,两线分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的描述要严格按照逻辑顺序)。 关于一些特殊模型可以当做经验总结直接记忆,如两个互成九十度的平面镜,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一定平行。入射光线经数次反射后原路返回,必存在一次垂直反射。转动问题中,若只转动入射光线,则反射光线的转动与入射光线是反向同角的,若只转动平面镜,则反射光线的转动与入射光线是同向倍角的。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原理 物体发出的光在平面镜上会发生反射,由于人眼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物体在平面镜后所成的像。二、平面镜成像实验 平面镜成像实验是这里的一个重点,实验中实验器材的作用也是必考点。 一对大小完全相同的物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