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习技巧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093904 上传时间:2017-10-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学习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学习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学习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学习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学习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学习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学习技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尔滨一对一天材教育天材教育学好高中地理的九条合理化建议一、抓“概念”重“消化”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二、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

2、,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三、抓“综合”重“联系”综合性即地理环地理环境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如陆地上的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这是共性。但实际分布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又具有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及非地带性。这就是个性。具体实际情况中可能个性更具特点。五、抓“归纳”求“规律”“一般”往往代表的是普遍现象,当这种一般现象出现了异常,就必然有其特殊性。那么,这种特殊性的产生是必与其当地的特殊地理事物有关,从而,我们就可得出相应的结论。如,太阳辐射在地理表面

3、的分布是沿纬线分布的,根据其热量的分布状况,我们将全球化分为五带。由此可知,等温线、陆地自然带等分布也应沿纬线分布。但在实际中,我们发现,它们的分布并非都沿纬线分布,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经仔细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它们的分布还与地表形态、海陆热力性质、洋流、人为活动等因素有关。具体分析时,就看当地与其它地区之间的差异是什么?特殊的差异,也就决定了其特殊性。七、抓“对比”找“异同”在地理学习中,你会发现许多相似或类似的概念、原理、规律等。理解它们较好的方法就是用图表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如同纬度的欧洲西部和北美,为什么欧洲西部是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而北美却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解决此问题,我们

4、可以对照两个区的地形图,用表格来比较它们所处的纬度位谩。哈尔滨一对一天材教育天材教育八、抓“运算”促“智能”地理计算在“双基”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为了培养、提高地理运算能力,要做如下分类、立体图,还是示意图、景观图,要求能画出大体轮廓,以加深印象和记忆。高中地理审题学习策略研究新课程强调实践教学、发现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等方法的运用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获得基本知识的同时,还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学会地理思维;培养地理科学研究能力;发展地理空间能力;形成环境伦理观念;培养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养成良好问题精神与审美情趣。基于这一点,在高中地理课堂中传授的学生传统学习方式很难做到。所以,在浙江省全面

5、实施新课程之际,如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学会学习,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是我们作为一线老师在这一时期,仍然要研究的问题。运用“审题学习策略”学习高中地理也是体现地理新课程理念的方式之一。一、学习策略的提出在平时的地理习题练习中,学生最常犯的毛病是题目还未看清,题意还未领会,就动手答题,结果要么答案要点有所遗漏,要么干脆就离题。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认真的、仔细的审题习惯,运用熟练的审题学习策略,是很有必要的。二、学习策略的应用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 。出现的问题有:第一、 学生审题往往会忽略“上述自然条件” 。第二、忽略“分析” ,这“分析”就是要回答为什么。策略:

6、此小题审题注意“上述自然条件” 、 “什么环境问题”和“分析”这几个关键词。2.“描述”类题型图 423,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学生出现的问题有:第一、 没搞清楚“描述” ;第二、 不能把两个纵坐标和横坐标结合起来。第三、 气温和水细审题,准确把握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回答问题才有系统性。(二)整体上把握问题,注意完整准确地理解了题目的每一个细节并不等于完全把握了题意,还要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细节之间的关系。要把各细节结合成一个整体来考虑,并根据这个整体把握来判断问题,调用已有知识来解决问题。如“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 ,审题时得注意先回答这主导条件是什么,再回答为什

7、么是这个。再如“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 ,审题上要注意上述自然条件是什么条件,出现什么环境问题,为什么?把这三个细节整体上把握才完整。哈尔滨一对一天材教育天材教育因此,从整体上把握题意是审题的一个重要任务。三、策略评价本策略运用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审题,这也是学生学习的目的之一。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课本。当然主张学生自主并非不要教师指导,由于学生缺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知识、经验,虽然也在总结反思,但实际学习中还会不断出错,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文综考试中,地理选择题一般是成组出现的,即以一段文字材料或图表为背景,设计 23 题选择题,背景材料往往是

8、解题需要的已知条件或解题指导语。每一个具体题目又包括题干(图表) 、选项两部分,题干部分往往提供试题的已知条件、限制条件或提示信息。这样的;表述绝对化:“技术进步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 、 “ 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表述错误或不完整,如“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 、 “南极长城站处于极昼时期” 、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通常城市化速度也快” ;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举例不当,如“高纬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少于其支出的长波辐射,高纬地区将变得越来越冷” 、 “ 山地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越多” 。3明确选项和题干之间的关系。利用题干中的各种条件,不断地得出

9、新的过渡条件,另一方面还可以假定某选项为正确,然后逐步推理,得到新的条件,最终使正确选项和题干之间得以按一定逻辑紧密衔接起来。要特别注意有的选项本身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无关的情况。二、选择题的特殊解法排除法、图解法、计算估算法、分析推理法、对比法。三、不同类型选择题的答题技巧1答案组合型个项目的排序中,只要能够确定两到三个的正确排序,就能够确定正确的答案了。3地理计算型地理计算要求考生把握能把握其内在的地理意义和规律,即能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地理计算可以分为精确计算和粗略估算两种。前者须依托地理原理,运用地理公式及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后者可以用极值、代入法等特例,简化运算。4

10、信息迁移型这种类型选择题题干中介绍一些新的地理概念、名词、原理、图式、情景等,考生要运用新给的概念和名词等对照被选项,结合已有的知识,作出正确的选择。解题策略:把握“题眼” ,完全掌握新概念、原理,洞悉新图式和情景。结合设问与选项信息,确定相关知识的联系,调动已学过的地理原理,有效进行知识迁移。5小题有联系的拖拉题型围绕某一主题,各小题之间联系密切,一小题的答案可为其它的小题提供信息,有时有一关键的或基础的小题,如果关键题没有做对,则其它的小题会陷入连环错误,导致全军覆没。解题策略:领悟题干的主题,把握命题的方向,特别要抓住关键和基础的小题,哈尔滨一对一天材教育天材教育在这小题化分,结束于 1

11、3 日 18 时 46 分。读下图,完成 1-3 题。(2006 年浙江高考。全国卷 1)1图中阿拉斯加州的甲地和乙地A能够同时看到这次日偏食的全过程B乙地先看到日偏食,甲地后看到日偏食C乙地能看到日偏食,甲地看不到日偏食D乙地只能看到日偏食开始,甲地只能看到日偏食的结束 2报道中的阿拉斯加地区使用的时间是A地方时 B西 10 晚 18 点之前日落。这点对于判断甲地是否能看到日出是致关重要的。本题型的一般思路与方法:通过把握题干的有效信息,排除无效的时间信息(某地偏食的开始时间无用信息) ,再分析图中和选项的有用信息,把两者逐渐地衔接起来就可以得到答案。解题时其实可以先解简单的如第 2 小题,

12、再解其它的小题。本题用到了排除法、计算估算法、分析推理法、对比法。参考答案 1C 2B 3C例 2: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分析下图回答 5-6 两题。(2004 年浙江高考。全国卷 1)在 0-3000 米和 3000-6000 米作一条垂直于纵坐标的水平线。就可以直观地看出,无论是 0-3000 米和 3000-6000 米实际的温度的递减都是要高于垂直递减率。答案为 B。第 6 题用同样的两点法画出三幅图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曲线,再各自画一条 5000 米高度水平线

13、,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在 5000 米高空只有图的实际温度是高于理论温度的,根据题干信息会抑制对流,故飞机可以平稳飞行。常见错误:认为图中,理论的气温垂直递减斜率大,因此气温的降低速率大。实际上,根据高度的增加与气温的降低是负相关的。本类题型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作图(添辅助线)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地形地势变化,等压线、面图中气压高低,各类光照变式图,气旋反气旋、气压带风带,各类统计图等等内容,主要是根据公式或原理按要求、抓住关键点、关键线来完成解题,画出图后能变抽象为具体,十分直观、容易求解。本题用到了图解法、计算估算法、分析推理法、对比法。总之,解题有法,但无定法,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高效

14、的思维活动,正确的解题方法,熟练的解答技巧,就能从容应对,提高答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哈尔滨一对一天材教育天材教育高考地理热点题应试策略分析王君威一、高考地理热点试题的统计以全国高考文综卷()为例:年份 中心问题 题序号 分值 图像呈现形式 相关考点 相关知识板块及分值 能力要求 占当年地理总分比重2000 酸雨 33 10 国家轮廓图、等酸雨线 国家位置和名称、酸雨成因和危害 区域地理(4)自然地理(8) 国家位置、轮廓识别,等值线图判读28%中东资源气候 37(1) 8 经纬线加国家轮廓 重要地区轮廓特征与经纬度位置、气候资源 识长城 36 24 重要地理事物、经纬线线、等温线图 根据周围事物

15、特征确定位置、等温线走向影响因素 区域地理(8)自然地理(16) 地理信息的获取与整合能力,应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战诺曼底登陆 40(1) (2) 10 重要地理事物名称、经纬线线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和变化 自然地理(10) 空间定位,知识应用、迁移能力人口流动 41(2) 10 扇形图 人口流向、人口流动 人文地理(10) 统计图的信息处理能力,比较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2004 沙尘暴 36 36 经纬线、重要地理事物结合等高线图 重要地理事物分布、中亚区域环境特征、土地利用、土壤、河水对湖泊影响、白尘暴成因 自然地理(9)区域人文地理(27) 区域空间定位、区域特征分析,推理能力

16、、知识迁移能力 56%东北 39(3) (4) 20 经纬线加区域轮廓、重要城市名 工业区位影响因素及其变化 人文地理(20) 地理信息的获取与整合,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2005 石油问题 1-3 12 地层示意图 储油构造,石油运输路线,西汽东输工程 自然地理(8)区域人文地理(4) 图像信息处理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空间记忆能力,现实问题分析能力 32%东南亚火山 39(1) (2) (3) 20 区域等深线、经纬线图 相对高度,主要国家及首都,板块分布,火山形成 自然地理(13)区域地理(7) 地理信息的获取与整合,区域空间定位,解决问题能力二、高考地理热点试题的特点从上表的统计中可以看出,我们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