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复习提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090373 上传时间:2017-10-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复习提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一、有关中国古代的商业问题1、商业的发展情况A、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B、周朝将商人设官统一管理C、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庶人成为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随着商业的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D、隋唐时期,商业蓬勃发展起来;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E、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朝更广泛流通纸币F、明清时期,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2、城市的繁荣情况A、

2、自周秦至唐代,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并与居民区隔开,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这时期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B、宋代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C、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3、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A、早期商业的发展,在社会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B、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崛起C、汉武帝时,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 “算缗” 、 “告缗”等经济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D、明清时期,政府严格限制商人活动,依然坚持执行抑商政策E、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虽

3、然不能完全遏止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确实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4、阻碍中国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清朝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清朝长期关闭国门,实行海禁政策二、有关中国的工业化问题1、洋务运动A、经过:1861 年,曾国藩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1865 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所官办军用企业;19 世纪 70 年代,洋务派提出了“寓强于富”的口号

4、,开始创办民用工业,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B、作用:洋务运动虽然未能达到“自强” 、 “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2、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A、出现:原因:19 世纪 70 年代前后,在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和影响下出现;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B、初步发展:原因: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代表人物:张謇、荣宗敬、荣德生3、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A、出现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民国的

5、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激发了他们的热情;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民国政府所提倡的倡导国货运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发展表现: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化学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以范旭东为代表4、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A、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B、工业化的进行:我国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并于 1953 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C、 “一五 ”计划结果:到 1957 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

6、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三、有关改革的问题1、苏联赫鲁晓夫的改革A、背景: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1953 年斯大林去世也为赫鲁晓夫的改革创造了条件B、改革内容:农业: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牲畜;开垦荒地;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卖给集体农庄;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调动生产积极性C、作用: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以失败告终D、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带有

7、很大的盲目性,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也阻碍改革的进行2、美国的罗斯福新政A、背景: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的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B、改革内容: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 ,政府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蓝鹰”运动;调节农业生产;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C、改革的结果: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3、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A、改革的开始:1978 年,党的十

8、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农村率先进行改革,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农村改革的开始及作用: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安徽和四川两省开始的;以包产到户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C、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发展:1992 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 年,中共“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创新,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9、经济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4、从三国的改革当中得到的认识:历史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要立足于国情,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尽管这一过程充满曲折与艰辛,只要勇于探索,不断调整,不断创新,一定会开创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造福于人民!四、关于世界市场形成过程和经济全球化的问题1、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市场的雏形A、形成的时间:新航路开辟后,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B、形成的作用:作为欧亚大陆一端的西欧开始崛起,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在欧洲人的殖民扩张活动中,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新航路开辟后,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白银的

10、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2、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A、工业革命的原因:18 世纪中期,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导致了工业革命的发生B、工业革命的成就:人物 国别 主要发明哈格里夫斯 英国 珍妮纺纱机瓦特 英国 “改良蒸汽机 ” (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史蒂芬孙 英国 蒸汽机车富尔顿 美国 汽船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成了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人物 国别 主要发明戴姆勒、狄塞尔 德国 发明了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卡尔本茨 德国 汽车莱特兄弟 美国 飞机法拉第 英国 发现

11、电磁感应现象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爱迪生 美国 电灯贝尔 美国 电话马可尼 意大利 无线电通讯技术E、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两次工业后,国际贸易得到很大发展,而交通运输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明则进一步刺激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除了商品在国际间流通外,人口和资本在这一时期也大规模流动;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坚船利炮,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网撒向全球的各个角落;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二战之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原因:为了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规划战后世界秩序;二次大战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12、:1944 年,战时盟国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 。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意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从而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D、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1947 年,美国、中国等 23 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简称“关贸总协定”E、 “关贸总协定”的意义: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

13、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F、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4、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1)经济区域化A、欧洲共同体出现的原因: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使欧洲人认识到了联合的重要性B、欧共体成立的经过:1952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1957 年,六国首脑签署罗马条约 ;1958 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在布鲁塞尔宣告成立;1967 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992 年,美国、加拿大

14、和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建立起北美自由贸易区域组织。这是一种贸易伙伴的关系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作用: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三国之间在经济上形成了互补。但同时这种贸易的自由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的影响E、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及特点:1989 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正式成立,简称“亚太经合组织” 。1991 年,中国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该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既包括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包括大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F、亚太经合组织的组织原则:“APEC 方式”G、亚太经合组织的作用: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中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模式(2)经济全球化A、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科学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两极格局的结束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B、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