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大学101金融学之金融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00900844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黑龙江大学101金融学之金融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黑龙江大学101金融学之金融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黑龙江大学101金融学之金融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黑龙江大学101金融学之金融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黑龙江大学101金融学之金融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黑龙江大学101金融学之金融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名词解释1 信用货币制度【答案】又称纸币制度,在此制度下各国的主要货币是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它是国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具有无限清偿能力。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代替金、银执行货币的职能。纸币不能兑换黄金,它的发行不以金、银为保证。纸币的发行是依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定,它的发行是通过信用程序进入流通的。信用货币制度有以下特点: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由纸币和银行存款构成,它们都是银行对所有者的负债,体现着信用关系。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的,即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纸币制度

2、是货币制度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克服了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的数量受金属供给限制的缺点,使国家可以根据经济活动的客观需要来发行或回笼货币,以便灵活地控制货币供应量,进而实现对整个经济的宏观调节与控制。同时,纸币造价低廉、携带方便、节省流通费用。然而,正是由于纸币发行的人为性,也使得货币发行存在着超过经济发展需求的可能。 2 金块本位制【答案】金块本位又称为生金本位制,是金本位制三种基本形式之一,流行于金币本位制消亡后。其特点是:金币停止流通而以银行券(政府发行的“纸币”)作为流通货币。银行券仍规定一定的法定含金量,其发行以一定数量的黄金作为准备,银行券在达到一定数额之后可以兑换为黄金。但这一兑换限额往

3、往比较大,一般公众通常无法接受。实行金块本位制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黄金作为发行准各,可节省黄金使用,暂时缓解了黄金短缺与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矛盾。但金币流通的取消和兑换数量的限制,表明黄金的货币职能己开始萎缩,这时货币制度己不如金币本位制稳定; 并且长期来看黄金数量仍然不能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和维持稳定汇率的需要,最终会被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所取代。 3 准中央银行制度【答案】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几个政府机构或由受政府委托的商业银行代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而没有设立完全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又称类似中央银行制度。采用准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大多是一些经济水平较低,金融体系不够健全的发展中国家,也有一些经济体系

4、与结构较为特殊的国家或地区,如新加坡、卢森堡和我国的香港地区等。 4 中间业务【答案】指银行并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最常见的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传统的汇兑、信用证、代收和代客买卖等业务。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指中央银行为获得非利息收入,办理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金划拨清算和资金转移的业务。中央银行是全国清算中心,由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集中在中央银行,因而他们彼此之间由于交换各种支付凭证所产生的应收应付款项,就可以通过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划拨来清算。同时中央银行通过资金划拨系统,用网络连接全国主要地区的主要政府部门和银行。中央银行不仅为商业银行办

5、理票据交换和清算,而且还在全国范围内为商业银行办理异地资金转移业务。 5 国际收支失衡(Balance of Payments Disequilibrium),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某种原因国际收【答案】国际收支失衡也称“国际收支不平衡”支所发生的顺差与逆差现象。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五类:周期性不平衡:即由于各国经济周期的国际传播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货币性不平衡:即由货币供给引起的价格、利率或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结构性不平衡:由一国内部产业结构与国际分工结构、国际需求结构失调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季节性和偶然性不平衡:由进出口的季节性、洪水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原因引

6、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外汇投机和资本外逃造成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如果表现为顺差形式,外汇储备就增加,对外支付能力也增强; 如果表现为逆差,则会对本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各国对国际收支失衡特别是逆差尤为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调节,以使之趋于平衡。 6 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理论(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 theory of interest-rate parity ),其【答案】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是汇率决定理论的两种形式。购买力平价说(简称ppp )基本思想是:货币的价值在十它所具有的购买力,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及其变动决定十两国货币各自所具有的

7、购买力之比。购买力平价理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形式,主要有绝对购买力和相对购买力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两国的通胀率的差异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说。在购买力平价理论看来,货币数量决定货币购买力和物价水平,从而决定汇率。所以汇率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利率平价理论的思想山凯恩斯于1923年首次提出,他认为汇率波动山两国利率差价决定,不久英国学者爱因齐格进一步阐述了远期差价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率平价说的基本观点是: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

8、的,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必定贴水,低利率国在期汇市场上必定升水。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牟取利润。利率平价理论又分为抵补利率平价和非抵补利率平价两种。前者假定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是进行远期交易以规避风险,因此分析的是汇率远期升贴水率的实际值。后者即非抵补利率平价理论,即假设交易者根据自己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而计算预期的收益,在承担一定的风险情况下进行投资活动,因此分析的对象是汇率升贴水率的预期值。同为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的分析角度不同。购买力平价理论从汇率是两种不同货币的价格的性质着手研究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动规律。它主要由开放经济下一国与外国商品

9、市场间存在的联系分析汇率与价格水平间的联系。利率平价理论则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开放经济下一国与外国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国际资金流动的发展使汇率与金融市场上的价格一利率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理论关系上,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互相补充。购买力平价侧重于从中长期的角度分析,一国发行的货币数量决定货币的购买力,进而决定两国的汇率水平; 与之相比,利率平价说是一种短期内的分析,在短期国际金融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供求数量决定利率(资金价格)的波动,进而国际资金的流动又使利率间的差异影响汇率。 7 政策性银行【答案】指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以及其他相关政策为目标,不以盈利为

10、目的的金融机构。一般政策性银行不直接吸收存款,不具备存款创造的功能,其业务活动特点决定了政策性银行不在普通银行法约束范围之列,一般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其业务行为,为政策性银行开展活动提供法律保障。对政策h银行的监管,应由中央银行和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联合监管。我国现阶段政策性银行主要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信贷银行。 8 国际收支调整(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答案】国际收支调整是指一国政府从本国经济发展的自身需求出发,或出于对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压力的考虑,对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进行调整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及

11、过程。国际收支调整的原则:根据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类型选择恰当的调节方式; 选择国际收支调节力一式时必须注意国内经济均衡; 选择调整力一式时要注意外界的阻力。国际收支调节的主要政策措施:财政政策,主要是运用财政支出增减和税率的变动来刺激或抑制国内总需求,进而影响进出口需求,达到调节目的; 货币政策,主要运用法定准备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影响社会总需求和资本流动,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汇率调整,通过本币升贬值来调节国际收支,使国内经济避免受外部经济干扰; 直接管制政策,即指国家对国际经济交易直接干涉的政策,包括财政金融管制和贸易管制; 国际经济合作。为了实现全球国际收支平衡,应加强国际金融合作,通过建立区域性集团、废除贸易壁垒,促使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以及各国得到随时所需的货币等方法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信贷,通过资本输出输入来调整国际收支,使其恢复平衡。 二、简答题9 什么是动态不一致? 简述在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遵循单一规则的重要性。【答案】(1)动态不一致是指一项起初适合于今天的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可能不再适合于明天。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又称为货币政策时间上的不连贯性,是指一个货币政策在制定时对政府而言是最优的,但在执行阶段往往不是最优的,当私人部门相信政府会实施这一政策时,一、名词解释Yseno搜考试作业资料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