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2经济学二之政治经济学考研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00898043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2经济学二之政治经济学考研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2经济学二之政治经济学考研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2经济学二之政治经济学考研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2经济学二之政治经济学考研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2经济学二之政治经济学考研题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2经济学二之政治经济学考研题库一、辨析题1 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平均利润率具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但这并不排斥利润总量的绝对增加,这实际上是同一规律的不同表现形式。【答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并不排斥利润总量的绝对增加:一方面,在有机构成提高的同时存在着其他一些起反作用的因素阻碍着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如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工资被压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不变资本各要素变得便宜、相对人口过剩、对外贸易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利润率的下降和利润总量的增加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实际上是同一规律的不同表现形式。这是因

2、为,资本积累与有机构成的提高是相伴而生的,这种情况必然会造成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为了抵消利润率下降造成的损失,资本家只得提高积累率,增大积累量,从而使总资本急剧地增大,结果使得利润率下降的同时利润总量却增加了。积累的不断增大、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又会进一步造成利润率下降的压力,为了减少这种压力,资本家只得更多地积累。正是这样一种机制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又不断加剧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2 在科学技术进步并应用于生产的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较快增长,因此我们可以使生产资料生产脱离开消费资料生产的制约而单独地增长。【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较快增长是指在科学技术进

3、步并应用于生产过程的条件下,由于社会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快于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增长,生产资料的生产也就应快于消费资料的生产; 相应地,制造生产资料的那部分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又应快于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区分为用于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两大部类。承认生产资料生产的较快增长,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的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片面地、孤立地增长。相反,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归根到底要受消费资料生产的制约。这是因为,首先,在第一部类生产的发展中,追加劳动力所需要的消费资料,必然要依赖第二部类生产的发展来提供; 其次,制造生产资料只是提供生

4、产的手段和条件,它本身并不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第一部类生产的发展,必然还要依赖第二部类的发展所提供的市场。因此,可以使生产资料的生产脱离消费资料的制约而单独的增长的说法是错误的。 二、简答题3 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的历史事实?【答案】(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制度变革的基本原理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革命率先在苏联和中国等落

5、后国家发生并取得成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率先在落后国家建立,是国际资本主义内部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逐渐激化的必然结果,是这种基本矛盾转嫁到落后国家使其具备了发生革命的全部客观依据的必然结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验证和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率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不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背离和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违反,其原因分析如下:从苏联、中国等国家当时一的国内情况看,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社会生产力从手工作坊向大工业发展,由此造就了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无产阶级; 另一方面,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在落后国家遇到了最反动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严重阻碍。从国际条件看,一方面

6、,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内部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逐渐激化,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而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削弱了国际资本主义的力量;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对本国人民和殖民地国家的残酷压迫和疯狂掠夺,加剧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交织、激化,造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在这里爆发就是在那里爆发的特定国际环境。国际、国内条件的共同作用,再加上马克思主义在这些国家的广泛传播,给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送来了思想武器,共产党的建立和对革命运动的正确领导,所有这些都使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不可避兔,井取得了成功。从历史上,经济落后国家越过特定的发展阶段,跳跃式地进入更高的历史阶段

7、并不少见,实践中的社会的经济制度的建立所表现出的是一种特定的跳跃方式。 4 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答案】(1)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根本不同,区别在于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2)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

8、度的客观依据是: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3)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它是社会主义现

9、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4)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从过去的“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的提法,是改革实践的总结,是党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上质的飞跃。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的经济成分在市场关系中相互联结,不可分割。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竟争中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体现,而且是加

10、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5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答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原因主要有:(1)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表现。从一般意义上说,只要存在私有制和商品生产,就有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因为,货币出现之后,商品交换的公式由直接的物物交换即W-W 转变为了W-G-W , 流通过程就有出现中断的可能性。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货币就不仅表现为流通手段,而且具有了支付手段的职能。信用的出现使危机出现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强。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价值的增殖是生产和交换的惟一日的,而使用价值则仅仅

11、成了价值增殖的一种手段。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这个根本特征必然导致生产和消费的严重冲突。(2)对于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追求与竞争的外在压力相对结合,使生产具有了无限扩大的趋势,生产的商品越来越多,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生产的不断扩大和使用价值的大量增加,需要社会购买力的相应增加作为保证,没有社会需要的相应增加,社会再生产过程就会中断。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雇佣工人既是生产者,又是自主的消费者。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这种双重地位,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矛盾一一每个资本家在自己的工厂内部剥削工人越成功,对总体资本家而言,其商品实现越是困难,资本积累的发展使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工人阶级在社会总财富中所占份额相对资本家阶级在不断缩小,社会则富分配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跟不上生产的能力的增长。生产和需要的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导致生产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又是这一矛盾得以强制性地缓解的方一式。 6 谈谈你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性质、道路的认识。【答案】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过程中,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1978一、辨析题Yseno搜考试作业资料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