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名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上传人:aig****42 文档编号:100894524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原名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中原名校20152016学年上期第三次联考高三化学试题参考答案1 A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 ,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B、D两项分别来自于必修1教材63页、必修2教材69页(该题目来源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目的是普及化学知识,让青少年知道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同时考查考生对教材边角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告诫教师脱离教材只讲资料的教学模式是舍本逐末)。2B 根据青蒿素的分子式确定其含有酯基和醚键;分子式为C15H22O5(也可由只有碳、氢、氧元素形成的烃的衍生物,氢原子数不可能为奇数,确定该选项错误);根据分子式确定其不饱和度为5

2、,因此其同分异构体中可能含有苯环、酯基、多个羟基连在苯环上;观察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的结构式转化过程中催化加氢发生了还原反应(该题目高起点低落点,选择不正确的降低了难度,又有时代气息紧随高考,源于2015年中国科研工作者屠哟哟获得诺贝尔奖)。3B A项品红溶液遇具有漂白性的物质SO2会褪色,而遇H2S无现象,可以鉴别,正确;B项NaOH溶液与H2S和SO2都能发生反应,产生的物质的水溶液都无色可溶,因此无法鉴别,错误;C项CuSO4溶液与H2S发生反应:H2S+ CuSO4= CuS+ H2SO4,产生黑色沉淀,而与SO2不能发生反应,因此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D项滴有淀粉的碘水呈蓝色,遇S

3、O2发生反应:I2SO22H2O=H2SO42HI,溶液褪色,遇H2S发生反应:I2H2S=S+2HI,溶液褪色,产生淡黄色沉淀,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该题目考查考生对元素化合物的掌握情况)。4B 反应I吸热反应物的能量低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II放热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某温度下,反应的速率()大于反应的速率(),说明反应I的活化能低反应,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高反应速率大,A选项正确(该题目从2014年浙江卷非选择题目中挖出,旨在考查考生对图表的理解、吸放热反应能量示意图及反应速率与活化能的掌握情况)。 5B 晶体硅用于太阳能电池作半导体材料;金属铝和铁的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焊接钢

4、轨;利用黏土和石灰石为原料制水泥、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为原料制玻璃(该题目对考生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和用途的整体把握要求较高,有浙江卷的风格在里面,这种精准的考查题目是不是应该留意呢)。6B 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没有用标准液洗涤,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会造成NaOH溶液的浓度变小,用量增多,结果偏大,A错;酸中滴入碱,溶液的碱性增强,酸性减弱,溶液pH由小变大,B对;用酚酞作指示剂,锥形瓶溶液开始是无色的,当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而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证明滴定达到了滴定终点,C错;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造成碱的用量偏多,则测定结果偏大,D对(该题目考查考生对滴定实验相关

5、知识的掌握情况)。7C 根据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Y、Z、M分别为He、F、S、Cl四种元素。非金属性:SClF;离子半径:F-Cl- c(SO32) c(NH4) ,该项错误;C项,注意下标中的“2”,亚铁离子水解抑制了铵根离子的水解,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促进了铵根离子的水解,c(NH4)的大小关系:,该项错误;D项,CH3COONaHCl=CH3COOHNaCl,溶液pH=7,反应后的溶质:NaCl、CH3COOH、CH3COONa,电离和水解相等,再结合反应式得到:c(Na)c (CH3COOH)=c(Cl)。亦可电荷守恒:c(Na)c(H) = c(OH)c(CH3COO)c(Cl

6、),因为pH=7, c(H) = c (OH),即c(Na) = c(CH3COO)c(Cl),物料守恒c(Na) = c(CH3COO)c(CH3COOH),因此c(CH3COOH) = c(Cl),综合分析c(Na)c(CH3COOH)=c(Cl),该项正确(题目考查考生对守恒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考查了离子间的相互影响,A项考查了考生的细心程度)。13D 分析电解过程,阳极产生氯气阴极产生氢气,电子守恒氯气和氢气应该相等,若为4:3则说明发生了过度电解,假设电解过程中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为amol、则对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也为amol,尔后电解氢氧化钠溶液实质是电解水,阳极生成氧气阴极生

7、成氢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不妨分别设为bmol和2bmol。根据题意解之:。若要电解质溶液恢复,则应向溶液中通入2amol氯化氢气体、注入2bmol(或amol)水,a、b不确定因此不能具体知道量的多少,C项错误。浓盐酸的最大浓度为37%,按照2amol氯化氢气体、amol水所得到的盐酸浓度远远大于37%,不能满足,A项错误。阳极产生的气体是阴极产生气体的0.75倍,C项错误。阳极产生的气体为amol氯气和氧气,D项正确。该题目也可以用排除法快速答题,首先排除B、C两个选项,根据浓度确定A项也错误(该题目考查电化学、化学计量等知识,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硫酸铜溶液是模型,考生必须熟练掌

8、握;当然该题目涉及到了过度电解、电解质溶液的恢复,恢复时要注意氯化氢不等于,有时氯化氢加水也不等于盐酸(盐酸的浓度限制)。14D 首先确定氨水溶液的密度小于硫酸溶液。等质量混合时,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甲溶液),氨水浓度小密度大,等质量时浓度小的溶液体积小,等体积混合相当于在等质量混合的基础上,再加一点浓度小的氨水溶液,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将小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乙溶液);同理对于硫酸溶液,等质量混合时,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丙溶液),硫酸浓度大密度大,等质量时浓度大的溶液体积小,等体积混合相当于在等质量混合的基础上,再加一点浓度大的硫酸溶液,所得

9、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将大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丁溶液)。因此溶液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丁、丙、乙、甲(该题目用图片的形式展示了混合方式,考生一目了然,2013年我命制的九校联考题目用文字描述语言繁琐阅读量大,今天做了修订,题目中没有给出a、b的大小也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当然a、b也可以赋值),该类题目值得推敲可以开发你的智力哟,好好看看解析你的思维解题方式又上升一个层次)。15C 根据图像随着时间的变化浓度的变化关系可以确定,xy=12,但不能确定其具体值,A项错误;10 min时的速率为即时速率,不能和010 min内的平均速率混为一团,B项错误;第10 min引起的曲线变化是反应速率加快,因此

10、可能是升温、加入催化剂,注意10min是并非达到平衡、外界因素对速率的影响和对平衡的影响不要混为一团,C项正确;图像是浓度时间图像,16min引起曲线变化的反应条件一定是升高温度,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K值减小,D项错误(平衡图像题经久不衰,要看坐标、看趋势、看起交拐点。注意题目中10min对应的点没有显示已经达到平衡,C选项中“可能”用的恰到好处)。16(1) KMnO4(或:高锰酸钾)(每空1分,共2分)(2)2KMnO4+5H2C2O4+3H2SO410CO2+2MnSO4+K2SO4+8H2O(2分) (3)2Fe3+SO32+H2O2Fe2+SO42+2H+(2分);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

11、子氧化二价铁离子(或:H+与NO3组成硝酸把Fe2+氧化)(2分)解析:(1)过氧化氢中氧与氧之间共用一对电子形成非极性键,氢和氧之间共用一对电子形成极性共价键。根据方程式可知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低到+2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该方程式也说明了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大于过氧化氢,注意过氧化氢既是绿色氧化剂也是绿色还原剂,2013年XKB卷工艺流程27题过氧化氢也充当还原剂被Co3+氧化)。(2)在稀硫酸中,KMnO4能将H2C2O4氧化为CO2,自身被还原生成MnSO4,根据原子守恒知,同时溶液中还生成K2SO4、H2O,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10CO22MnSO4K2SO48H2O(该方程式在选修4教材中出现过)。(3)在Fe(NO3)3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溶液先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铁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导致溶液呈浅绿色,离子方程式为2Fe3+SO32+H2O2Fe2+SO42+2H+;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所以硝酸能将亚铁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