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全套配套课件第二版1第6章泌尿系统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0893595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解剖学全套配套课件第二版1第6章泌尿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运动解剖学全套配套课件第二版1第6章泌尿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运动解剖学全套配套课件第二版1第6章泌尿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运动解剖学全套配套课件第二版1第6章泌尿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运动解剖学全套配套课件第二版1第6章泌尿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解剖学全套配套课件第二版1第6章泌尿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解剖学全套配套课件第二版1第6章泌尿系统(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篇 人体运动的代谢结构,第 六 章 泌 尿 系 统,第 六 章 泌 尿 系 统,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肾 第三节 输尿管道 第四节 运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学习目标】 1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概况; 2了解肾的形态、位置和结构、肾的血管; 3掌握肾单位的微细结构; 4了解球旁细胞、致密斑和滤过屏障; 5了解输尿管道的结构; 6了解体育运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第 六 章 泌 尿 系 统,第一节 概 述,组成: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功能: 产生尿液,排出机体内溶于水的代谢产物。尿的质和量经常随机体内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对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电解质的平衡起重要作用。 尿在肾内形成

2、后,经输尿管送到膀胱暂时贮存,等积到一定量,经尿道排出体外。,第一节 概 述,概 述,肾 输尿管 膀胱 尿道,泌尿系统,第二节 肾,一、肾的形态,第二节 肾,肾(kidney)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形似蚕豆,左右各一,呈红褐色,平均重量为 120150。 肾的外侧缘隆凸,内侧缘中部凹陷;凹陷处是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连输尿管)的出入部位,称肾门。肾门向内有一凹陷,称肾窦。,肾上腺,上端,下端,前面,外侧缘,肾 的 形 态,输尿管,肾盂,内侧缘 肾门,一、肾的形态,肾的位置、形态: 肾门体表投影: (肾区) 肾门结构肾盂 肾动脉 肾静脉 肾的被膜和固定因素,肾上腺,上端,下端,前面,外侧缘

3、,肾 的 形 态,输尿管,肾盂,内侧缘 肾门,二、肾的位置,肾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成年人肾的高度,左肾上端平第1112胸椎,下端平第2腰椎下缘;右肾比左肾约低半个椎体左右。肾的位置可因呼吸和体位变化而上下移动,幅度为23cm 。 肾的位置一般女性略低于男性,儿童低于成人。,三、肾的结构,肾 实 质,(一)肾实质,肾实质分为外周的皮质和深部的髓质。 肾皮质呈红褐色,可见密布的细小颗粒,皮质深入髓质的部分称肾柱。 肾髓质呈淡红色,由 1520个肾锥体构成。肾锥体基底朝向皮质,尖端朝向肾窦,称为肾乳头。肾乳头顶端有许多乳头孔,通向肾小盏。,肾小球,扫描电镜 HE染色 光镜结构,(二)泌尿部,又

4、称肾单位,每肾约有100-40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肾小体 呈球形,由肾小球和肾小囊构成。 肾小球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之间的毛细血管球,被肾小囊包绕。 在入球小动脉及少数出球小动脉的中膜上有由平滑肌细胞变形的上皮样细胞,称球旁细胞,能分泌肾素,与调节血压有关。,(二)泌尿部,1.肾小体 肾小囊: 肾小管的盲端扩大并凹陷形成的双层囊,囊的外层为壁层,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与肾小管上皮相连续;囊的内层为脏层,紧贴血管球的毛细血管外面,由具有突起的足细胞构成;两层囊壁之间的腔隙为肾小囊腔。,(二)泌尿部,毛细血管内皮与足细胞突起之间有共同的基膜。毛细血管内的物质从血液向肾

5、小囊腔滤过时,必须经过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和足细胞突起之间的裂孔,这3层结构对大小不同的分子的滤过起限制作用,所以称为滤过屏障(或称“滤过膜”)。经滤过屏障进人肾小囊腔的液体称为原尿。,(二)泌尿部,2.肾小管 起自肾小囊,全长可分3段。 近端小管: 位于皮质部,呈弯曲状,继后小管在髓质内下降。 髓袢:位于髓质,呈字形,分为降支和升支。 远端小管: 靠近肾小球处其管壁的上皮细胞变成柱状,排列紧密,形成一个斑状突起,称为致密斑。致密斑可感受远端小管内钠离子浓度的变化,并将信息传至球旁细胞,调节肾素的释放。,肾单位的分布,(二)泌尿部,肾单位过滤血液并产生尿液。血液通过动脉分流到毛细血管网,然后被送

6、到肾单位,最后在位于肾小囊内的肾小球中过滤。大多数滤液流经肾单位时,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三)排尿部,包括集合管和乳头管。 远端小管末端汇入集合管。由集合管汇集而成乳头管。乳头管末端开口于肾乳头。 排尿部具有接纳、输送终尿的功能。,肾动脉自主动脉腹部发出,由肾门入肾分为肾动脉前后两支,继而分支进入锥体间称叶间动脉,至皮质与髓质交界处呈弓形行走称弓形动脉。弓形动脉入皮质依次分支为小叶间动脉、入球小动脉、血管球,汇合成出球小动脉,然再分支为毛细血管网围绕肾小管,最后汇合成小叶间静脉、弓形静脉、叶间静脉,最后形成肾静脉,由肾门出肾。,(四)肾的血管,尿的生成,每个肾小囊内部有一个由毛细血管网构成的肾

7、小球。巨大的血压使得毛细血管网中的血液流入肾单位。所有有用的物质都会在肾单位中重新吸收,并进入到肾单位卷曲部分的周边血管中。这样,当残余的尿液到达集合管时,便已被浓缩过了。,肾血循环特点与尿的形成,肾动脉 肾动脉分支入球小A肾小球毛细血管出球小A 肾静脉小叶下静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肾小管周围,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主动脉腹部,肾动脉,入肾,叶间动脉,分支,弓形动脉,入皮质,小叶间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汇集,出球小动脉,分支,肾小管毛细血管网,汇集,小叶间静脉,弓形静脉,入髓质,小叶间动脉,出球小动脉,直小动脉,分支,毛细血管网,直小静脉,汇集,叶间静脉,肾静脉支,

8、肾静脉,下腔静脉,出肾,肾的血液循环,肾的血液循环的特点,肾动脉直接发自主动脉部,粗短、血流量大。 弓形动脉入皮质后,形成两套毛细血管网。第一套毛细血管网的结构有利于原尿滤出;第二套毛细血管网的结构有利于将原尿中某些成分重吸收回到血液。,两侧肾脏的血管造影图,一侧肾脏的血管造影图,人体肾脏不断地过滤血液,排出废物。而血液又通过动脉运输到肾脏中去。这些都可以从一种叫血光造影图的X光片上看到。通过往血管内注射某种染料,在X光照射肾脏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分支动脉了。,肾窦,肾窦内约有78个漏斗状的肾小盏,以承接乳头孔流出的尿液。 23个肾小盏合成一个肾大盏。约 23个肾大盏,再集会成一个前后扁平、呈漏

9、斗状的肾盂。肾盂出肾门后,向下弯行,逐渐变细移行为输尿管 。,第三节 输尿管道,一、输尿管(ureter),输尿管是细长的肌性管道,左右各一,长约2030cm,管径约0.50.7cm。起自肾盂,沿腰大肌前面下降入盆腔,终于膀胱。,输尿管:ureter,输尿管的形态 3个狭窄的部位 膀胱:urinary bladder 膀胱的形态分部和位置 膀胱三角位置、形态特点和临床意义。 尿道 urethra 男、女尿道的区别,腹部的X光片,通常使用X光片不能很详尽的观察肾脏结构,为了改善肾脏的X光片成像,可将染料注射到即将通过肾脏过滤和浓缩的血液中,然后再进行X光片成像。这样,医生就可以寻找并发现肾脏或输

10、尿管(将尿从肾脏运送到膀胱的管道)中出现的任何问题了。,二、膀胱,膀胱是贮存尿液的肌性器官,其形状、大小和位置是随尿液的充盈程度而变化。膀胱的平均容量,一般正常成年人约为300500,最大容量可达800 。 成人的膀胱位于小骨盆腔内,前方为耻骨联合,后面的器官男、女有别,男性为精囊腺、输精管壶腹和直肠;女性为子宫和阴道。,三、尿道,男性尿道 男性尿道是排尿和排精的共同通道。起自膀胱的尿道内口,止于阴茎头的尿道外口。成人全长约 ,可分为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 女性尿道 女性尿道较男性尿道短、宽,且较直,长约 ,仅有排尿功能。起自膀胱的尿道内口,止于阴道前庭的尿道外口。,尿道(urethra)

11、,男、女性尿道的区别,四、腹膜,腹膜 peritoneum 分腹膜脏层和腹膜壁层。 腹膜腔 peritoneal cavity 腹膜脏层和腹膜壁层之间的潜在性间隙。 腹膜(脏层)形成的主要结构 大网膜胃与横结肠之间,下垂于空、回肠的前面 小网膜肝于胃、十二指肠之间(胆总管) 小肠系膜将空肠和回肠固定于腹后壁(小肠血管) 韧带肝镰状韧带、脾肾韧带、十二指肠悬韧带 (屈氏韧带),四、腹膜,腹膜被覆脏器的不同情况: 腹膜内位器官胃、空肠、回肠等 腹膜外位器官十二指肠、肾等 腹膜间位器官肝、子宫等,腹膜陷凹的名称、位置和临床意义: 直肠膀胱陷凹(男性) 是男性腹膜腔的最低位。 直肠子宫陷凹(女性) recto uterine pouch 与阴道后穹相邻。是女性腹膜腔的最低位。 膀胱子宫陷凹(女性),第四节 体育运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体育运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短时间大强度的一次性练习后,可使肾小管上皮小泡增多,从而提高了肾小管对低分子蛋白质的重吸收作用。 长时间大强度的一次性练习后,肾小球毛细血管出现扩张和充血等变化,从而导致肾小体滤过膜的通透性提高,在原尿中出现尿蛋白等情况。 运动后的尿量变化主要受气温、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汗液分泌和饮水等因素的影响。健康人在运动时血液的重新分配,肾脏血量减少,如果在夏季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则尿量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