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际关系学院111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00879538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国际关系学院111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年国际关系学院111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年国际关系学院111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国际关系学院111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国际关系学院111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国际关系学院111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一、论述题1 试论价值规律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及其消极后果。【答案】(1)价值规律的定义及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

2、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2)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不论社会制度如何,为了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都应该遵循一定的比例,否则就会造成某些部门发展过快,浪费社会资源,或某些部门发展过慢,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的客观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实现的。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那些劳动生产率较高、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

3、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生产者,就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只能获得较少的收入,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较多的利益,并在竞争中获胜,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生产同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由于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同,生产中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一样。那些生产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少,仍按照较高的社会价值出卖,因而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相反,那些生产条件差、技术水平低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种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多,但还要按照社会价值出

4、卖,所以不仅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亏本或破产。这样,就调节了社会收入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3)价值规律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消极后果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因为首先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办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商品生产者,为了保持其在竞争中的优势,往往会限制技术的扩散,严守经营秘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和生产经营的普遍改善,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2

5、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应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小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论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统一关系。【答案】这句话忽略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1)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者并不期望在一个早晨突然进入理想境界,而是把实现最终理想看做一个有着不同历史阶段的过程。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分别把这两个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关系,一方面必须看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上的一致性,看到它们总体上同属一个类型的社

6、会形态;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两个阶段在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上的重大区别。(2)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高级阶段是建立在低级阶段基础上的,没有低级阶段的发展,也不会有高级阶段的到来。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们在当代世界为共产主义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放弃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放弃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就是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背叛。(3)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民族和国家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各个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分别地进行的。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不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也会

7、有所不同,进入社会主义时期的国家和民族,应该以具有自身特点的方式逐步向共产主义方向迈进。(4)当代中国应当走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了这条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自身的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抉择,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经验总结,也将是中华民族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和康庄大道。(5)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党的最高纲领,当前的最低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当前,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8、义事业的伟大实践。3 论述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及其关系。【答案】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1)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

9、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唯物主义之所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个最基本的哲学前提。从这一前提出发,就必须承认认识的内容是来自客观世界的,是能够和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的。承认了这一点,也就等于承认了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2)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在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态度。真理的绝对性即具

10、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

11、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 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仟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从二者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4 马克思指出: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试分析人们要想真正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都需要哪些条件?【答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论述题Yseno搜考试作业资料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