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615新闻传播学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00879325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615新闻传播学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年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615新闻传播学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年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615新闻传播学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615新闻传播学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615新闻传播学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615新闻传播学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一、论述题1 为什么说传播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答案】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的行为,符号是信息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相互沟通信息。意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是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目的。将传播过程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的原因如下:(1)传播的过程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够相互沟通信息。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即交换精神内容。但是,精神内容本身是无形的,传播者只有借助于某种可以感知的物

2、质形式,借助于符号才能够表现出来,而传播对象也只有凭借这些符号,才能理解意义。因此,传播的过程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符号化即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者意义转换为语言、声音、文字或者其他符号的活动。符号解读是指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不仅如此,传播对象对传来的信息做出反应一一反馈的过程也伴随着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2)传播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符号或者符号体系来交流或者交流意义的活动过程。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者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这是一个极为广义的概念,在这里,人类

3、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都包括在意义的范畴之中。意义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传播,实质上也就是意义的交流。综上所述,传播的过程不仅仅是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同时也是互动双方通过符号或者符号体系来交流或者交流意义的活动过程,换言之,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而实质上是交流精神内容,即意义。因此,人类社会的传播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2 网络传播给国际传播带来了什么问题?【答案】如同一切进步技术一样,网络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全球数字化革命的浪潮中,网络传播的兴起为国际信息传播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很多问题。(1)信息交流不平衡

4、扩大长期以来,国际信息传播始终处于不平衡状态。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操纵了国际信息流通,而其他不发达和欠发达的国家则只能被动接受流入的信息以及被扭曲了的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种不平衡日益引起第三世界国家的重视。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国际信息传播的不平衡进一步扩大了。由于网络传播与生俱来的“无政府状态”,国家对网络传播进行行政干预和控制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如果不想拒绝新技术,不想游离于信息社会之外,就必须大力发展网络传播,而这就意味着向网络上自由流通的各种信息敞开大门。尽管第三世界国家也可以利用网络传播加强自己的对外传播,然而掌握了

5、先进技术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占领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在网上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是微乎其微的。目前,连德国、加拿大这样的发达国家都感到了这种不平衡,发展中国家自不待言。(2)文化冲突日益加剧网络传播在促进不同文化传统的交流的同时带来了全球范围的文化冲突。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在特殊的环境中经过长期发展积累经验而形成的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并具有适应环境、改进环境的功能。当这些不同性质的文化传统相互接近,进行交流时,实际上也就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和排斥的过程。如今,因特网使全世界的国家和民族空前接近。网络空间信息流动的自由使民族文化发生剧烈碰撞,不同性质的文化交流时也就产生了不同形式和程

6、度的文化冲撞。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将通过网络强化本民族和国家的世界地位,同时向经济落后的国家和民族输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发达国家的信息内容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特别是网络传播直接送达世界各地,政府的干预和调控能力已大大削弱。而落后国家和民族为了争取到与发达国家的平等对话地位,也必须借助新技术,借助网络传播,来发展自己,这就不可避免地被迫接受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在这种形势下,民族文化冲突可能将会日趋激烈,而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网络文化冲突的最主要表现为语言冲突。语言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发挥着文化认同作用。当人们接受一种语言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种语言所代表的价值观念和思维

7、方式,还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传统。因此目前网上英语独尊的情况,必然会对上网的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带来冲击。(3)国际政治斗争的新武器大众传播媒介历来是国际政治斗争的武器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逐渐成为国际斗争的新武器。此时,掌握先进技术的西方发达国家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正如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一书中所指的,世界已经离开了依靠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强大的语言文化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总之,网络在给不同国家、民族和信仰的人们带来交流的自由和便利的同时,也给各

8、国的信息主权,各民族的文化独特性及国家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对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谨慎应对。3 由于手机网络中色情网站泛滥,有关“手机色情”的话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9年11月16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活动的紧急通知,要求就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活动进行专项治理。请分析一下手机色情利益链条的基本构成,并用传播学理论分析监管手机信息传播的必要性及方法。【答案】(1)手机网络是移动运营商提供的一种信息服务平台,这是手机色情网站存在的物质基础。各种SP 增值服务提供商是基于手机网络来提供各种色情内容的利益主

9、体。广告联盟在色情网站和用户网络使用中充当着联结者的角色。而wap 网站则是黄色网站的宣传门户。这样一来,手机色情利益链条的基本构成部分为:移动运营商一SP 增值服务提供商一广告联盟-wap 网站。运营商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纵容和包庇不良信息通过移动梦网互联网服务传播。运营商通过移动梦网互联网服务不仅可以得到GPRS 流量费收入,还可以与增值信息服务提供商(SP )分成,SP 为吸引用户又由大批淫秽色情WAP 网站进行广告宣传,这样的利益关联是当前不良信息通过移动梦网互联网服务肆意传播的根本原因。(2)手机媒体上大量传播的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10、已经成为网上一大顽疾和“毒瘤”。手机媒体传播的“黄祸”已严重威胁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令所有家长担忧,任其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当前,无论从保护未成年人,还是从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来看,打击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刻不容缓。“黄祸”就是“精神鸦片”,缺乏自制力、抵抗力的未成年人,一旦沾染吸食这种“精神鸦片”,后果非常可怕。而今天的未成年人,就是明天的社会建设者,国家的未来就寄托在他们身上。铲除“黄毒”,给他们创造一个纯净健康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3)治理手机色情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严厉打击手机色情网站。除了撤销域名、封锁IP 地址之外,还要追踪查询涉黄源头,在网络监管技术上大力开

11、发,端掉色情制造团伙,惩罚广告联盟。对于违法违规电信运营商,进行问责,并给子相应的经济处罚。作为国有的三大电信运营商,除了要追逐商业利益外,公共利益与社会责任更不可置之不顾。通过推行手机实名制,对手机黄毒予以有效的监控,从源头上遏制黄色短信产生、传播的温床。(4)教育部门也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教育责任,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异性,正确对待青春期,从心理上引导他们树立起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远离或抵制这些淫秽色情低俗信息。手机黄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手机黄毒泛滥成灾的麻木态度和失职行为。只要能尽快建立健全法律与技术相结合的长效监管机制,就能有效防止手机黄毒的卷土重来。4 在关于传闻的

12、三个要素“重要性、模棱度、批判能力”(importance ; ambiguity ; criticalability )中,大众传媒在哪两个要素上可以发挥作用以抑止传闻的进一步蔓延? 宜采取哪些传媒的工作方式来引导舆论?【答案】流言(传闻)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如下公式:流言一事件的重要程度X 事情的模棱度/批判能力如果传播的内容对传播者很重要,涉及很大的切身利益,同时,传播者对其的了解又很不清晰,那么,越是重要,越模糊,传播速度越快越广; 公众对所传播的事情了解得越清晰,或具有批判理性,能够辨别,那么,流言的传播就会遇到阻力。在这个公式里,流言内容的重要性一般是难以变更的,因为通常是客观存在的没有解决的问一、论述题Yseno搜考试作业资料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