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0848868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桂林水的特点,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二、教学重点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前两节课,我们随着唐代的几位大诗人一起领略了江南的美景,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江南。到“甲天下”的桂林去看一看。三、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前两节课,我们随着唐代的几位大诗人一起领略了江南的美景,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江南。到“甲天下”的桂林去看一看。(二)预习检测1.请同学们介绍一下

2、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桂林的材料。2.出示词语,请学生认读。并说说自己的理解的词语。3.开火车读课文。4.学生评价。(三)探究交流。1.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出示挂图,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2由人们对桂林山水的评价切入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1)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3.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师: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观察图画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1)作者是怎样描写的?齐读(根据课堂读的实际

3、情况,可以让学生个体再读,要求投入自己感情地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暇:没有斑点,非常纯净)根据课堂实情,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3)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四)当堂巩固1.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漓江的水的特点。大家能不能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呢?再来读一读,能背的可以看着画面当堂背诵。2.巩固识字,练习书写(五)课堂总结1.同学们谈一谈本节课收获。说说作者是怎样写桂林的水的特点的。师:桂林的水,让人迷恋,桂林的山更是奇特,下节课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桂林的山,看它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