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846744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a-识记:再认或再现重要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历史结论、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索及历史图表等历史基础知识。b-理解:领会并复述或解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等。c-分析:分析比较和概括相关历史知识、把握各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别其本质,概括其特点。d-综合:把不同专题、课的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评析,运用唯物史观和所学知识、方法,说明论证有关问题。必修1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分封制和宗法的基本内容(a b)(1)分封制 目的:为加强和巩固周朝统治,“封建诸侯,以藩屏周”。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

2、、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宫赋和力役等。评价: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局限性:造成了周后期诸侯割据争霸,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社会动荡。(2)宗法制内容:继承和分配制度,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制度。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影响深远。(3)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的体现

3、,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体现两周政治制度层层封授、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结合的特点。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b c)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秦的统一(a b) 时间:前230前221年过程:灭六国 北击匈奴,修直道、长城 修灵渠,平定岭南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开辟“五尺道”,设官“西南夷”进入中原政权版图的开始。意义: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进入“大一统”的政治时代,有利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安定,方便各民族间交往 加强对周边地区政治控制,扩大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2、秦朝中央集权

4、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繁荣,为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提供了政治保证,对后世也产生深远影响,为后世所继承沿用。3、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a b)郡县制(地方政治制度) 产生发展:始见于春秋战国,秦始皇推广到全国;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形成中央垂直管地方的形式。意义: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巩固中央集权制。皇帝制度(中央) 产生:秦始皇确定了皇帝制度特点:皇帝至上、皇权独尊、皇位世袭,君臣关系本质上是主子与奴才关系。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1、汉朝州刺史的设置(a b

5、)汉武帝把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称13州,长官叫刺史。目的: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时期“中朝”得以形成,“中朝”有称“内朝”,有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中朝”在宫廷内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策。2、唐朝三省六部制(a a)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目的和用作:互相制衡,有利于科学决策;三?相权,则有利于君权的集中。3、宋代参知政事的设置宋代为分散宰相的权力,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设枢密院管军事,设三司总理财政。4、元朝的行省制度(a b)元开创行省制度,设省、路、府、州、县等地方行政区划,另设两个单列的行政区,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

6、政院管辖四川、西藏、青海地区。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5、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a a)原因:明太祖废除宰相后,皇帝政务繁多。确立:明成祖设内阁,作为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影响:加强了皇权,但后来宦官参政导致明朝政治日益黑暗。6、清朝的军机处(a c)设立: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设立军机(房)处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特点:简、精、简、速、密。影响:提高中央集权的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c d)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

7、提供了政治保障。严重阻碍社会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特点(c d)中央: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史实说明)地方: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压抑。7、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1)先秦时期,大多用“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直接世袭祖上的权位。(2)秦汉至魏晋时期,用“察举制”选官,主要根据个人的才能和品德来选拔,但是必须要有地方官员的举荐,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3)隋唐以来至明清时期,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依据考试成绩作为标准,考试的内容大多在儒家四书五经范围内。但是到了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给中国的社会带来极

8、大的危害。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鸦片战争的背景(a b)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急需开辟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面积大、人口最多;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2、1980年至1900年问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18401842年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9、会。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a b)(1)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中英内容:割香港岛 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厦、福、宁波、上海 协定关税。注:鸦片战争后,列强还攫取了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巡查贸易权”(破坏了领海主权),传教权危害: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马关条约 1895年 中日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危害: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对外资

10、本输出新的要求,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3)辛丑条约 1901年 中国与11国内容:赔款4。5亿两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拆毁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要地;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修订商约。4、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a b)使无数中国居民丧失基本生存权,造成深重灾难;疯狂掠夺人民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国文明遗产。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2.2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抗英(a b)发生在1841年5月的广州三元里(第一次鸦片

11、战争时期),是近代史上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制外来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辱的爱国主义精神。2、黄海海战(a b) 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清军爱国将领:海军提督丁汝昌、“定远”管带刘步蟾、“致远”管带邓世昌、“经远”管带林永升,“靖远”管带叶祖珪 结果:失去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b c) 起因: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主要力量:邱逢甲和徐骧领导的义军以及刘永福的黑旗军。2.3伟大的抗日战争日本侵华罪行(a a)1、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1973年)。事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2、1937年12月日均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30多万

12、人遇害;3、日均在侵华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4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中国军民的抗战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 c)原因: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过程:1931年,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作战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中共军队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3、意义:使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2、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a a)正面战场:(1)淞沪会战;(2)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首次)(3)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最大)(4)武汉会战(进入相持阶段)。(5)枣宜会战,张自忠殉国。敌后战场:百团大战: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斗争:蒙古抗日游击队、同民支队等。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c c)胜利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胜利原因: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中共的主导作用 海外华侨和国际援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4、相互配合。意义(历史地位):最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3.1太平天国运动1、洪秀全利用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拜上帝教,并以宗教的名义于1851年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1853年太平军定都(南京)天京,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太平天国有两个完全不痛的施政纲领,前期为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后期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倡导向西方

15、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2、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到1864年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他的失败说明了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他们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32辛亥革命一、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a a)成立:1905、日本东京。领导人:孙中山 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三民主义)2、武昌起义的爆发(a a)时间:1911年10月10日。 参加力量: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结果:占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各省纷纷响应,清统治土崩瓦解。3、中华民国的成立(a a)(1)概况: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品同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