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846197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7、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郭 娟教材分析: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写人的文章。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课文对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这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值得学生学习;文章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忘我、执着的

2、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题引入、质疑学生齐读课题、质疑: 预设: 1鱼怎么会游到纸上?2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教师总结学生的质疑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2、出示词语,小组互读后指名读。理解文中的新词赏心悦目 一丝不苟 工笔 速写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思路1课文的主角是谁?他是一位怎样的青年?谈一谈这位青年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并说说理由。出示句

3、子: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双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交流:生1:这位青年很特别,也很秀气。生2:。 指导朗读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1、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 默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找出描写那位青年画鱼的句子,句子中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写出你的感受。出示: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1)指名读 (2)理解“工笔”和“速写”(工笔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细致,把事物细微的部分画得很仔细。速写也是绘画的一种方法,一边观察一边用简练线条把主要特征迅速画出来。)这是利用工具书来理解

4、这两个词,你能联系课文来说一说吗?(工笔就是青年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速写就是青年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 (3)大家想看金鱼工笔画吗?画得多细致呀!连一片片鱼鳞都画出来了,这就是工笔细描。(4)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青年画画很认真,一丝不苟)(5)我们再来欣赏金鱼速写像这样寥寥几笔就把事物特征快速画出来的方法,就是速写。不管是工笔细描,还是速写,青年画的鱼都是那么像。 (6) 带着敬佩的心情来朗读。师:谁第一个夸奖了他?(那个小女孩。)师:小女孩怎么夸他的?(说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师:你能读一读小女孩的原话吗?(对大家说)瞧!费劲儿的。生:哟,金鱼游到了

5、他的纸上来啦!师:没错!请坐!咱们一起读,一、二,齐生(齐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师:嗯,是这个句子吧?(齐读)指导读.仿写:可见一个“游”字精确地赞美了青年所画的鱼的美。如果说一个画家鸟儿画得好,你怎么赞美他?(预设:哟,鸟儿飞到纸上来啦!)画猫画得好呢?(预设:哟,猫儿跳到纸上来啦!)画马画得好呢?(预设:哟,马儿跑到纸上来啦!)(出示: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7)观察插图,指导说话。注意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他们可能在赞叹什么,议论什么?指名说。(请一个语文基础中等的学生说。)生评。出示看图说话“小助手”

6、,同桌互相练习说。出示:一群孩子高兴地拍手叫道“_”一位老人_称赞说:“_”一位大姐姐_赞叹道:“_ ”师: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来说说青年画的鱼有多像吗?(逼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板书(逼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为什么青年画鱼能这么传神,鱼为什么会游到他的纸上?请同学们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汇报交流:出示:句子1: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1)“融为一体”是什么意思?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融在一起,体会到了青年人画鱼到了忘我、痴迷的程度)(2)读出忘我、痴迷出示句子2: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

7、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1)指名读(2)说说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说通过这些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 “老是”说明他经常到玉泉来看鱼;“静静地”说明他看得很专注;“呆呆地”说明他看得很入迷、忘我、出了神。(3)朗读,读出青年的忘我、专注。出示句子3: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1)齐读 (2)引读:是啊!青年一年四季无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春花烂漫时,他全神贯注;夏日酷暑中,他专心致志;秋日凉风中,他忘我挥毫;冬日寒风中,他傲然挺立。 (3)此时你体会到了什么?(青年执着、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8、) (4)青年为了画好金鱼,忘了吃饭,忘了回家,想一想,他还忘记什么?(忘记了自己,忘记了病痛,忘记了劳累)小结:是呀,青年忘记了所有,忘记了一切,他这种忘我、执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青年忘我和执着三、质疑,明确学习目标出示文章最后两个小节: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1、指名读2、学生质疑3、教师针对学生的质疑进行总结(1)鱼为什么会游到心里? (2)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3)鱼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有什么关系?四、研读“鱼游到心里”1联系课文说一说“鱼游到心里”什么意思?(通过观

9、察,对金鱼非常熟悉,掌握了其特点,做到了胸有成鱼。2、“游到心里”和“游到纸上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请你运用学过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因为所以只有才只要就先然后如果就3、小结: “游到心里”是“游到纸上”的基础和原因。聋哑青年要把金鱼画活,画像,必须先仔细观察,使头脑中金鱼的形象鲜明、生动,做到胸有成鱼,呼之欲出。五、总结升华1、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呢?(这是一个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青年。这是一个忘我、执着的青年)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何感悟?有何收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勤奋、持之以恒,坚持就是胜利。)3师总结:文中青年勤奋、专注、坚持不懈地看鱼、画鱼,值得我们学习,其实这篇文章中还有一

10、个人也很特别,他就是作者,通过长期观察,抓住聋哑青年的外貌、动作、神情的描写,把他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只要我们像这位青年,一样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表达,我相信,绚丽多彩的生活同样会反映到我每个人的作文纸上。最后,让我们牢记:(师生同呼)坚持就就是胜利。 板书设计27鱼游到了纸上 活灵活现 执着 栩栩如生 坚持 忘我教学反思:鱼游到纸上这篇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作者对这位身残志坚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

11、动、具体的文章。本文在写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物描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二是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 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主要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青年的外貌、观鱼、画鱼动作神态的相关语句,再依据这些文字,在空白处作一定的批注,写下一些自己的点滴体会,并谈谈自己通过朗读体会到的人物形象。最后谈对“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理解,然后再进行交流、探讨、达到理解课文的内容、品味语句,体会人物品质的目的。在学文,美读之后,我还引导了学生积累运用文章写作方法,完成课后小练笔,做到读写、读思结合。在此基础上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将课文中值得教又值

12、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的“内核”部分,这些内核往往居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处,它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语段、一个情感点。我抓的是题眼“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 课堂上就将此做为教学的切入点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着力点,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深入研读,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创新点、发展。当然这一课特殊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不止一处,还可以抓“举止特别”“忘我的境界”“融为一体”,这些点,都能够引出本文的重点词句,但不管抓哪一个,目的就是提炼教材精华,使教学内容更简约。教学中,我抓住了表现青年人看鱼时的神情“呆呆地”“静静地”进行语文字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既感受到青年人的专注和忘我,又感悟到这样的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不仅读出词语表面的意思,还读懂了词语背后蕴含的东西。通过这节课自己也学到了很多,收获很多,感受也很多。语文,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每一次的遗憾和失败,让我心情沉重,但也让我在语文的教学之路中不断地看清自己的不足,带来思考。因为只有不断自省,才能常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