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844711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政、经、思想文化、科技文艺)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必修1)夏商西周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秦朝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汉朝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设立“中朝”(“内朝”);设立刺史制度隋唐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吏户礼兵刑工)北宋为分散宰相权力,设立“参知政事”(副宰相)元朝行省制度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达到顶峰两大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斗争。但君主与中央占主导地位。影响:有利于防止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容易产生暴政、

2、腐败;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后期严重阻碍资萌和社会发展。2、古代中国经济(必修2)农业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制(商周井田制、北魏和唐均田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自耕农土地私有制手工业格局: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官营为主冶炼业:商周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春秋晚期人工冶炼铁器;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丝织业:西汉丝绸之路制瓷业:中国最早;唐朝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宋朝景德镇商业秦代:商品买卖明码标价汉代:“市”有专门管理机构六朝:“草市”形成唐代:“夜市”繁荣宋代:“市”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明清:商帮(徽商、晋商)萌芽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但受到封建制度束缚重农抑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重视保护农业。从身份上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限制商人经营范围,对商业征收重税都严重阻碍资萌芽、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海禁明清时期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的法令,3、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必修3)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儒家:孔子(仁、礼);孟子(仁政);荀子道家:老子(道是万物之源、辩证法、无为而治),庄子(齐物,逍遥)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法家:韩非(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秦最重视百家争鸣:中国封建文化的基础和源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汉代儒学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儒内法

4、影响: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存天理,灭人欲”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心即理也”明清儒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民主思想:批判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宋明理学)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必修3)科技成就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火药(唐朝末年用于军事)雕版印刷术(唐朝金刚经)、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指南针:宋朝应用于航海汉字书画汉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书法:(东晋)“书圣”王羲之(草书、行书);(唐)颜真卿、柳公权(楷书);(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行书)绘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北宋以后

5、文人画占主流文学成就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屈原:楚辞,代表作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京剧京剧: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汉调和徽剧融合形成京剧第二章 中国近代史:18401949(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1、反侵略和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本单元内容综合了必修1的专题二、三)两次鸦战甲午八国联军18401842185618601894189519001901义和团运动1898兴起1900高潮辛亥革命背景:1905年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过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临时大总统)临时约法袁夺权意义: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

6、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五四运动过程: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北京(学生为主力)上海(工人为主力)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成立成立:1921.7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意义: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核心,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大革命24-271924年广州国民党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大革命开始;北伐战争失败标志: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土地革命战争27-371927年:南昌起义(第一枪,建军节)秋收起义(毛泽东,第一个根据地井冈山,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道路)1934年由于“左倾”错误,红军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1936年长征结束1935.1遵义

7、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领导核心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成熟标志抗战37-45解放战争46-49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义的曲折发展(必修2)清朝晚期经济结构变动:鸦片战争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商品市场洋务运动1860s1890s,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海军、新式学堂、留学生失败:由于“中体西用”,甲午战争战败,标志洋务运动失败影响: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学习西方科技的实践民族工业产生:19世纪70年代前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商企业和洋务运动诱导;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等是中国第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甲午战后初步发

8、展。中华民国19121949短暂春天背景:一战前后(19121919)列强放松侵略、辛亥革命影响、民众抵制日货特点:短暂、轻工业(面粉、纺织)、快速一战之后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发展受阻;抗战前19271937: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再度发展;抗战时期:日本入侵,民族资本主义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官僚资本和内战导致民族企业风雨飘摇。结论: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两大障碍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必修3)维新思想1898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内容:康有为、梁启超等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意义: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爱国运动;资

9、产阶级启蒙运动;客观上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1915开始背景:辛亥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封建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中心:北京大学主阵地:新青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开始标志)内容:前期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性质:前期是资产阶级思想运动;后期为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民众的觉醒;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片面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背景:新文化运动后期,十月革命影响内容:李大钊第一个高举社会主义大旗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2)物质生活衣:传统的长袍马褂西服(鸦片战争后出现)、中山

10、装(日本学生装为基础);旗袍(满族女装为基础改进)食:四大菜系;西餐(鸦片战争后传入)社会习俗辛亥革命后:剪辫(剪辫为反清革命的标志)易服,迫令放足(不缠足)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自主,删繁就简(建国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殡葬:土葬火葬交通火车、汽车、轮船、飞机通讯1866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77有线电报;1882电话传入中国。中国用户居世第1位大众传媒报纸:1873年昭文新报开创国人办报先例广播:电影: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即现在的中央电视台)建立互联网:第三章 中国现代史:1949以后(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科教)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必修1)新中国成立筹备:1

11、949.9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共同纲领,国歌国旗等;代行人大职能。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意义: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半殖半封社会结束。建国初期民主法制建设(三大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标志: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后补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政体),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第一部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区:内蒙古(1947)、新疆维吾尔(1955)、广西壮族(1958)、宁夏回族(1958)、西藏(1965)十年文革19661976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文革教训之一: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

12、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加强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坚持依法治国;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一国两制提出:邓小平全面阐述一国两制(为台湾而设计)实践:1997.7.1香港回归,1999.12.20澳门回归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必修2)50年代70年代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制公有制,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1956年底)成功探索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标志中共探索开始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路线:正确分析主要矛盾、主要任务196

13、0年: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严重失误1958年: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高指标、浮夸风)、人民公社(一大二公)19661976年:十年“文革”,“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内容:思想、政治、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影响:改革开放序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邓小平核心地位形成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突破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公有,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城市:关键是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对外开放全方位、多层次新

14、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经济特区(深、 珠、 汕、 厦 、海南)经济开放区(珠三角、 闽东南 、长三角、 环渤海)3、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必修3)理论地位内容三民主义旧: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满清统治,但不反帝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建立共和国(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资本主义土地纲领新:国共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新”在民族主义:对外反帝,对内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抗战期间: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建国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