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教案-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0844124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护理学》教案-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教学目标1掌握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2掌握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3理解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处理原则4能制定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措施5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心脏病患者妊娠期自我监护教学重点1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2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措施教学难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措施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提问、讨论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程序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某孕妇,孕38周,凌晨三点醒来后发现躺在血泊之中。请问应首先考虑什么?2讲授内容第一节 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心脏病是高危妊娠之一,发病率约为1.06%,死亡率为0.73%,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以风湿性心脏

2、病最常见,其次是先天性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心脏病、围生期心肌病等。(一)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1妊娠期(1)妊娠期总血容量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2)心率增快,心排出量增加。(3)子宫增大,膈肌上升使心脏向上向左移位,大血管扭曲,机械性地增加了心脏负担,更易使心脏病孕妇发生心力衰竭。2分娩期在整个过程中,心脏负担重。第一产程:宫缩使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 第二产程:除宫缩外,腹股、膈肌及盆底肌肉的收缩,使周围循环阻力加大,产妇屏气用力,肺循环压力急剧增加,使内脏血管区域血流涌向心脏,使心脏负担最重。第三产程:宫缩使子宫骤然缩小,血液大量进入体循环,使回心血量急剧增加。另

3、外因子宫缩小,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向内脏,回心血量减少,这两种血流动力学的急剧变化,使心脏负担增加。3产褥期产后1-2日内,由于子宫缩复,大量血液进入体循环,加之产妇体内组织中潴留的大量液体回到体循环,使血容量再度增加,也易引起心力衰竭。从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对心脏的影响来看,妊娠32-34周、分娩期及产褥期的最初3日内,心脏负担最重,是患有心脏病孕产妇最危险的时期,极易发生心力衰竭。(二)心脏病对母儿的影响(三)心脏病代偿功能的分级(四)先兆心力衰竭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如出现下述症状及体征,应考虑为先兆心力衰竭:轻微活动后即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心率每分钟超过110次,呼吸

4、每分钟超过20次。夜间常因胸闷而需端坐呼吸,或需到窗口呼吸新鲜空气。肺底部出现少量持续性湿啰音,咳嗽后不消失。(五)处理原则1非妊娠期做好宣教工作,决定能否妊娠。心功能为级者,可以妊娠。心功能级、级,或有心衰史者不可妊娠。2妊娠期对不宜妊娠者,应于妊娠12周前行人工流产。妊娠12周以上者可行钳刮术或中期引产。如已有心衰,应有心衰控制后再终止妊娠。对允许继续妊娠者,应加强孕期监护,预防心衰、感染。 3分娩期对心功能良好又无手术指征的心脏病孕妇,可在严密观察下经阴道分娩。4产褥期产后必须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继续观察病情变化。(六)护理评估1妊娠期(1)评估会增加心脏负荷的因素。(2)评估孕妇对

5、怀孕的适应状况。(3)观察有无心衰的表现。(4)协助监测各种检查值。2分娩期应做一般分娩妇女的评估及心功能评估,以早期发现心衰表现;评估表现颜色及湿度,是否有发热、发绀或苍白,皮肤苍白、湿冷可能是休克的症状。3产褥期要执行常规性评估及心功能评估;另外需评估产妇的心理反应及其支持系统、家长对新生儿需要的反应。(七)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1活动无耐力:与妊娠增加心脏负荷有关。2自理能力缺陷:与心脏病活动受限及产后需绝对卧位休息有关。3知识缺乏:缺乏有关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自我护理知识。4焦虑:与担心自己无法承担分娩压力有关。5潜在并发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八)护理目标(九)护理措施1妊娠期(1)维

6、持足够的休息。(2)协助获得适当的营养。(3)协助正确使用药物。(4)预防感染。(5)缓解家庭适应妊娠造成的压力。 2分娩期(1)监测并促进最佳的心功能。(2)降低产妇的焦虑。3产褥期(1)产后24小时内,需绝对卧位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2)建议适合的避孕方式。(十)护理评价第二节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是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糖尿病与妊娠同时存在时称之为妊娠合并糖尿病。根据不同情况可分为两种类型:妊娠合并糖尿病 此为孕妇在妊娠之前已明确诊断为糖尿病患者,是在原有糖尿病基础上合并妊娠或者

7、妊娠前为隐性糖尿病,妊娠后发展为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 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对葡萄糖耐量下降或明显的糖尿病,不论是否需要用胰岛素治疗,也不论情况是否持续,均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其诊断标准只需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即可。口服糖耐量试验结果两次异常。两次空腹血糖5.8mmolL(105mgd1);任何一次血糖11,lmmolL(200mg/d1),且再测空腹血糖58mmolL(105mgd1)。分娩后多可恢复,病人于产后510年转为糖尿病,故应定期随访。【临床资料】 1997年3月至1999年2月在我科产前检查确诊并住院分娩的GDM患者共计21例,其中初产妇19例,经产妇2例;发病年龄2238岁,

8、平均年龄27.3岁;分娩方式: 18例剖宫产,3例自然分娩;分娩孕周38周6例,3840周15例;病理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5例,其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轻度)2例、泌尿系感染3例; 胎婴并发症6例,其中巨大儿1例、高胆红素血症和胎儿宫内窘迫各2例、新生儿感染1例。新生儿出生体重:1例巨大儿体重4350g,20例新生儿体重在30503900g。我们对21例GDM患者在妊娠、分娩和产后各阶段进行严密的护理观察,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性的护理措施。一、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一)妊娠期1空腹血糖偏低 正常妊娠早期,由于胎儿不断从母体中摄取葡萄糖,或因早孕反应以及妊娠后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刺激胰岛素分泌等因素,使孕

9、妇的血糖尤其是空腹血糖偏低于非孕时的水平。2胰岛素需要量增加和糖耐量减低 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胰岛素相对不足;胎盘分泌胎盘催乳素及雌、孕激素等,导致机体对胰岛素抵抗作用增强,加之胎盘能分泌胎盘胰岛素酶,使胰岛素降解加快。因此孕妇对胰岛素的需要量较非孕期时增加近一倍。其中尤以胎盘催乳素作用最强,而且其分泌量随妊娠的进展而增加,所以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发生率随孕期进展而增加。3肾糖阈下降 妊娠妇女肾血流量及肾小球对糖的利用率增加,而肾小管对糖的回吸收率下降,导致肾排糖阈下降,约20一30正常孕妇发生妊娠糖尿。(二)分娩期子宫收缩时大量消耗糖原,加之产妇进食减少,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三)产褥期由

10、于胎盘的排出和全身内分泌激素逐渐恢复至正常未孕水平,使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减少,如产后不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会导致低血糖症。二、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一)对孕妇的影响1受孕率降低 自从胰岛素临床应用以来,糖尿病妇女的受孕率已明显改善,但因糖尿病妇女的全身一般情况较差,内分泌功能紊乱,因此受孕率仍低于正常妇女。2羊水过多发生率增加 较非糖尿病妇女高10倍以上,原因不明,可能与羊水中含糖量过高刺激羊膜分泌增加有关。羊水过多可使胎膜早破和早产的发生率增加。3妊高征发生率增加 糖尿病病人多有小血管内皮细胞增厚、管腔狭窄,容易并发妊高征,因此,糖尿病病人的妊高征发病率比普通孕妇高48倍。子痫、胎盘早剥、

11、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亦相对较高。4孕产妇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机会增加 糖尿病病人的白细胞有多种功能缺陷,其趋化性、吞噬作用、杀菌作用均明显下降。因此,糖尿病妇女在妊娠及分娩时,泌尿生殖系统极易感染,甚至发展为败血症。 5因巨大儿发生率高且孕妇对糖原利用不足使产程延长,故手术产率相应增加。 (二)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 1巨大儿发生率增加 新生儿体重超过4000g者,称为巨大儿。妊娠合并糖尿病妇女生育巨大儿的几率高达25一42。这可能是母亲高血糖及高脂肪酸刺激胎儿胰岛素分泌的结果。 2畸形胎儿发生率增加 约为6一8,是非糖尿病妊娠妇女的3倍,病因不清。与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控制水平(尤其是孕7周以前的控制水

12、平)有关,高血糖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可能是致畸的主要原因。 3围生期死亡率增加 糖尿病病人往往有严重的血管病变或产科并发症,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死胎或死产。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母体血糖供应中断而发生的反应性低血糖和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而导致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增加了新生儿死亡率。 三、处理原则 凡有严重心血管病史、肾功能减退或眼底有增生性视网膜炎者不宜妊娠,应采取避孕措施,如已妊娠者应及早人工终止。对器质性病变较轻或病情控制较好者,可以继续妊娠,但应在内科与产科密切监护下,尽可能将孕妇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内。1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2药物治疗根据孕妇血糖的情况,应用

13、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 3加强胎儿监护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了解胎儿宫内情况、胎儿成熟度和胎儿胎盘功能情况,防止死胎的发生。 4必要时适时终止妊娠。四、护理评估(一)病史 询问过去有无糖尿病病史及糖尿病家族史;生育史中有无多年不孕不育史、习惯性流产史,有无不明原因的胎死宫内、胎儿畸形、巨大儿、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新生儿死亡等情况;本次妊娠的经过情况、临床表现及其出现的时间等。 (二)身心状况 1症状与体征 病人出现代谢紊乱症候群,轻症者“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不明显,重症者则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皮肤瘙痒,尤其是外阴瘙痒等。高血糖可导致眼房水、晶体渗透压改变而引起屈光

14、改变,从而出现视力模糊。 评估病人有无糖尿病的产科并发症,如高血糖、低血糖、酮症酸中毒、妊高征、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和感染等。评估胎儿宫内健康状况,包括宫底高度、胎动计数等。 分娩期主要评估产妇有无低血糖症状,控制输入液体的含糖量。如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悸、颤抖、有饥饿感,以致昏迷等,需注意有无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发生。产褥期因体内激素的迅速变化,主要评估产妇有无高血糖或低血糖症状,控制输人液体的含糖量,监测尿糖。评估产妇有无出现与感染有关的征象。如出现新生儿意外等情况,评估产妇及家属的情绪反应。 2为了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常用White的关于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分类方法,病情严重性与糖尿病的发

15、病年龄、病程长短及有无血管病变相关。 3心理社会评估重点评估孕产妇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对有关妊娠合并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否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有无焦虑情绪,社会支持系统是否得力。 (三)诊断检查 1血糖测定 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又是监测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两次空腹血糖58mmolL(105mgd1)即可确诊为糖尿病。诊断不明者可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250g葡萄糖耐量试验 常在妊娠2428周时用于筛查妊娠期糖尿病;将50g葡萄糖粉溶于200ral水中,5分钟内服完。从开始服糖水时计时间,1小时抽静脉血测血糖值,如服糖后1小时血糖78mmolL(140mgd1),应进一步做标准的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3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常作为对50g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或诊断不明者进行确诊用。具体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