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进——论质化与量化研究在我国民族教育研究中的整合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0738884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8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兼容并进——论质化与量化研究在我国民族教育研究中的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兼容并进——论质化与量化研究在我国民族教育研究中的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兼容并进——论质化与量化研究在我国民族教育研究中的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兼容并进——论质化与量化研究在我国民族教育研究中的整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兼容并进 论质化与量化研究在我国民族教育研究中的整合 刘岱 宁 ( 西南民族教 育与心理研究 中心4 0 0 7 1 5 ) 【 摘 要】 自 教育学诞生开始, 质化研 究和量化研 究就是教育研究领域 的两个基 本范式 。但 概观教 育 学发 展 历 史, 量化 研 究 与质 化 研 究长 期 对峙, 这既表现 在认识论 、 方 法论上 , 又表 现在 具 体 的操作 技 术 上; 但 两 种研究 范式各 有利弊 , 且恰好互 相补 充、 相得益 彰, 因而 两种 研 究范 式间 的整合是 必然 。本 文 重点 归纳 和 分析 了量化 研 究 与质 化研 究 的优 缺 点 , 并 总结 了两

2、种研 究范 式在 民族教 育研 究 中的整 合途径 , 进而服 务于 民族教 育研 究 。 【 关键词】 质化研 究; 量化研 究 ; 民族 教育 ; 整 合 一 、引言 从 l 7 世纪初教育学作为一 门独立 的科学诞生 开始, 教育研究 在很长一段 时期停留在质化研究上 , 即经验总结和哲学思辨 的层 面上。这种研究方式 是以研究 者 自身的主观思 维为 出发 点, 着 眼 于对教育事实的本质 , 其主观差 异性非常 明显, 难 以客观 、 准确地 揭示教育规律。2 0 世纪初西方实证 主义兴起, , 随着量 化研究被 广 泛运用 于自然学科, 教育量化研 究也就产生 了。量化研 究简洁

3、、 严 密 、 客观 , 很快就在在 教育科研 中受到欢 迎, 并成 为教育学 科学 化 的重要标志 。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同是教育研 究领域的两个基本 范式。但 纵观整个教育学发展历史 , 量化 研究 与质化研究呈现 出长期 对峙 的状态 。民族教育研究置 于教育研究的大环 境下 , 但 又具 有 自身 鲜明的独特性 , 因此对 民族教 育的研 究更应该注重方法 的合 理运 用 。这就本质上要求 民族教育研 究中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 的要 合 理相结合 , 这样对于建立和完善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 , 提高 民族教 育研究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 优势及缺陷 : 量化研究方法与质化研究在民族

4、教 育研 究中 运用的优缺点 ( 一) 量化研究在我国民族教育研究 中的优势及缺 陷 1 量化研究在我 国民族教育研究 中的优势 桑代克曾说过” 所有 的存在都 表现为一定 的数量” , 强调要 对 所收集 的信息作精确 的定量处理 。国内也有学者 意识到 ” 科学 既 是知识合理性的评判标准 , 又是知识合法性 的衡量尺度 , 惟有进 入 科学之域 , 知识才有合理性并 获得合法 性” 。因此 , 量化 研究受 到 了广泛 的好评。采用量化研究方法符合学科发展的规律学科 发展 的一般规律是随着研究的深入 、 科学的发展 而发展的 , 而且它 的量 化水平会越来越高。因此 , 民族教育学 的量

5、化水平 的高 低在某种 意义上可 以代表民族教育研究的成熟水平如何 。从我 国民族教育 研究内部来看 , 引入量化研究方 法开展民族教育研究工作具有 一 定的优越性 、 必要性与现实性 。 2 量化研究在 民族教育研究中的缺陷 我国民族教育研究所 面临的对象他们分 属于不同 的民族 、 有 着不同的社会结构 和风俗习惯 。在对 其进行量 化研究 的过程 中 研究者可能会加入对 汉族地 区的一些 习惯 性数据指 标。而且, 不 论是他们的文字 、 言语 还是行 为, 潜意识里 总会受到个 人经 验、 知 识水平 以及主观情感 和态度的支配。这些主观色彩决定 了他们 的 特殊性, 很 多时候它们成

6、了量化研 究所力 图消除 却无法根除 的” 干 扰因素” , 对量化研究的过程和结果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 ( 二1 质化研 究在 民族教育研 究中的优势及缺陷 l 质 化化研究在民族教育研究 中的优势 质化研究能 了解被试复杂的、 深层的心理生活经验, 适 合于探 究问题 的意义 ; 这对于 民族地 区的异文化研 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 义 。重视 在 自然情境下 研究人 的心理 生活经验, 因而研究 的结 果 更切合民族地 区人们的生活实际,研 究结果的运用更具有针对性 ; 质化研究 重视研究 者与被研究者之 间的互动过程, 重视 在互动 中 建构理论和知识体 系, 可避免教条主义 和机械主义(

7、 J a c o b , 1 9 8 7 ) 。 2 质化研究在我 国民族教育研究 中的缺陷 在我国民族教育研究中 , 质化研究不适合于宏观研究, 也不能 发现某一心理现象趋势性 、 群体性的变化特定 ; 但 不适合对心理现 象进行数量 的因果关系和相关分析 , 不利于发现心理现象之间趋 势性 的因果规律; 质化研究采用归纳 的方式建立 自下而上的理论 适合于扎根理论或小型理论的建立, 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 经验性 和情境性 。 三、 兼容并进 : 量化与质化研究在我 国民族教育研究 中的整合 ( 一) 量化与质化研 究在 民族教 育研 究中的结合 近年来 由于科学哲学和科学 方法论 的发

8、展, 量化研究 与质化 研究呈现出兼容与统合 的趋势。社会学者 L a y d e r , D 提 出了一种截 取两者之 长 一因果关系与个人意 义的建构兼 顾、 宏观与微观结 合 的研究” 新策略” , 即合并使 用质 的资料收集及量 的测试方 法, 在 个人 、 活动、 情 景、 脉络及历史五个不 同的社会生活层 次上 对社会 问题展开研究 ; 社会学者 R o s e , G 则更 明确地将质化研究称之为” 理 论建立的研究” 将量化研究称之为” 理论测试 的研究” 。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基于不同之认识论因而具有不同 的假设 和研究范式 , 它们之 间虽有歧 异却并不排 斥和矛盾 , 事

9、实 上, 质化 研究 回答的是” 是什 么” 的问题 , 量化 研究 回答的是 ” 有 多少” 的问 题 ,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具有不 同的向度和 贡献 。在相 当的情况 下 , 量化研究 的优势却是质化研究的不足 , 而质化研究 的长处恰是 量化研究的短处, 这预示着 两类方法最终会 由对立走向整合。 民族教育置于教育学 的大环境下 , 两 种研究范式也应 相互结 合 。因为民族教育研究 , 既需要学者对所 研究的 民族地 区人文环 境有很深 的认 识与见解外 , 还要 能在复杂的地理环境 中将收集的 信息作精确的定量处理 。这也是实现民族教育” 与时俱进” 的新需 要 。在民族教育研究中

10、, 如果这两类 方法 的结合 , 可以实现宏观与 微观的整合 , 静态与动态的整合 , 控制情境 与 自然情 境相整合 , 实 现事实与意义相统一 , 建构假设与验证假设相统一 , 客观度量与主 观体验相统一 , 实现多层面 、 多角度 、 多方法研究某一主题 的 目的。 最终实现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取得不可估量的发展 。 ( 二 ) 量化 与质化研究在民族教 育研 究中的整合途径 1 我 国民族教育研究中, 应将 哲学理念与实践应用分开 没有质化分析 的量 化分析是 无意 义的数字游戏, 仅 有定性 而 无定量则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二者都具有 自己的特征和科学研 一 l6 2一 0 0 0 一

11、。 l | 荔 薯 。曩 0 0 孽 。 00 繁 究的合理性, 一种范式 更适 合某些研究 问题而另一种 范式则适合 另一类问题, 在许多情况下, 它们 的连续性 多于两分性, 二者结合使 用会优于单独的一种 。 ” 数量研究和质量研究 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 排斥 的思想已越来越多地 得到承认 ” 。只有将哲 学理念 与实践应 用分 开, 才能达到二者的完美结合 。 我 国民族教育研究 中要遵循 ” 质化一量化 一质化” 这样一个 回 归模式和规律 , 把量化和质化研究结 合起来 。首先是 在哲 学思 辨 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理论 , 然后 由量化研 究收集资料 验证理 论 , 最 后建立在这些

12、数量的基础上再一 t升为更高层 次的定性 分析 , 才 能 对事物 的本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和真正的把握。随着人们认识 的 深化与发展 , 这一过程将不断循环往复 , 直至对研究 的教育 问题 能 真正地 、 深刻地把握。 2 我国民族教育研究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 1 ) 要培养研究者 的科学精 神。在我国社会 科学研究 大部分 仍然采用哲学思辨 、 历 史研究 、 比较研究 , 这 不是用 的 自然 科学 的 研究方法 , 但是其精神气质是科学的 、 求真的。因此这两者 的结合 要建立在培养科学 精神上面 , 科学精 神是在做任何一种社会科学 研究 中都应当具备 的, 教育研究领域也不例外

13、。 ( 2 ) 教育研究应该以人为主体 , 因为人是活动 的主体 。教育研 究的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研 究者研究能 力和水平的高低 。在 我国 , 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水平 都不高 。因此 , 有 必要不断提高 自身对 量化研究 和质化研 究的理论认识以及 自身的研究能力 和水 平, 掌 握两 种研 究范式 的各种具体的方法与技巧 , 做到质的研究和量 的 研究在主体层面的结合 , 这是提 高我 国教育研究 水平 的关键 。3 在研究我国民族教育具体问题时合理运用” 多元法” 所谓” 多元法 ” , 就是当一项研究 中融进一种 以上的 方法时, 它 便是采用多元方法来收集资 料。这 种方法还 可以称

14、 为” 三 角交叉 检视法” 。较之于一般的质性研究, 多元方 法具 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 , 以” 三角交叉法的思考逻辑” 代替” 直线性 的思 考逻辑” 。所谓 直线性的思考逻辑是指” 理论一 假设一 实证” 思 考路 径; 多元 方法 注重分析各种假设的确实性并在不同的理由之间找寻一个可以互 相呼应的最佳诠 释。第 二, 以” 深厚描 述法则叶 替” 普遍 原则 ” , 即 注重从时 、 空 、 人的历史、 地域 、 文化 、 社 会阶层脉络及 意涵各个 层 次收集资料来分析 、 说 明和诠 释所研究 的对 象。多元 方法在具 体 的运用过程 中通常也将量化 的方法如调查法 、 实验

15、法 、 统计 法等纳 人其 中,但是, 多元方法从根本的特性 来说属于” 质性研究” 的范畴。 正是源于” 多元法” 的优势 , 在民族教育研究 中, 应该对适 当的 问题进行 ” 多元法” 评估 。首 先, 要 了解量化研 究与质化研 究 的理 论和运用 的方法 , 只有 了解 两者的特点 、 优点和局限性 才能灵 活运 用 ; 其次 , 是正确认识这两种方 法的地位 、 作用 , 公 平、 公正地 运用 它们 , 实行研究方法的优化组合 , 才能有利于研 究的进行 ; 在我国民族教育研究方法上将 民族学研究 方法 与民族心理学 研究方法紧密结合, 既强调微观的量化的研究,也 注重宏 观的、

16、 质性 的探讨,从 而探索一种多方法、 全方位、 整体性的综合研究模式。 对于中国民族教 育学发展来 说, 大量 的研究属 于复杂 的民族 心理与 文化心理 的研究, 因而采用 多方 法的量化研究 与质化研究 的整合是非 常必要的 。但 同时 我们还 必须 注意 到二者 是否 要整 合, 以何种 方式整合, 必须依据研究 主题 的特点和性质 来定, 既不能 生硬地套用某种整合模式, 更不能为整合而 整合再次倒 向” 方法倾 慕 ” 和 ” 方 法 中心 ” 。 四 、 小 结 在我国民族教育 的研 究 中, 量 化方法能 够凸显人 口上 的分布 和各种因素影响幅度等之结构 问题, 质化方法则 更能处理” 人 的经 验和意义” 的问题 。因此方法 之选择运 用主要取决 于研究者 到底 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纯粹 以方法言 双方并无高 下之别 。量化 与质 化方法优势 的兼容, 可以帮助研究 者以不 同的方 法收集不 同资料, 并予以相互检视 、 补充 和整 合, 为社会 科学提供 了更灵 活、 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