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两次试讲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711804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两次试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两次试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两次试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两次试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两次试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两次试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两次试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第二教案)兵团第六师新湖总场小学 王小燕导入:老师想问问我们班的同学喜欢古诗吗?那老师要考考你们,赠汪伦会背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即使桃花潭的水油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同学们,像这样在诗中表达离情别意、离愁别绪的诗就是送别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送别诗,齐读课题。一、 读了题目能填出这些空吗?人物:事件:地点(黄鹤楼在湖北武汉,与岳阳楼、滕王阁合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聚会或者饯别的地方)。那对李白了解多少?说说你了解的李白!老师也带来了他的资料,一起读一读。对

2、孟浩然了解多少?现在说说题目的意思:大诗人李白在名楼黄鹤楼送别名诗人孟浩然到江南名城扬州。这么盛大而别开生面的送别已经让我们感觉到一点点诗意的味道了,赶快来读读古诗吧!二、 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生字,书下的注释也要读一读。(指名)谁想挑战? 2、诗要读的慢一些,古人读诗有读诗的方式,二声要读的长一些,三四声短一些,这样古诗就有味道了,同学们再读一读。有进步吗? 3、老师示范读,学生画出节奏。有变化吗?老师已经听出了送别的味道。下面按照自读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4、试着填空(课件)三、1、第一句:老朋友孟浩然在西边的黄鹤楼辞别;第二句:在鲜花盛开、花团锦簇的阳春三月孟浩然要乘船顺流而下到江苏扬

3、州去;第三句:孟浩然乘坐的那条船越来越远,影子消失在晴朗天空的尽头;第四句: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流向天边。2、“烟花三月”是怎样的场景呢?一起看看图片,你还能用别的词或者一句话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吗?白居易在忆江南中还写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那江南美景除了花团锦簇,更有江水奔流,浪涌千叠。所以我们眼中的烟花三月不仅仅是个鲜花盛开的春季,而是一个色彩艳丽、满目青翠的,非常美的春季。3、同学们带着我们这么多春天的景象来读前两句,一起来。读出春天的景色。4、这两句诗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什么样的景象?(在这个美丽,炫目的季节,老朋友却要离开,他们在抱拳相送,互道珍重,谁想来演一演

4、?我们每个人都有知己,好朋友,如果你的好朋友要离开了,你要说些什么?也许他们这一别再也无法相见(孟兄,再见,一路顺风,一路平安,一帆风顺,我会想念你,有缘我们再相见,再在一起饮酒作诗)还没有分别就已经开始想念,而且把他的祝福送给好朋友,让我们体会到这浓浓的朋友之情。就这样一直申请的送别,一直送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四、1、孤帆:那么一条浩浩荡荡的江上真的只有那一条船吗?因为李白的眼里只有老朋友乘坐的那一条,是我的眼里只有你的真情,我的眼里只有你的留恋。2、填空(课件)3、等有缘我们再一起饮酒作诗,我的老朋友一路要珍重啊!4、让我们带着这样不舍的心情一起读后面两句,大声读,读出

5、水天相接、浪涛翻滚的感觉,就这样读,一个个挨着读。就这样一直深情的送别,送到碧空尽,送到天际流,同学们想想,送了多久?他们看了很久,在这久久的送别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深厚的友谊)他们舍得分开吗?(难舍难分)板书:依依不舍,依依惜别!那长江水在李白眼里哪里仅仅是长江水啊,是绵绵不绝的送别情,到第二年的时候,李白想起这次送别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于是写下了江下行,老师读一句,你们读出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中相对应的诗句。五、 相信诗情已经留在同学们心中了,李白在黄鹤楼的这次送别中没有相见泪眼,儿女共沾巾的伤感,而是将那浓浓的诗情寄托在烟花三月的美景中,寄托在浩浩荡荡的长江水中,是那么名利而又浪漫,情景

6、交融,让人回味无穷,而这就是李太白的浪漫情节。四年级(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第二教案)兵团第六师新湖总场小学 王小燕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短短的28个字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又有一种阔大深远的意境。这是唐代时期非常盛行的送别诗中的佳作,读来很有韵味。新课标对三、四年级诗词教学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古代诗词语言精美,生动,本节课我用音乐、媒体教学等手段,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自研自得、入境悟情,从而领悟诗意,体验诗情。用精心准备的导语和切合诗意的古曲音乐,烘托出一个浓浓的读书氛围,放开学生的手脚,放飞学生的思维。而板书立求

7、简洁、明了。我遵循农村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原则。在导入理解课题后逐步采取读正确、读出正确的节奏,再读出诗歌的韵味。在导入环节,我曾经找了很多个支点,有学生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赠汪伦、李白的赠孟浩然,还有就是这首崔颢的黄鹤楼。赠汪伦学生太熟,赠孟浩然不适合放在这里,所以就选择了这首黄鹤楼导入,因为黄鹤楼正式因为崔颢的这首诗而闻名的。据说李白到了黄鹤楼这个地方刚想在上面题诗,却发现上面已经有崔颢写的黄鹤楼,李白看后不敢下笔。世人惊叹这世上还有李白不敢下笔的地方。文献同时还记载,李白当时没有写诗就离开了黄鹤楼,后来作了登金陵凤凰台势与崔颢的黄鹤楼一较高下。导入之后由于诗题较长,所以除了读正确之外还要读出节奏

8、。而对于诗文,先做到正确、再读出节奏,而重点是要读出韵味。如何进入到诗的情境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再读出诗中情。我想这也是这节课做得最不够的地方。学生都知道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依依惜别”“恋恋不舍”学生能够说出我们老师要的和考试要的标准答案,可是这种情却进入不了学生的内心。也就是说学生不是有感而发的。在试教的过程中,我曾经把学生当做“零”起点去教,结果发现没有一点突破。有人说:诗歌是无声的音乐。因此在课堂中要让学生享受古诗的韵律美,画面美以及整体美,以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我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要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要使学生披文以入情,教师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披文入境,进而入情。在 “悟诗情”教学环节时抓住两个主要意境点“烟花三月”和“故人西辞”,学生的情感体验被调动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流淌的是诗意的语言,涌动的是真实的情感,碰撞的是思维的火花。但是这里比较遗憾的是我的操作太快,没有给学生更多的品味的时间。本节课我还重在积累。拓展学习送别诗,默写或抄写本节课要学习的这首古诗。这样的教学,不仅增加诵读积累的数量,也是一种初步的对比学习,激发并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