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第20课《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700559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第20课《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第20课《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第20课《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第20课《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第20课《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第20课《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第20课《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2001年四年级上册语文20.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目标: (一)理解“朝、舍”的含义及其读音。(二)理解诗词大意并能简单描述诗词所展现的画面。(三)初步掌握结合注释理解诗词的方式。(四)可以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古诗。(五)体会诗人所表达情感。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理解诗词大意并掌握结合注释理解古诗词的方法。(二)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释题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板书课题)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齐读)好,你们在课题中可以了解到那些信息?(播放课件)同学们可以看一下课文下面的那些小字。借助注释理解“使”。生:“使”就

2、是出使的意思。师:“出使”就是古代时某个人受朝廷之命去某个地方做官。那么“使”后面接着的“安西”是什么意思呢?生:地方名! 师:对了,反应很快。(播放课件地图)“安西”是唐朝的时候的安西都护府,现在的位置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那么元二呢?生:人名(补充:元二名为元常,在家排行第二,所以人称元二)。 师:现在谁来把课题的意思连贯的说出来?(指答)生1:送元二出使安西(谁送呢?)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二、释人师:课题我们知道了,那么我们接下来了解“人”,请了解王维一些信息的同学举手回答。师:刚刚我们通过几位同学的回答,已经出了解了王维这位诗人,现在老师再来全面的总结一下。请看大屏幕。(播放课件

3、:王维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 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代表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三、释诗师:从王维的简介中,我们可以知道,王维是一个精通诗书画乐的人才。大家有没有兴趣来了解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对他的评价呢?(播放课件,苏轼对王维的评价)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师:苏轼说品读王维的诗,诗里面就有一幅画。那么我接下来学习的送元二使安西里面是不是

4、也有一幅画呢?请同学们来品一品。(一)初品师:请各位同学兹有地朗读古诗,多品几遍,好好的品味品味。品完后,让同学们来说一下“味”。提示:第一阶段(小声读):先把每个字、每个词都读正确了;第二阶段(大声读):读准了每一字,就要读出每一句的节奏停顿;第三阶段(摇头晃脑读):一边有节奏的摇头晃脑读,一边想象一下古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每个阶段都要严格完成,可以多读几遍。师:点评中讲解多音字“朝、舍”。(播放课件)有没有同学知道他们的另一个读音和在诗中的意思呢?(答后,显示)朝:1.zho,早上。2.cho,向着、对着。舍:1.sh,房屋。 2.sh,舍得。师:知道了这两个多音字的意思,同学们要牢记在心

5、,让我们再来朗读一遍。师:有没有哪位同学展示一下自己所品味到的,用朗读表达出来。(汇报读后,再齐读一遍)(二)入品师:同学们画出现了吗?(生答:出现了。)那大家拿起笔来,将“画”里出现的景物,在诗句中圈出来。而且大家可以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的“画”和别人的“画”有什么不同。交流:景物:雨、轻尘、客舍、柳师:好了,现在谁来说说自己的“画”?结合注释引导:渭城:地方名。朝雨:清早的小雨。浥轻尘:湿润了路上的尘埃。师:跟着刚刚的感觉,大家再来朗读一遍。(播放课件画面)跟着画面指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提示:空气清新、早晨的小雨让柳树更绿了、风光好)。师:来,深呼吸,闭上眼睛,我们轻轻的来朗

6、读一次这两句诗,将画面劳刻在心。(播放课件,齐读)师:我们的画里面还有人呢?他们是谁?在做什么?诗是怎么写的?(指读后两句)1、结合注释(君:指元二。更尽:再),同学们一起朗读、交流诗意(引导理解,字形:君,中间一横出头。)2、拓展链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故人:老朋友。3、(播放课件)跟着画面朗读后两句。(三)深品师:请同学们再次朗读全诗,跟着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画面,有节奏的,带着自己的理解好好朗读。师:在渭城的一个清晨,天空下着一场酥雨,路边轻轻的尘埃被打湿,旅社旁的柳树也焕发着新绿,而此时此刻,朋友呀,请你再饮下一杯

7、酒吧,当你向西出了阳关,可再难遇上老朋友了。师:请两位同学来扮演一下元二和王维,看一下诗里面王维是怎样劝酒的,元二又是怎样回应的。(可点评:扮演劝酒的人(王维)情深义重,元二则是默然饮尽此杯酒。)四、释情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诗里边王维是怎样劝酒的?生:诗里边的王维是劝了一次又一次。(更尽:再饮尽)师:王维为什么要劝了又劝呢?(大意:舍不得)师:(据答引导)王维为何如此不舍,我们来看一下渭城和安西的地图(课件显示),现在大家能理解吗?(提示:路途遥远、距离远),古代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马车、牛车),所以呀,你看元二去安西用马车都要半年时间,而且一路上戈壁茫茫,荒无人烟(课件显示),王维除了不舍

8、还有什么?(大意:担忧),这一对好朋友,一旦现在分开了,再次相见也不知是何年何月了,千言万语,也尽在酒中了。所以王维才会对元二引导(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张鸣善说“想人生最苦离别”,苏轼又说“此事古难全”,让我们怀着离别愁绪,闭上眼睛,朗诵这首离别诗吧。师:有没有哪位同学来给这幅画,提个名?(提示:离别劝酒图),现在有没有同学品出新的味道呢?起来说一说。五、拓展作业(一)拓展1、师:在分别之时写下的古诗,我们叫送别诗。那么除了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还有那些古诗是送别诗呢?(前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2、对比你知道的那首古诗,这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像的地方呢?读了之后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和同桌或者小组交流讨论一下。(二)作业1、尝试背诵你知道的那首古诗。2、把同学知道的、你喜欢的送别诗誊抄在作业本上。六、板书设计20.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出使)安西王维(唐,字摩诘,世称“诗佛”)朝雨不舍、担忧浥轻尘劝酒离别图客舍柳色劝君(元二)更尽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