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曲式分析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0680089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曲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对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曲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对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曲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对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曲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对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曲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对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曲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曲式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对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曲式分析2010年第二期音乐创作浅谈对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曲式析王纵林摘要:自作曲家舒伯特时期起,声乐套曲就已成为浪漫派作曲家所喜爱的一种创作形式,并随之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美丽的磨坊女是浪漫主义题材声乐套曲的典范,是艺术歌曲有史以来最凄美绝伦,感人肺腑的作品之一.诗和歌完全协调,浑然天成.本文将对其着名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的三首艺术歌曲进行简要的音乐分析.关键词: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k-h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者之一作为德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创始人,艺术歌曲是他音乐创作中最重要也是最有影响的体裁,

2、在他创作的近干部作品中,艺术歌曲就有600余首,因此被世人称为”艺术歌曲之王”,显示出舒伯特卓越超群的曲调写作能力.他创作的歌曲以其幽雅,抒情,清新,质朴的风格而流传于世.如:小夜曲,鳟鱼,魔王,致音乐,圣母颂等等,还有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及天鹅之歌.舒伯特所有的音乐创作展示了其不拘成规的创造性,使艺术歌曲达到与歌剧,交响乐等体裁同等重要的地位,也使艺术歌曲达到从未有过的广度和深度.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作为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的精品之一,近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唱.下面以这部作品为例,从几个方面对声乐套曲的诠释做一些探讨.一,简析舒伯特的声乐套曲舒伯特的歌曲以民间音乐为源泉,感情真挚,内

3、容丰富,形式多样,词,曲,钢琴伴奏三者密切配合,水乳交融.他的创作既继承了前人的艺术成果,又把歌曲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其中声乐套曲在他的声乐抒情作品中占有卓越的地位,他把浪漫主义诗文的形式和原则引用到音乐领域里来,曲在诗与歌之间建立均衡的关系,在声乐体裁的历史中展开了新的一页.从体裁上看,由于声乐套曲这一形式能够进行较大规模的叙事,它可以完整,深入地展现一个人物的情感精神世界或演绎一个故事.在演唱方法上虽也用美声唱法,但其演唱风格不同于歌剧.歌剧是音乐与戏剧的最高综合形式,音乐的戏剧性是其主要特点.作为组诗与音乐结合的声乐套曲是把各种要素进行完善而把具有统一构思的歌曲联合起来,他既不认为

4、诗是“音乐温顺的女儿”,把音乐作为唯一的手段和目的,也不认为诗人具有绝对权威,只是为歌词配上音乐.最终在诗和音乐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与和谐感.他善于透过诗中的意境反射出纯粹音乐的意境,在不同的感情阶段上揭示主人公的统一形象.其演唱具有室内乐的特点,它不以戏剧性激情见长,而以抒情为主.二,声乐套曲美丽的磨房姑娘的总体布局和音乐情绪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创作于1823年,采用奥地利诗人威廉?缪勒的二十首诗写成,用”诗与音乐一体化”的方式而创作的声乐套曲.舒伯特用神奇的音乐,谱出了融入这些诗篇的内容,情绪,气氛,形成了一部伟大的艺术歌曲集.由2O首歌曲构成的这部具有戏剧性的统一的音乐作品,有开端,情节突

5、变,结局等完整的故事.在这部声乐套曲里,作曲家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以德国民间音乐为素材,描述的是一位抒情男主人公,四处漂泊的磨坊小工对磨坊女的单恋,最后男主角遭到情投猎人的少女抛弃,以投身于磨坊水流中的悲剧而结束.这个用诗歌体裁描写的一个普通人的爱情故事,深深地感动了舒伯特,他从缪勒的诗里获取了灵感,并怀着巨大的兴趣创作了着名的美丽的磨房姑娘这部声乐套曲.按照整部声乐套曲的情绪将作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11首),它们总的情绪是开朗活泼的,充满了对幸福的幻想,这是充满着愉快希望的时期,描述了磨工充满希望和幻想走进生活,来到磨坊并爱上磨坊女,感受到爱情愉快的时期,情绪较明朗,充满青春浪漫色彩.

6、全曲高潮在第11首属于我,是磨工自认为得到姑娘的爱情而满心欢喜的表现,第一部分由这段快乐情感的高潮来结束.第二个阶段是后面的九首歌曲,整个的音乐性格彻底扭转了,表现出失恋的磨工那疑虑,妒忌和悲伤的感情,逐渐带有悲剧色彩,并心理逐渐成熟,心情循序渐进的变化,构成了一条内在的发展线索,它的发展是从快乐到悲伤,从透明的,明朗的色彩逐渐变浓,变暗.美丽的磨房姑娘的二十首歌曲中,1,流浪和2,向何方共同讲述了年轻磨工沿着小溪流浪,心情快乐转而犹豫徘徊,不知到底去哪里才好.3,止步和4,感谢小溪主要描述磨工来到磨坊对磨坊姑娘产生好感,决定留下来.从5,憩息到11,属于我详细地描述了磨工从对姑娘产生恋情,经

7、过一系列的感情波动,6,疑虑,7,焦急,8,早安,9,磨工的花,10,泪雨,到终于有机会和姑娘单独在溪边约会,心中狂喜,从而达到全套曲的最高潮l1,属于我,真实表现出年轻人对爱情单纯而火热的渴望.12,暂停和13,绿丝带描述了年轻磨工从无比激动的状态里清醒,一切又安静下来,心中却开始徘徊,忧郁,有种失落感涌上心头,音乐也开始转向淡淡的忧伤,平静中预示着不平静的事情就要发生.从14,猎人到17,可恨的颜色是一个伤感气氛逐步变浓的部分.猎人的出现打破了磨工安静的生活,捕获了姑娘的芳王纵林浅谈对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曲式分析心,击碎了磨工刚刚开始的爱情美梦.面对现实的失意,他在

8、心中与姑娘告别,投入了小溪中.由爱到恨到死亡的转变,增强了整部套曲的悲剧效果.18,凋零的花描述了磨工自杀时依然对姑娘念念不忘的心情,反映了他内心对姑娘深深的爱恋.音乐中透着悲壮.19,磨工与小溪和20,小溪的摇篮曲则通过平和,安静的音乐来描述小溪对磨工的安慰,从而与套曲开始部分的音乐相映衬,为整部套曲增添了强烈的对比.美丽的磨坊女充满了浪漫主义细致敏锐的感觉.作品中钢琴与人声刻画出故事的发展和磨工心理上的细微变化.多情的小伙子的人物形象与栩栩如生的水车,溪流,绿色春天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宛如一幅幅生动的音画作品.但它并非一段田园爱情故事,而是一篇关于理想爱情的寓言:纯洁的爱情在世上没得到实现

9、,爱情仅在他的心里,而”坚贞和忠诚”在死亡里永恒.这是舒伯特众多关于爱,死亡和毁灭的音乐所表现的主题之一,体现了舒伯特一贯的音乐风格,即单纯而质朴,处处洋溢着青春和爱的气息,旋律多为明朗优美的曲调.虽然结尾十分悲伤,但整部套曲却带有更多明快的色彩.舒伯特在他的这部声乐套曲中,以撼人心魄的真实感揭示了主人公感情经历的全部过程,描述了欢乐与痛苦,困惑与煎熬,忧伤与喜悦.舒伯特常常根据歌词内容和情绪要求来设定歌曲的曲式.美丽的磨坊女则集中清楚地显示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形式,其中多段歌词唱同一曲调的分节歌是整个曲式的基础,分节歌类似民谣体,适合表现比较单纯的音乐形象,美丽的磨坊女的开头和结尾都用分节

10、歌,使整个作品获得形式上的统一.另有通谱歌曲也称贯穿发展式(即多段歌词唱不同曲调)采用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和回旋曲式.套曲中通谱歌更多地表现歌曲结构内部诸因素戏剧性的冲突发展.以下将主要对向何方,泪雨,嫉妒与矜持做简要分析以便我们更透彻的了解作品,把整个作品演绎的淋漓尽致.三,对套曲中三首歌曲的分析1,向何方作为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第二首,是第一首歌曲流浪的继续,G大调,钢琴伴奏中以十六分音符的六连音音型代表小溪流动的形象,并将这一音型贯穿了全曲.谱例1:第一部分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段为重复乐句构成的乐段.歌唱部分的旋律活泼,通过借物喻人的手法,即通过描写小溪欢快流淌,如歌词

11、中”歌唱”,”清新”,”燎亮”等词语的运用,来衬托主人公的愉快心情.左手为主,属音的持续,右手为十六分音符的六连音流动音型,仿佛描绘着”小溪”的流淌.和声上为主属交替,形成一种明朗的和声效果.B段开始部分形成一系列向a小调的离调,钢琴伴奏中左手改换为八分音符的八度进行,将主人公心中的疑问表现出来.再现部分形成变化再现,在旋律的连接上,仿佛又是对B段开始部分疑问的回答,而且,此时歌词和旋律的配合恰到好处.第二部分由两个重复性的乐段构成.开始部分左手伴奏旋律与歌唱部分旋律相同(第24节),这样使歌曲的旋律加以强调,使得歌曲内容进一步深化,将主人公激动的情绪更深刻地表达出来.随后一连串的和声与旋律的

12、级进上行,并转到D大调,使音乐语气不断加强,从第42小节开始是前段的变化重复,并通过e小调转到主调G大调,为再现作准备.这部分表现了主人公的一种矛盾心理,即虽然”不知小溪带他去何方,可迷人的水磨声是如此令他陶醉神往”.第三部分,主调G大调,是第一和第二部分的综合再现.第一段(A)旋律又回到乐曲的开始处,借对歌声的赞美,表现了主人公对磨坊女的怜惜与心爱之情.第二段(c)运用了第二部分材料,强调主人公内心的欢乐之情,轻快的旋律将美好的畅想表现出来.Coda部分,将美丽的幻想继续顺延回味,伴着小溪远去,令人回味无穷.2,泪雨l5l2010年第二期音乐创作泪雨属于故事的中间阶段,是整部套曲中最美的歌曲

13、之一.讲述了主人公对磨坊姑娘的火热爱情,在一起的生活情景以及他此时的各种思想感情.此时,直接与小河的对话退居次要位置,钢琴伴奏声部中的模仿小河流淌的织体在此变成复调化的织体形式.其结构为分节歌形式的二部曲式.引子:钢琴伴奏部分,织体与向何方完全不同,为6/8拍子的连贯的柔顺波浪型旋律线条.钢琴伴奏分三个声部层次,采用了复调的对位手法,形成一种感情细腻的,多愁善感的内在情思,整首乐曲都采用这个伴奏织体.A部分采用了分节歌形式,它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讲述了主人公和磨坊女亲密并坐在树荫中,含情默默地注视对方的温馨场景.第一句旋律部分节奏平缓统一,营造出一种和谐舒适的气氛,温情蜜意尽显其中.在

14、旋律和声的配合上,E和书E的交替使用,使旋律显得更加流畅,富有动力,表达了主人公的细腻情思,最后结束于E大调上.第二层次为A大调,描写环境的优美,包括”皓月初升”,”星星眨眼”,通过静谧幽雅的环境描写来表达人物安静的悠然心理.音乐织体仍为迂回饶唱的波浪型旋律线条,和声上采用一些小的装饰音来衬托环境的幽静和人物内心的甜美.B部分的和声和旋律都突然发生变化,系列变化音的出现突然打破了宁静的气氛,预示着”暴风雨”要来了.旋律中的同音重复的手法,加强了环境变化的表现,如”浪花翻腾”和”暴风雨来了”,加上旋律的上下波动,把暴风雨来时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意味着二人准备回家,最后旋律回到了平静中.3,嫉妒

15、与矜持这首歌曲讲述了由于”猎人”的闯人,姑娘的爱情有了转移,给主人公以痛苦的打击,一方面对猎人嫉妒憎恨,另一方面对于磨坊姑娘的变心感到心寒,由于太爱磨坊女希望她重新回到身边,内心非常痛苦,向小溪倾诉心声.因此,音乐较之以前的部分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转折,调式转到小调上,既有愤怒的情绪,又有盼望着姑娘能回到自己的身边.歌曲为g小调,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引子:由四小节构成,左手为主属音的音型柱式和弦,右手为十六分音符波浪型旋律,形成一种愤怒的情绪,并将这种织体贯穿全曲.A段:第一句的歌唱部分的旋律采用了符点音符的节奏型,表现了一种愤怒的激动情绪.第二句的旋律是第一句的上三度模进,更进一步加强语气,并且在第11和12小节的V,和弦中含有一种疑惑的情绪,其中F和牡的交替出现表现了主人公的激烈的矛盾心理.B段:经过一个小节的小连接,歌曲发展到B段.开始钢琴伴奏部分织体有所改变,左手低音为半音旋律下行,歌唱部分为同音重复,加强了语气的情感色彩.随后又运用了A段的音乐材料,最后由g小调转到同名大调上.C段:转到G大调,开始为前面织体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