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高职国规初等教育推荐阅读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0662562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原理高职国规初等教育推荐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学原理高职国规初等教育推荐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学原理高职国规初等教育推荐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学原理高职国规初等教育推荐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学原理高职国规初等教育推荐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原理高职国规初等教育推荐阅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把教育概论的研究对象规定为“教育整体”,即把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而不是取其中的一部分,如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等。研究的目标是揭示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认识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以及教育与个体发展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探讨教育、社会与人三者的关系,通过结构、规律与关系的分析,把握复杂的教育现象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教育基本理论的范畴内。教育概论是对作为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教育之整体的、概括性的研究和论述,不是现有教育学理论的概述,也不是学校每天进行的教育活动的概述。2.靳玉乐著教育概论,重庆出

2、版社2006年版。本书阐述了教育的本质、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课程与教学、学校制度与管理等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3.黄济、王策三著现代教育论第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本书对教育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讨论,如教育的本质、教育起源、教育功能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另外,本书还回答了当代世界范围内教育新发展所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为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4.柳海民教育原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本书以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与人的发展为两条主线,紧紧围绕这两个教育学的基本

3、问题展开各章内容。全书把要阐述的内容放入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中去认识它们各自的历史发展、社会作用、基本内涵、实践规范等。5.冯建军现代教育原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本书围绕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这两大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在体系安排上采用了“整体分析综合”的路线。在内容上一定程度反映了小学教育的实际。6.杨兆山教育学培养人的科学与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本书以“培养人”的规律为主线构建了逻辑框架体系,从“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谁来培养人”几个基本方面展开研究。本书在内容上力求反映教育学的新发展,引用的事例鲜活,具有

4、较强的时代性与针对性。7.李江源、敬仕勇、沈成明著走向自由教育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四川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该书理性探索、系统诠释了教育制度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书写了有关“人”的制度教育学,阐释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科学含义、历史进程、内容、条件等,理清了教育制度是什么、教育制度不是什么的边界,论证了教育制度的本质属性,探讨了教育制度的观念前提和实践基础,构建了教育制度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关系体系。同时,审思了教育制度的过去,勾勒了向着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本位的未来行进的路径。8.范国睿主编教育系统的变革与人的发展,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收入的20余篇论文是从已发表

5、的70余篇文章中筛选出来的,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教育系统变革的多维思考,包括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学习型组织理论、教育生态学研究等角度对教育系统变革的思考,也包括关于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等教育政策问题的思考;第二部分的主题集中于“学校变革与发展”,包括对社会转型期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学校变革问题的思考、现代学校制度设计、学习型学校建设等涉及学校内外部协同变革问题的研究,也包括对学校发展规划、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学校文化建设等学校内部变革要素的研究,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教育系统与学校组织的变革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入的发展;第三部分关注教师的实践智慧与专业发展,关注学生的公民教育、民主管理以及

6、小班化背景下的学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流动儿童的发展问题。9.柳海民主编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本书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实践性。作为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教材,本书打破了以往同类教材对教育理念的抽象阐述与枯燥呈现,用案例点评阐述理论内涵,突出实践教学的内容,把教育理论变得生动并指向教育实际问题的解决,凸显了教育学科的实践性。二是先进性,本书在保证学科领域最基本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重新建构学科体系,注意吸收本学科研究的新成就和新思想,具有与本学科发展相适应的新水平,因而能够反映教育学分支学科新的变化和发展。三是课程资源的丰富性。本书的配套电子教案、辅教光盘、辅学光盘、试题库、学科素材库

7、、课程网站等立体化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该书的配套课程资源。10. 英怀特海著,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版。本书是怀特海的教育论文集,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机与活力,应该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倡导受教育者在科学与人文方面全面发展,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11.扈中平著教育目的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本书从思考教育目的的逻辑起点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入手,并在这一逻辑起点上探讨了教育的最高目的,个人教育目的和社会教育目的,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和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提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富有理性和批判性的反思。12.德沃夫冈

8、布雷钦卡著,彭正梅译教育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成功教育科学体系引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本书从经验哲学的角度,也就是以因果关系知识为核心来重新思考和建构教育学体系,内容包括教育科学的对象和研究任务、儿童的可塑性、教育动机、简单社会和复杂社会的教育目的、教育的界限等。13.姚计海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让2013年版。本书结合教师与学生的特点以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性,针对当前师生关系中所出现的问题,运用沟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阐释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的意义、途径与方法,有助于加强师生沟通,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14.许志毅做有策

9、略的教师经典故事中的教育启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本书立足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甄选了100个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教育故事,如遗憾,由偏爱而生,讲述的是因教师对学生的偏爱而导致一位学生辍学的故事;小樱桃老师的36计,则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另类班主任如何管理调皮学生的故事;“拍拍手”与“跺跺脚”,则叙述了一位教师如何维护学生自尊的故事等等。每个教育故事的后面,作者都论述了教师应该从这个故事中学到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思想,这对教师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15.潘裕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10、的发展趋势,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结合上海教育转型的背景和区域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阅读、教师继续教育和教育思考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给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不仅有理论引领,还有诸多教师教育和教师成长的成功案例作支撑。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点评和理性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师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对当下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6.陈桂生聚焦学生角色现今学生价值倾向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本书为陈桂生教授近年来教育随笔的结集,针对我国现今引起中小学教师困惑的学生价值倾向问题和教育舆论中与此相关的似是而非的论调,加以澄清。在一定程度上

11、反映了现时代对学生角色的认识。该书虽非专著,却不失为难得的主要以“学生角色”为研究对象的著作。17.王明帅来自美国最优秀教师的建议,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版。本书选取了这10位最优秀教师的各具特色的思想和教育案例,他们为所有教师提供了实用的合理化建议,引导教师跳出小课堂,走向大教育。书中的10位主角是20022011年“美国年度教师”美国历史最悠久、声望最高的教育奖项获得者。他们是美国教育界的“奥斯卡人”,代表美国中小学教育的最高水准。他们没有显赫的家世,更没有超越于常人的智慧,但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却成为最成功的人。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读到创新、激励、公正、奉献、乐观、执著、包容他们以卓越的成就告诉我们,教师可以影响世界,创造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