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三版)(程恩富)教学课件第17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0660750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0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程恩富)教学课件第17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程恩富)教学课件第17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程恩富)教学课件第17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程恩富)教学课件第17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程恩富)教学课件第17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程恩富)教学课件第17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第三版)(程恩富)教学课件第17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讲解提纲: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与国民收入的形 成和增长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三节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第17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2,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国民经济两大核算体系,3,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 由苏联、东欧和我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采用,又称东方体系,是适应国家高度集中计划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要包括社会产品生产、积累、消费平衡表,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生产、分配、再分配平衡表,国民经济部门联系平衡表,劳动力资源和分配平衡表以及综合能源平衡表。 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的缺陷 核算范围过窄,核算内容不够完整;不能准确地反映国民经

2、济的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的真实状况,偏重物质产品的实物平衡。,4,定义 社会总产品是指一国内各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考察形态 实物形态:社会产品就是当年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总和。 价值形态:即为社会总产值。,MPS核算指标之一:社会总产品,5,定义 社会总产值是社会总产品的货币表现。是一国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所生产的物质产品价值的总和。 物质生产部门包括五大部门 工矿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中的货运部分和商业中的包装、保管、储运部分。,MPS核算指标之二:社会总产值,6,MPS核算指标之二:社会总产值,价值构成,已消

3、耗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劳动者创造的必要产品价值,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该指标存在的问题 包含了很多重复计算的产值;无法反映经济效益;没有将五大部门之外的其他社会部门的生产性劳务计算在内。,7,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创造的新价值总和。 从实物形态看 它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用于补偿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以后,所剩下的生产资料和当年新生产出来的全部消费资料。,MPS核算指标之三:国民收入,8,MPS核算指标之三:国民收入,从价值形态看,评价 该指标不包含社会总产值中重复计算的部分,能够反映一国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实力的增减和经济效益的变化。但同

4、样没有将五大部门之外的其他社会部门的生产性劳务计算在内,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9,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 由发达国家首先采用,又称为西方体系。SNA是产生并适于市场经济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现已成为国际间普遍通行的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主要包括 经济总体账户 、机构部门账户、产业部门账户等。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核算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的意义,10,SNA基本指标之一: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国民经济各部

5、门所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价值构成,核算方法 生产法。2. 分配法。3. 最终使用法。,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各种中间产品消耗的价值,11,SNA基本指标之二: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扣除了国外要素净收入后的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生产法。 收入法。 支出法。,12,SNA基本指标之二: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财 产和劳务收入-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财产 和劳务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1

6、3,国民生产净值(NNP) 国民生产净值是指国民生产总值扣除固定资产耗费(即折旧)后的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它是全社会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之和。 国民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 两者都是活劳动创造的价值。但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范围大于MPS中的国民收入。 MPS中的国民收入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而SNA体系中的国民生产净值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中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又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SNA基本指标之三:国民生产净值,14,它按照最终产品计算,没有将中间产品计算在内,消除了计算的虚假成分。 它不仅计算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而且计入了服务部门的增加值,能够反映一个国

7、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水平和整体实力。 是国际间普遍通行的核算体系,统计资料具有可比性。,国民经济账户体系意义,15,国民收入的增长,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综合经济实力的经济指标。,16,国民收入的增长,增加国民收入的途径 增加投入到物质产品生产和劳务中的劳动量。国民收入的数量无论在使用价值量还是在价值量都同投入到生产中的劳动量成正比。 2. 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劳动创造出来的使用价值量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的实物量也相应增加。 减少生产资料的消耗。降低生产资料消耗,包括固定资产消耗、原材料消耗及能源消耗等,是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17,社会主义社会的

8、国民收入,讲解提纲: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与国民收入 的形成和增长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三节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18,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国民收入分配 国民收入分配是对劳动者在当年新创造价值的分配。这部分新创造的价值就是MPS中的国民收入,或者是SNA中相当于国民收入的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直接参与创造国民收入的部分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劳务部门内部进行分配。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 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分别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企业收入、投资者财产收入和劳动者个人收入四种原始收入。,19,国有企业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国有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后

9、分解为三部分 以税金的形式上缴给国家财政,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 以企业留利形式,留归企业支配,用于生产发展基金、集体福利基金和职工奖励基金。 以工资的形式,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个人,用于职工个人家庭的生活费用。,20,集体企业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农村集体企业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 以农业税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财政纯收入; 以公积金或公益金形式提留给集体的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公共基本设施建设和农民集体福利; 以个人收入形式留归给农民。,21,集体企业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城镇集体企业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 以税金形式上缴财政 ,形成财政纯收入; 以合作事业基金形式上缴给主管部门或集

10、资单位,形成统一支配的集体收入 ; 以公积金或公益金的形式留给企业 ,由企业安排使用; 以工资的形式分配给职工,形成职工个人收入。,22,股份制企业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基本上分解为三个部分 国家以税金形式集中的纯收入; 企业留下的基金; 个人工资收入,股息、红利等形式的投资收入、经营收入和风险收入等。,23,非公有制企业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第一类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个体经济初次分配结果 以税金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国家纯收入; 剩余部分形成个体劳动者的个人收入。 第二类是民营企业初次分配的结果 按国家规定缴纳税金,形成国家纯收

11、入;2. 企业主收入; 劳动力价格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 第三类是“三资”企业初次分配的结果 按注册投资比例付给外国投资者的资本收入和经营收入; 2. 以税金、企业基金和工资形式,形成国家收入、企业留利和职工个人收入。,24,国民收入再分配及其必要性,国民收入再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是指用初次分配形成的三种原始收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加以使用所形成的又一次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 满足不创造国民收入部门发展的需要。必须用一部分原始收入,用于保证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正常发展。 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把经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集中起来的建设资金通过再分配用于重点部门、重点建设项目,用

12、于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和落后地区。,25,国民收入再分配及其必要性,3. 建立社会后备基金,设立社会保障基金的需要。 4. 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 国家预算; 社会保障; 价格杠杆; 银行信贷。,26,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是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国家预算是指国家制定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它分为国家预算收入和国家预算支出。 社会保障 用于社会提供和实行的救助、补贴、社会公共福利和保险。,27,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3. 价格杠杆 国家通过价格杠杆实行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在各行业、各阶层之间再分配一部分国民收入。 4. 银行信贷 通过提

13、高或降低银行的利息率,就会使一部分国民收入在银行、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之间的比例发生变化,从而起到再分配国民收入的作用。,28,国民收入分配中形成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积 累 基 金,国 民 收 入,消 费 基 金,社会后备基金:国家和企事单位用于应付意外事变、自然灾害的物资储备,扩大再生产基金:用于工业、农业、运输业等生产性基 本建设支出和增加企业的流动基金,个人消费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用于国家行政部门、国防、文教、科学、卫生等基本支出以及物质生产部门的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社 会 消 费 基 金,国家管理基金:用于国家行政管理和国防等方面的支出,文教卫生基金:用于科、教、文、卫等方面的

14、支出,社会保障基金:用于社会救济、劳动保险、退休养老等方面的支出,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报酬基金:用于支付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的报酬,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报酬基金:用于支付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的报酬,29,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对立统一 社会条件下的积累基金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积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强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消费需要,积累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期利益。 社会主义消费基金主要用于满足劳动者个人的生活需要,代表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和当前利益,劳动者消费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 矛盾 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两者存在着此消彼涨的矛盾。,30,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

15、系的原则,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使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都有所增长。 安排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必须与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适应。 必须安排好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内部比例。 要确定合理的积累率,讲究积累基金的使用效果。,31,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讲解提纲: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与国民收入 的形成和增长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三节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32,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社会或政府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福利,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而提供物质帮助的各项措施的统称。 社会保险:是指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成员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力以及遇到其他生活困难时,有权得到国家

16、、社会或有关部门的帮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社会福利:从狭义上讲,是指国家和集体对残疾人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从广义上讲,国家为公民生活提供生活方便而建立的各种福利设施和补贴制度。,33,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3. 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遭受自然灾害、不幸事故和生活困难者提供的物质帮助。 4. 社会优抚:国家对法定的优抚对象,为保证其一定的生活水平而提供的资助和服务。,34,社会保障的功能,社会稳定功能。集中表现为“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 保障劳动力再生产功能。通过多方面的作用为劳动力再生产提供物质保障。 市场运行的保障功能。可以克服市场竞争中的消极后果,减少社会问题,使市场机制发挥有效的作用。 经济调节功能。社会保障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为经济增长筹集资金。,35,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适度原则 社会保障水平要适度,要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 2. 合理负担原则 坚持社会保障权利和保障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