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经济史二人台艺术特色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0656013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经济史二人台艺术特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必修二经济史二人台艺术特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必修二经济史二人台艺术特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必修二经济史二人台艺术特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必修二经济史二人台艺术特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经济史二人台艺术特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经济史二人台艺术特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人台起源二人台“土生土长土里料,土言土语二人台”,已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西部地区蒙古族民歌风情的蛮瀚调的民族曲艺种类。俗称“打玩意儿”。清光绪年间,在蒙汉民歌和“丝弦坐腔”基础上,吸收山西河曲一带传来的民间歌舞发展而成。二人台伴奏乐器有笛子、杨琴、四胡、“四块瓦”等;服装、化妆仿效晋剧;道具有扇子、手绢、霸王鞭等。二人台艺术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在群众中流传着:打不完的金线卖不完的菜,看不厌打樱桃、探病、走口外。为看白灵旦(樊二仓),三天不吃饭;宁可穿不上绣花鞋,也要看一看霍存柱的打金钱;没有马骑坐“胶皮”,也要看看关全喜等顺口溜。二人台节目的内容,有的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有的揭

2、露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有的歌颂劳动人民的纯真爱情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有的抒发劳动人民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有的表达历史事件。二人台的形式,短小精悍,有的偏重于歌舞,有的偏重于演唱。二人台的音乐,带有浓郁的河套民歌色彩。二人台的唱词,富有河套爬山调的韵味。二人台的道白,多为河套广为流行的幽默、诙谐、生动、风趣的串话、谚语和歇后语。因此形成了河套二人台的独特风韵。二人台艺术特色早期二人台的表演形式比较单一,角色只有一丑一旦,服装也很简陋,道具只有手帕、折扇、霸王鞭。乐器伴奏只有笛子、四胡、扬琴、四块瓦(或梆子)。所唱的多是五更,四季,十二月一类的小曲,如红云、十段锦、十对花等。舞蹈的身段也和

3、秧歌大同小异。多以第三人称进行演唱,情节简单,少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早期二人台的表演形式比较单一,角色只有一丑一旦,服装也很简陋,道具只有手帕、折扇、霸王鞭。乐器伴奏只有笛子、四胡、扬琴、四块瓦(或梆子)。所唱的多是五更,四季,十二月一类的小曲,如红云、十段锦、十对花等。舞蹈的身段也和秧歌大同小异。多以第三人称进行演唱,情节简单,少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民国以后,随着二人台的向外传播,在演出中,艺人们对二人台进行了改革和创新,特别是从民歌中汲取素材,并加以改编,如走西口原来是以第二人称对唱的形式演出,改编后成为以第一人称进行表演,加进了情节和人物的小戏。随着二人台演出内容的丰富,它的音乐、表演和服

4、饰也有所创新。在音乐唱腔方面,由原来的专曲专用,一曲到底,发展为多曲联用;唱腔也出现了亮调、慢板、流水板、捏字板等简单的板式变化。在表演方面,根据剧目内容的不同,形成了载歌载舞的“火爆曲子”(又称“带鞭戏”)和重唱工、做工的“硬码戏”。二人台的舞蹈程式有“大圆场”、“大半月儿”、“套月儿”、“风旋门”、“里外罗城”、“药葫芦”、“搬门”、“天地牌子”、“大十字”、“蜂儿扑瓜”等。此外,旦角还有一种叫作“打闪”的舞蹈动作,即右脚别于左腿上,两臂画一弧形,身子稍斜下蹲。系在秧歌舞步基础上,吸收戏曲旦角“卧鱼”身段而创造,为其他剧种所罕见。旧时二人台演出有一套习惯,一般先由丑角上场说“呱嘴”(又称说

5、“千克”),“呱嘴”都是第三人称的现成段子,由演唱者自由选取。然后通过问答的方式(称“叫门对子”)把旦角叫上场接演正戏。正戏的表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载歌载舞的表演唱,俗称“火爆曲子”或“带鞭戏”,如打金钱等,以抒情性的歌舞取胜。起舞时,折扇二人共同,霸王鞭系丑角专用,有时舞双鞭,分上、中、下三路套数,舞姿犹如蛟龙盘柱,上下翻飞。手绢系旦角专用。建国初期,二人台曾吸收二人转耍手绢的传统技巧,将手绢改为八角型,并发展为各种“出手”。不论哪种歌舞,都由慢转快,形成高潮后嘎然而止。另一种是以唱为主的情节戏,俗称“硬码戏”。其中也有一些采取跳进跳出方式表演,如走西口、下山、小放牛、打秋千等。这类戏表演比

6、较接近生活,但也有一些虚拟、夸张的动作。如旦角的摸鬓、走碎步、开门、关门;丑角的出场亮相等。唱词、数板、完场诗、道白中的“串话”,都讲究合辙押韵,因完全用当地方言,故与普通话的声韵不同。分为中东、衣齐、江阳、灰堆、尤求、波梭、川板、言前、姚条、发华、出入(入声字)和小字(小人辰儿、小言前儿)十二道辙。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常用比兴手法,形成的曲调、唱腔、别有风味。在服饰方面,由于艺人经济条件稍有宽裕,添置了一些质地较好的行头。尽管二人台艺术上有了很大发展,但作为一个剧中,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提高它的艺术表现力。二人台的艺术特点-早期二人台的表演形式比较单一,角色只有一丑一旦,服装也很简陋,道

7、具只有手帕、折扇、霸王鞭。乐器伴奏只有笛子、四胡、扬琴、四块瓦(或梆子)。所唱的多是五更,四季,十二月一类的小曲,如红云、十段锦、十对花等。舞蹈的身段也和秧歌大同小异。多以第三人称进行演唱,情节简单,少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民国以后,随着二人台的向外传播,在演出中,艺人们对二人台进行了改革和创新,特别是从民歌中汲取素材,并加以改编,如走西口原来是以第二人称对唱的形式演出,改编后成为以第一人称进行表演,加进了情节和人物的小戏。随着二人台演出内容的丰富,它的音乐、表演和服饰也有所创新。在音乐唱腔方面,由原来的专曲专用,一曲到底,发展为多曲联用;唱腔也出现了亮调、慢板、流水板、捏字板等简单的板式变化。在

8、表演方面,根据剧目内容的不同,形成了载歌载舞的“火爆曲子”(又称“带鞭戏”)和重唱工、做工的“硬码戏”。二人台的舞蹈程式有“大圆场”、“大半月儿”、“套月儿”、“风旋门”、“里外罗城”、“药葫芦”、“搬门”、“天地牌子”、“大十字”、“蜂儿扑瓜”等。此外,旦角还有一种叫作“打闪”的舞蹈动作,即右脚别于左腿上,两臂画一弧形,身子稍斜下蹲。系在秧歌舞步基础上,吸收戏曲旦角“卧鱼”身段而创造,为其他剧种所罕见。旧时二人台演出有一套习惯,一般先由丑角上场说“呱嘴”(又称说“千克”),“呱嘴”都是第三人称的现成段子,由演唱者自由选取。然后通过问答的方式(称“叫门对子”)把旦角叫上场接演正戏。正戏的表演有

9、两种类型。一种是载歌载舞的表演唱,俗称“火爆曲子”或“带鞭戏”,如打金钱等,以抒情性的歌舞取胜。起舞时,折扇二人共同,霸王鞭系丑角专用,有时舞双鞭,分上、中、下三路套数,舞姿犹如蛟龙盘柱,上下翻飞。手绢系旦角专用。建国初期,二人台曾吸收二人转耍手绢的传统技巧,将手绢改为八角型,并发展为各种“出手”。不论哪种歌舞,都由慢转快,形成高潮后嘎然而止。另一种是以唱为主的情节戏,俗称“硬码戏”。其中也有一些采取跳进跳出方式表演,如走西口、下山、小放牛、打秋千等。这类戏表演比较接近生活,但也有一些虚拟、夸张的动作。如旦角的摸鬓、走碎步、开门、关门;丑角的出场亮相等。唱词、数板、完场诗、道白中的“串话”,都

10、讲究合辙押韵,因完全用当地方言,故与普通话的声韵不同。分为中东、衣齐、江阳、灰堆、尤求、波梭、川板、言前、姚条、发华、出入(入声字)和小字(小人辰儿、小言前儿)十二道辙。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常用比兴 手法,形成的曲调、唱腔、别有风味。在服饰方面,由于艺人经济条件稍有宽裕,添置了一些质地较好的行头。尽管二人台艺术上有了很大发展,但作为一个剧中,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提高它的艺术表现力。二人台发展阶段根据资料记载,二人台的发展经历了“打坐腔”、“打玩艺儿”、“风搅雪”、“打软包”、“业余剧团”和“专业剧团”六个阶段。 根据资料记载,二人台的发展经历了“打坐腔”、“打玩艺儿”、“风搅雪”、“打软包

11、”、“业余剧团”和“专业剧团”六个阶段。打坐腔二人台是由民歌发展而来的,如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演变的唱腔【打樱桃】、【压糕面牌子曲则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在冬闲季节,人们围坐演唱,尽欢而散。此为“打坐腔”,最早产生于唐家会、河会,时间是清道光前,著名艺人张三堂等。由于歌手们演唱时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加以表情动作,打坐腔逐渐发展成“打玩艺儿”。“打玩艺儿”其名源于“社火玩艺”,是河曲民间春节文娱活动形式的的总称。“搅风雪”光绪九年,唐家会三官社组织“道情班”和“玩艺班”穿插演出,人称“风搅雪”。“打软包”“打软包”就是由班主领班,大伙搭班,组成的职业性演出班子,每班不

12、过十人左右。因其服装道具简单,不过装几个包裹,故称“打软包”。业余剧团解放后,二人台获得了新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河曲县已有三十个业余剧团。1953年秋季,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九位同志到河曲采访,出版了河曲民歌采访专集。河曲从此有了“民歌海洋”、“二人台之乡”的美誉。专业剧团1956年秋,河曲县政府批准成立了河曲二人台剧团。1964年3月,二人台剧团转为忻县地区文工团,全团人员调往忻县。文革十年,二人台剧团受到批判,在舞台上绝迹,许多名演员被迫改行。1980年,单位独立,“二人台剧团”有演职人员30余人,先后赴太原、晋中、呼市、包头及邻近省、县演出,颇受欢迎。二人台行当流派二人台的行当早期只有一

13、丑一旦,后东路二人台发展出小旦、彩旦、老旦、娃娃旦、小生、老生、小丑、娃娃生等,但仍以丑、旦二人演唱为主。 以呼和浩特为界,二人台的风格流派有西路与东路之分。西路二人台初名“蒙古曲”、“打玩艺儿”、“小玩艺儿”,主要流行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榆林地区、忻州地区;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玩艺儿”或二人台,主要流行于乌兰察布市、雁北地区、张家口坝上地区。二人台的行当早期只有一丑一旦,后东路二人台发展出小旦、彩旦、老旦、娃娃旦、小生、老生、小丑、娃娃生等,但仍以丑、旦二人演唱为主。丑又称“滚边儿的”、“丢丑的”,旦又称“抹粉的”。旦角一般头载凤冠,身穿红袄绿裙;丑角载毡帽,

14、身穿黑袄彩裤,鼻梁画一蛤蟆或蝎子图案。表演时亦说亦唱,边歌边舞。二人台的历史沿革关于二人台的形成时间和地点,有两种说法:一说清光绪年间(1875-1908)于内蒙古西部土默特旗一带,在蒙汉民歌和曲艺丝弦坐腔的基础上,吸收民间社火中的汉族舞蹈,创造了一丑一旦,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取名“蒙古曲”;一说它是由清朝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曲艺打坐腔结合秧歌中“踢股子”等舞蹈动作,发展而成。 关于二人台的形成时间和地点,有两种说法:一说清光绪年间(1875-1908)于内蒙古西部土默特旗一带,在蒙汉民歌和曲艺丝弦坐腔的基础上,吸收民间社火中的汉族舞蹈,创造了一丑一旦,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取名

15、“蒙古曲”;一说它是由清朝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曲艺打坐腔结合秧歌中“踢股子”等舞蹈动作,发展而成。之后,由山西逃荒的难民传到内蒙古西部,又吸收了蒙古族歌曲而进一步成长起来。二人台最初只是农民在劳动余暇自我娱乐的一种化装表演形式。清末民初,内蒙古土默特地区开始出现了职业班社,一般每班五至七人,剧目逐渐丰富,表演日益提高,开始由表演唱向代言体民间小戏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在内蒙古与河北张家口地区交界的商都等地也出现了东路二人台的职业班社,有的班子多达十几人。初步有了行当之分,除净、末角外,又发展了其他行当。表演方式已突破了“抹帽戏”形式,由多人饰演不同角色同台演出。同时有少数剧目还加

16、进了武打。音乐、唱腔也有所创新。过去多是专曲专用,一曲到底。后来则根据剧情,配以多种曲调。有的唱腔向板腔体式发展。东路二人台在建国前没有女演员,西路二人台,则早在职业班社出现前,就有土默特在旗老艺人荣双羊和他的儿媳计子玉,岳石匠的女儿梅女子以及丁喜才夫妇同台演出过。直至1946年,计子玉收女徒班玉莲,才成为二人台第一代职业女艺人。建国后,二人台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先后在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的河曲、阳高、大同,河北的张北、沽源、尚义、康保以及陕西的榆林、府谷等建立了二人台专业演出团体和培养二人台演员艺术学校。仅内蒙古西部就有专业剧团五个,以演二人台小戏为主的乌兰牧骑二十六个,此外各地还有许多业余剧团。二人台现在发展二人台流行地多在黄河中游两岸及长城内外的农区,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给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随着老艺人的相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