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图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0655337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风筝荣获2010年广东省“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与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课例名称:风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溶洲小学设计者姓名:潘燕霞一、 教材概述风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的课文。该篇课文位于第三单元,此单元的主题为“心中的秋天”。故通过教学风筝,可引导学生逐步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所带来的乐趣,引出秋天童年趣事的话题,为此后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训练“秋天里的快乐”作一定的铺垫。二、 教学内容分析这篇精读课文乃贾平凹先生的作品。写了童年时,“我”和小伙伴们做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质朴,笔调清新,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2、,也写了丢失风筝时的伤心。文章自始至终都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境。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顺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在细致的心理描写中表现童趣,是这篇课文的一大特色,孩子们心理变化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而开放式的文章结尾,意味深长,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 学习者分析本课的学习者为三年级的学生,学生能学习运用生活识字与根据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结合起来等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对创新识字、阅读、写作等语文活动非常感兴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拓展阅读。 四、 教学目标分析认知目标: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部分新词的意思。技能目标:读懂课

3、文内容,能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句子,体会秋天放风筝给孩子带来的乐趣。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教学重难点:抓住描写心理的语句,体验童年生活的欢乐。五、 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分析新的教学理念主张把说、写请进阅读教学课堂,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使吸收与表达融为一体。本设计遵从这样的理念,着眼于三维目标的整合,突出积累、感悟与能力培养。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词语,积淀语感;在读中体会情感,运用语言;在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从情感角度切入,说说读读,初识人物,把握情感基调,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从而带动对全篇的深入研读和领悟。有些难句除了

4、指导学生多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外,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精神,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深入研读。 这篇散文诗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主题。六、 评价方法与工具1、能把新课程崭新的理念贯穿在课堂上,打破了旧的教学方式,能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2、体现了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引读的特点,读书的时间较长,方式较多,有个人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等形式。通过读书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在读中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3、在教学过程中能进行语文工具性与文字性的训练,读书与双基的训练。最后的拓展活动,充分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4、体现了自主,充满了开放。通过新颖的板

5、书设计,体现了语文的智慧与教师的素养,也体现了创新精神。5、能运用多种教学资源,通过不同的环节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媒体的运用与整合相当好。七、 教学过程分析该篇课文可分2课时进行教学,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部分新词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句子,体会秋天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带来的乐趣。第二课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八、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2、多媒体课件:几个孩子放风筝的情景。3、借助课后“资料袋”的内容,引导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风筝的资料

6、。教学详细方案:一、激趣导入,了解风筝。1、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喜爱微风吹,害怕大雨浇。(风筝)2、(看一些放风筝的图片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风筝。清同学们伸出你的右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板题、读题)3、同学们,说到风筝,你知道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课本上的资料袋还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大家赶快读读吧!4、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风筝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配乐展示风筝图片)【设计意图:这样的情境导入,能够激起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清思路。1、多么美丽的风筝啊!

7、同学们,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些什么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注意听清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些事儿。(生读课文,师随机指导。)【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自渎课文,找出相关句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增强阅读能力,了解学生学习情况。】2、让我们先来认识几个生字朋友吧!(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磨”和“坊”字都是多音字,他们还读作什么呢?(课件出示多音字组词,生读)3、生字会认了,词语能读吗?(课件出示四个字的词语,学生认读)【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演示,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互帮互助的学习习惯。】4、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些事儿呢?(相机板书:板

8、书:做、放、找)三、朗读感悟,体会情感。1、由作者入手,感受“最大的快乐”。(1)、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读课文,知道了课文主要写的是作者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儿。大家知道课文的作者是谁吗?(老师介绍作者贾平凹)。(2)、(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生读)在这段话中,哪个词语道出了孩子们的心情? (板书:快乐)(3)、理解:最大的快乐(4)、指导朗读。把你认为“最大的快乐”的体会读出来吧!(指名读、齐读)【设计意图:采用这样的教法,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刻地体会做风筝的高兴心情,提高朗读能力。】2、体会做风筝时、放风筝时的快乐。(1)、课文中哪些地方具体写出了小伙伴们的快

9、乐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找出具体写孩子们快乐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生读、划,教师随机指导。)(2)、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从哪里读出了孩子们的快乐?(3)、你从哪个词体会出了快乐?为什么要在快活前用依然这个词?(4)、我们是怎么做风筝的?(板书:精心 、憧憬)(5)、指导想象:我们会在风筝上写什么,画什么呢?孩子们在做风筝时会憧憬什么呢?(6)、让我们带着美好的憧憬来读这一段吧!(生读)(7)、还能从哪里体会到孩子们的快乐?(播放放风筝场景动画)(8)、当你牵着长长的线,把风筝放飞在高高的天空,你会说什么?喊什么?(9)、指导朗读。【设计意图:学生对放风筝是生活中常接触的活动,这里通过播放放

10、风筝场景动画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放风筝的那种无拘无束的感受,真正领悟快活的心情。】3、体会找风筝时的焦急与伤心。(1)、就在大家沉浸在放风筝的幸福中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请大家听课文录音。(动画、配乐朗读风筝失踪和孩子们找风筝的段落)(2)、能说说你此时的心情吗?(3)、是啊,同学们,幸福鸟找不到了,我们是多么着急、伤心、失望啊!(板书:失望)能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吗?(指名读、齐读)(4)、就在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流泪时,我们看见了村子里的水磨坊。这时你心里会想什么?(师板书:希望。)(5)、我们带着希望向那房子跑去,幸福鸟在不在那里,课文写了吗?请读课文最后部分,想象一下幸福鸟到底找

11、到了没有。(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设计意图: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主题,让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四、教师总结,深化主题。(1)、(指着板书小结)同学们,大家都是有美好憧憬的孩子。一只小小的风筝,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它给作者,给小伙伴们,给在座的每一位朋友带来了多少快乐与伤心。我想,不管小伙伴们最后有没有找到幸福鸟,他们一定能够找到的是童年的幸福、快乐与美好的回忆。(2)、让我们再来读作者一开始写下的这句话吧,相信你会有更深的感受。(课件出示第一段,生读)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愿在座的每一位朋友都有多姿多彩的童年。【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课文,让学生畅谈感受

12、,真正领悟快活的心情。】板书设计: 放(快活 喊叫)做 风筝(贴风筝图) 找(精心 憧憬 ) ( 失望 希望) 童年 快乐龚浩康专家点评:一、这是一节成功的课。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1、,本节课上得成功在于:能把新课程崭新的理念贯穿在课堂上,打破了旧的教学方式,能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2、整节课充分体现了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引读的特点,读书的时间较长,方式较多,有个人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等形式。通过读书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在读中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3、在教学过程中能进行语文工具性与文字性的训练,读书与双基的训练。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较好,教学环节相当流畅。最后的拓展活动,充

13、分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4、整节课体现了自主,充满了开放。如板书的设计,体现了语文的智慧与教师的素养,也体现了创新精神。5、教师准备相当充分,能运用多种教学资源,通过不同的环节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媒体的运用与整合相当好。二、本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学生个体对语言的感悟不够,少了个人的评价。风筝一课教学后记广东佛山禅城区南庄镇溶洲小学潘燕霞风筝一课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这样一篇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

14、给了我们一次拉近师生距离的机会。为此,我设计了一个非常童趣的导入猜谜。“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喜爱微风吹,害怕大雨浇。”,学生的情绪一下提高了,为课堂的教学打好了基础。接下来,我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先从资料袋入手,引导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风筝的资料。然后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清思路。接着朗读感悟,体会情感,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这样层层深入,使教学目标层层落实。语文新课标要求读书要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基于这点,我把整堂课的重心都放在了朗读上,有进行指名读,同桌交流读,小组竞读等。同时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课文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

15、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学时,把学生对于放风筝的切身体会和课文中的“我们”的情感联系起来,顿时有了共鸣,因此很容易就理解那那种憧憬和希望,在田野上追着风筝奔跑的快乐,还有风筝断线的那种懊丧。有了情感的共鸣再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去朗读体悟效果更好。那种什么也不像了却依然快活的豪爽,那种快活的喊叫,那种拼命的奔跑,千呼万唤的焦急,学生想象着、体验着,很好地把情感融在了语言文字的体验中。达到了目标2的要求。课尾让学生自已想象他们找到自已的“幸福鸟”了没有,学生分成两派,有的说没找到,因为风太大了,风筝又飞到了云彩上表示飞得很高,所以肯定掉到别的村子去了,有的说找到了,因为水磨坊就在村子很远的地方,找不到他们肯定不会回去的等等,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都是在捉着课文中的词句来说自已的理由,看来学生已学会通过反复读语言文字来理解课文内容。回顾整节课,学生的收获是比较大的。今后在调动学生全员参与方面还要更加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作者基本信息表姓名潘燕霞性别女职称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工作单位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溶洲小学职务联系电话0757-85388759手机13549983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