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教学反思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0641962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矛和盾的集合教学反思黄歇口镇中心小学宋崇剑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的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结合教材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正确朗读课文,读会课文中的一些词语。2、读懂本课内容,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理解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过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教学过程: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这一部

2、分主要写发明家由比赛这一普通事情想到矛和盾各自的优点与不足,由此发明坦克的过程。在让学生了解发明坦克的过程中,我采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对“如雨点般”“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词语进行了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发明家是怎样不断地深入思考,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不断地产生新的发明创造的过程,我采用了一个表格形式,让孩子们分组思考,研究发明家还发现了什么问题?想到了什么解决办法?这一环节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到探究之中,为了让学生能加深印象,我让学生照着表格复述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接下来展示坦克的真实图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坦克的样子。第5自然段我主要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让学生感受在战场上坦克是如何

3、大显神威的?并由此来揭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样一个道理。告诉学生要象发明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最后拓展,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从而来突破教学的难点。反思:我们在上公开课时,往往追求的是设计的完美,教学过程的完美,而忽视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忽视了学生的接受水平,忽视了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要学会归纳文章内容,要从故事的讲述中了解发明家的思维过程,体会发明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是有一定难度的。何况还要理解文本揭示的含义,在生活中的应用,难度则更大。全部放在一课时,只能是草草走过场,语文是自我感悟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教学应该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围着学生的发展服务。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而不是看教师的表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