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7 孔子拜师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0639719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7 孔子拜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7 孔子拜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7 孔子拜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7 孔子拜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7 孔子拜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7 孔子拜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7 孔子拜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7课 孔子拜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 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图片导入,初步认识孔子。 2、播放课件,设问,你们知道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吗?你还有补充吗?(看课件,进一步了解孔子的生平和成就,并补充课外所搜集的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 3、看到这些你有怎样的感想?(自由表达) 4、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自

2、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相互正音。 3、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师生共同评议。 4、整体感知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思考,感知课文大意)三、研读感悟 1、感悟孔子的品行 A 引导,你从文中哪些句子看出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思考问题) B 指导学生自读画出的语句。(在文中标注自己受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明自己的感受。) C 指导班级交流读文感受,机点拨。(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2、感悟老子的品行 A 从这句话人看出老子是怎样的人?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B 毫

3、无保留,说明了什么?(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3、你想对孔子和老子说什么?师生共同小结(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四、拓展延伸 在课外积累有关孔子的名言。五、作业: 1、抄词本 2、生字本第2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3、会写本课的12个生字,会用生字组词。教学重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先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2、从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孔子拜师的这样

4、一件事情,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孔子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历史人物,请看课件。原来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3、他的名字为孔丘,但书本和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为何会称他为孔子呢?原来,在古代,“子”是对有学问的男人的尊称,即是现在的老师,由此可见,孔丘在当时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学者,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二、朗读感悟,学习课文1、那你们有没有学过或者了解过孔子的名言名句呢?请举手发言。(温故而知新。温习旧的知识,才能学习到新的知识。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这两句是我们最熟悉的名言了)2、孔子不仅这么说,而且他也是这样做的。(

5、三人行,必有我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孔子拜师,请看听课文朗读,思考:孔子究竟拜谁为师?他为何要拜师?他又是怎样拜师的?一边听,一边思考。3、听完,孔子究竟拜谁为师?老子,老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找词语。为何用“拜”这个字?可以用求师,认师吗?拜字含有崇敬,佩服的意思,所以不能换。4、他为何要拜师呀?迅速找课文句子,词语。远近闻名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都听过这个名字,形容很有名,与“远近驰名”是同义词。由此可见,孔子当时已经是一个很出名的教育家啦。那么为何要拜师呀?对啦,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所以他三十岁的时候就离开家乡,去洛阳拜老子为师了。渊博精深而广博,形容知识广且深,博学多才

6、。可见孔子的谦虚。5、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呀?孔子决意拜师。6、孔子决定拜师后,他是怎样做的?怎样去拜师的?小声自读,找出句子,词语。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可见他拜师过程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说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但他有没有放弃呀?最后怎样?终于走到了洛阳。终于表达了一种很开心,很高兴的心情。试造句。7、孔子历尽艰辛,终于走到了洛阳,师生见面,有一段非常生动的对话,请两位同学表演一下,其他同学认真看表演。(请大家快迅找出对话的句子,先看看)8、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

7、(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所以不能换。1、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2、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9、迎候:等待,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等待,但不表达迎接的意思。1、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2、多谢老师等候。10、“你是”破折号:表示疑问,加强语气,回忆表演者如何表演的。11、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如何理解这句话,就是学无止境的意思,也是孔子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12、总结,第二段主要讲了孔子拜师过程的艰辛,13、自从孔子拜师以后,孔子是如何学习的?老子又是如何教的?齐读第3段,找出重点词语,不离左右,随时请教,可见孔子的认真求学态度,而老子谦和大度,诲人不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