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视角下数字故事的实践价值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548503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视角下数字故事的实践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学视角下数字故事的实践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学视角下数字故事的实践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学视角下数字故事的实践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学视角下数字故事的实践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学视角下数字故事的实践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视角下数字故事的实践价值(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视角下数字故事的实践价值谢梦菲河南省电化教育馆摘要:教育教学手段及课堂表达方式不断更新的今天,数字故事已逐渐成为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者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信息化教学的策略和技能,在国内外逐渐流行。揭开数字故事绚丽多彩的面纱,探究数字故事丰富外表下蕴含的教育学意义,可以发现,数字故事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形式下融合了多种教育学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探究学习理论以及三维教学目标理论等等。本文透过教育学的视角探析数字故事的理论基础,为教育技术新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更为丰富有力的理论支撑。关键词:数字故事;教育学;信息技术;多元智能;探究学习数字故事产生于信息技术

2、已趋普遍的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美国,后在世界范围流行起来,目前越来越广泛地受到教育者的关注。教育者们运用这种新的技术以及对它的全新理解来创设班级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试图透过教育学的视角,探究数字故事华丽外表下蕴含的教育学意义,探析数字故事的教育学理论基础,为教育技术新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更为丰富有力的理论支撑。一、数字故事概述数字故事是将传统讲故事的艺术与多媒体技术化手段(字幕、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结合起来制作而成,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供人们进行自我表达、交流和学习的一种流媒体形式。根据CDS提供的资料,制作数字故事一般可遵循以下六个主要步骤:一是写故事脚本。其

3、间需要标注出所用到的媒体元素及其呈现的时间长度;二是设计情节串联图板。要求用情节串联图板来组织故事呈现的流程,把脚本和可视化材料连接起来,供最后创作作品时使用;三是搜集素材。可通过搜索引擎寻找互联网上的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也可以用数码相机自己拍摄和创作;四是在视频编辑软件的视频时间线中编排照片;五是添加字幕、声音解说和背景音乐;六是添加图片效果和过渡效果;七是上传网络分享。数字故事在国外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在于它制作简单,只要有不低于Windows2000版本的计算机和一些简单易用的编辑软件(如PowerPoint、MovieMaker、iMovie、Flash、PowerVideoMake

4、r、绘声绘影、数字相册等),不需要其他昂贵的设备,就可以制作出精彩的多媒体视频。数字故事与传统讲故事的最大差异在于故事的呈现方式。数字故事的呈现方式是一种演进且新旧并存的方式,由最原始的口说方式,发展为受欢迎的电影呈现方式,再到现在信息与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以后,于电脑屏幕与数字化工具上呈现的方式。数字故事亦不同于视频短片,视频短片的范围仅仅停留在视频作品的范围,同时对于故事性没有很高的要求,而数字故事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故事性,它不仅仅是视频形式的作品,制作者可以使用任何数字化的形式来更为直接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得出数字故事的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秉承讲故事的艺术,二是灵活运用并融合多种

5、现代媒体技术,三是为个人搭建自我表达的自由舞台。把握了这三个特点,就把握住了数字故事的核心。二、数字故事在教学中的应用将数字故事应用于课堂教学,在欧美国家已成为一种普遍做法,目前也已波及到一些亚洲国家。当前,数字故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形式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与项目学习相结合,弥补知识零散性的不足。多元智能理论支持下的项目学习在各国的中小学教育中正如火如荼展开,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如很难规定学习内容的顺序和范围,知识的碎片化和零散性影响学习的系统性、结构性和连贯性。通过制作数字故事来进行项目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通过叙事的方式,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机地系统化地构建起来

6、,从而弥补项目学习的不足。二是与语言教学相结合,驱动讲述者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是贯穿在数字故事制作的各个环节的,而且是利用多种形式进行的,有录音的、字幕的、视频的等等。音视频元素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完成的数字故事作品及其具有冲击力的展示形式又会让学生们产生一种成就感,由此不仅可使学生们易于开展配图写作,更可让学生在成就感的驱动下大大增加写作热情,使学生乐于写作。每年日本大阪专区教育委员会和吹田市以及箕面市教育委员会都会面向高中生和大学生联合举办一次数字故事竞赛。竞赛不限定数字故事主题,让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学生们用PowerPoint来制作自己的数字故事,通过PowerPoin

7、t的录制旁白功能可以为自己的PowerPoint录音,展示自己用英语叙述的图片中的有趣事件。至今竞赛已成功举办多届,大大促进了当地的语言教学。三是以竞赛的形式在教育中推广,促进教师及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在美国,被称为是阿拉斯加“IdidaMovie”之父的Mark Standley和该州教育技术协会(ASTE)合作了一个项目:在学校中,把讲故事传统与数字媒体技术整合,于是就产生了IdidaMovie比赛。随后,他又在夏威夷创办了面向小学三到五年级、初中和高中生的“Island-Movie”竞赛。在我国,2010年上海举办的“世博之韵师德之美上海女教师的故事”数字故事作品大赛涵盖了上海市28所高

8、校和39所中小学,第一次真正把数字故事在我国教育领域内进行推广和实践,同时也是目前国内数字故事大赛覆盖范围最广,组织最为成功的一次大赛,对于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很有成效。三、数字故事蕴含的教育学理论及其实践价值透过数字故事丰富多彩的外表,探究蕴含在其中的教育学理念,可以发现数字故事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形式下融合了多种教育学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探究学习理论,新课改下的三维教学目标理论等等。(一)知识管理理论知识管理有组织知识管理和个人知识管理之分,这里主要指个人知识管理理论。个人知识管理概念的产生源于信息时代知识爆炸,人们处在知识的海洋里却常常忍受着知识的饥渴。互联网上信息资源具有多样性

9、、时效性、便捷性、可选性等特点,但同时,信息资源分散,数量庞大,内容与价值的相关性不确定,导致查找有用信息困难。因此,寻找、发现、获取、使用、评价、交流信息的能力成为个人学习的必备素质,也即个人管理知识的能力。个人知识管理是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帮助个人有效地管理飞速增长的信息,是把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且将成为个人知识库的信息进行整合的框架,它为那些零散的、随机的信息转换成可系统利用的和可扩展的个人知识提供了一种策略。它注重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共享、利用和评价的过程。其目的是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进行更好地决策,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发展个人潜能

10、。因此,个人知识管理将日益成为学习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并在进行创造、获取、评估、评定、组织、存储、分类、索引、从个人记忆(大脑/计算机存储)中重取信息和知识的过程中使用。个人知识管理的核心有两个:(1)将隐性知识更加明晰化,一方面将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分析、综合,得到可直接用于解决问题和决策的知识化信息;另一方面使知识能更清晰、明确地表达或更容易理解、查找和利用。(2)和其他人更好地共享已有的知识,并使知识能更快传递到需要的地方,更有效地将思想转化为行动。个人知识管理建立在个人已有知识的层面上,是对现有的显性知识进行有效加工和萃取,并吸收为自身知识,形成自己的隐性知识,实现个人知识的

11、创新。根据有关学者的论述,个人知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管理;二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新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三是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及经验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创造出新知识。从数字故事的制作过程不难看出,写作故事脚本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建构、呈现故事的意义,这正是学习者将已有知识系统化地重构起来,构建自己的知识意义及知识体系的过程,亦是将隐性知识明晰化、显性化,创造新知识的过程。而从串联故事情节图板、搜集素材、编排视频图片,到添加字幕、声音解说和背景音乐和添加图片效果和过渡效果,乃至到最终上传网络分享数字故事,无不是在让学习者具体地践行信息的创造、获取、评估、组织、存

12、储、分类、索引等等的一系列过程。因此可以说,数字故事的制作过程深刻地体现着知识管理理论的本质。(二)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亦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Fr

13、ames of Mind, Gardner, 1983)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九个): 1.语言 (Verbal/Linguistic) 、2.逻辑 (Logical/Mathematical) 、3.空间 (Visual/Spatial) 、4.肢体运作 (Bodily/Kinesthetic)、5.音乐 (Musical/Rhythmic) 、6.人际 (Inter-personal/Social)、7.内省 (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 、8.自然探索 (Naturalist)、9.生存智慧(Existential Int

14、elligence)等。当然,人的智能还可以从其它角度进行分类,如分为记忆力、形象力、抽象力、信仰力、创造力等。过去的多元智能发展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因为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应该由小做起,并慢慢推广至其它层面。然而,广义来说,多元智能理论的框架不单能在小学及幼儿园的层面推广,在中学、大学、甚至研究院或在职培训也是合适。近年不少国际MBA的课程都加入了创意思维的课程,以加强学生在新时代的适应力和创意方面的开发,这正是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的其中一个范畴。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有助老师从学生的智能分布去了解学生,同时更要求教师做到:一是改变以往的学生观,用尊重、赏识、发现的目

15、光去看待学生的差异性,改变以往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标准;二是重新定位教学观,运用多样化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三是更新教学目标,为每位“各有所长”的学生铺路搭桥,除了把目标锁定于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更要定位于发展和解放人本身;更四是改变教学行为,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呈现用“多元智能”来教学的策略,实现为“多元智能而教”的目的,努力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通过数字故事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数字故事自编、自导甚至自演的过程要求学习者的是文学、艺术方面的素养,图片及视频编排、音效及特效添加等体现的是学习者信息技术的素养,字幕、配音、解说等展示的是学习者语言表达方面的素养,而与同学互助合作讨论脚

16、本、搜集资料、制定方案、上传网络交流分享等等则体现了学习者设计、策划、互助协作、表达沟通、合作分享等等诸方面的综合素养,这正是多元智能学习理论高度集中的体现。(三)探究学习理论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或理解的过程,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探究学习的特征是: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探究学习的优势为:1、学习者通过探究活动生成知识;2、学习者通过亲身活动发现答案;3、鼓励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4、强调高阶思维技巧,如分析、综合和评价;5、学习者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如图形、图表等等组织和分析他们获得的数据,使研究技能与知识掌握统合起来;6、学习者不仅能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能亲身发展科学知识,同时能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因此,探究学习有利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