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伦理学论文(同名1187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546357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伦理学论文(同名11874)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师伦理学论文(同名11874)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师伦理学论文(同名11874)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师伦理学论文(同名11874)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师伦理学论文(同名11874)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伦理学论文(同名1187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伦理学论文(同名11874)(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伦理学期末课程论文题 目:从武汉新洲区“关爱后进生”考核制看“爱无差等”教师伦理观指导教师: 王俏华 职称: 副教授 完成时间: 2013年 12 月 19日 课程序号: 0096 学生编号: 6 成 绩: 工厂搬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安全问题始终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基本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安全问题主要是人员的安全和设备拆装以及财产的安全。各部门经理和所有员工一定要以安全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职责到人、分工明确。i目录摘要1一 “关爱后进生”考核制 1(一) 后进生的含义1(二) “关爱后进生”考核制的具体内容2二 “爱无差等”教师伦理观2(一) “爱无差等”伦理观的理论溯源 2(二)“关爱后

2、进生”考核制体现出的教师伦理道德规范 3三 现实中“爱无差等”伦理观面临的问题4四 从“关爱后进生”考核制看“爱无差等”伦理观实现途径5(一) 明确“爱无差等”教师伦理观的内涵4 (二) 因材施教,克服固有偏见5 (三) 改革教师评价制度5五 总结6参考文献7ii从武汉新洲区“关爱后进生”考核制看“爱无差等”教师伦理观从武汉新洲区“关爱后进生”考核制看“爱无差等”教师伦理观马万里 摘要:武汉新洲区2013年起,推行“后30%学生”评价考核制,将平时成绩排在班级靠后的30%后进生的表现,与学校、校长、教师的学期绩效目标考核全面挂钩。这一事件充分体现出社会已经开始将目光投向后进生,也是教师对学生“

3、爱无差等,一视同仁”的伦理观和道德规范的体现。随着素质教育制度的发展,教学实践中大量教育不公正对待学生行为对传统教师伦理观发起挑战。广大教师必须树立起“爱无差等”的教师伦理观、正确合理的学生观,营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关键词:进生;素质教育;教学实践;教师伦理观2013年8月起,武汉新洲区教育局全面推行“后30%学生”评价,将改革过去对学校、校长的业绩评价,只看学生考试成绩和优秀率的制度。后30%学生”评价的内容不光有学习成绩,还有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等项目。这一考核制度充分体现出“爱无差等”的教师伦理观,然而,我们知道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这一伦理观面临着种种问题的考验,本文将在正确看待“爱无差等

4、”的教师伦理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怎样以新洲区的考核制为范本更好地在教育实践中践行这一伦理观。 一、“关爱后进生”考核制 (一)后进生的含义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需要强调的是,后进生不是指由某些遗传或生理的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脑功能轻微失调 (多动症)等等的儿童,也不是指已经走上犯罪道路、“反社会行为”的“问题儿童”,主要是指在教育的主导影响下形成的特殊学生,即所谓的“双差生”在品德和学业两方面都比较差的学生。后进生就是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是就某个学生群体而言的相对概念

5、。通常情况下最突出地表现在品行和学业成绩等方面相对滞后。(二)“关爱后进生”考核制的具体内容 2013年10月8日,武汉新洲区教育局推行了一项“关爱后进生”的新政,全区内全面推行“后30%学生”评价,将平时成绩排在班级靠后的30%后进生的表现,与学校、校长、教师的学期绩效目标考核全面挂钩,还会与教师、校长评优评先、晋级晋职考核等相关联。过去,对学校、校长的业绩评价,只看学生考试成绩和优秀率。今年,全区在教育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办法中新增了一项指标“后30%学生”评价。“在一年两次的春季、秋季对学校和校长的考核中,这一指标占30%,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一制度试点实施的过程中,试点学校的校长就表

6、示,“后30%学生”在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等任何一方面有了进步,比如上课积极发言、按时交作业、热心班级活动等,都能列入教师的业绩。教师们“面向全体”的意识更强了。这一考核制度将目光投向了学校中容易被忽视、被边缘化的后进生,有利于在教师伦理受到严重考验的当今社会践行“爱无差等”的正确教师伦理观,给每一个孩子以关爱。二、“爱无差等”教师伦理观 (一)“爱无差等”伦理观的理论溯源“爱无差等”的伦理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墨子。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一种人类整体之爱、无差别之爱,具体表现为一种爱无差等的伦理精神。墨子大力倡导“兼爱”的伦理观,倡导人们之间爱无差等的伦理精神,即要爱人如己,“为彼犹为己也

7、”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7.,要不分人我,不辨亲疏,不分贵贱、强弱、智愚和众寡地相互爱护,“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8.,把他人的国、家、身当成自己的国、家、身同样地予以爱护,这样天下就会“治”,就会出现“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9.的和乐融洽的社会局面。为了增强“兼爱”伦理观在社会现实生活中运行的合理性,墨子提出了“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

8、爱的因果律原则:“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李冬梅. 墨子“兼爱”伦理观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4):35-39.这种 “投桃报李”的原则在世俗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就其实质是社会的互动与人际的互惠,这是中国特有的道德活动与人际关系的结构式。”从而将“兼爱”伦理观体现出的“爱无差等”的伦理精神全面纳入人们的道德生活之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墨子所倡导的“兼爱”在当今的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即一种“爱无差等”的观念,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要平等地给予每个学生爱和关怀,不能以学生成绩、行为表现而对学生产生亲疏远近。(二)“关爱后进生”考核制体现出的教师伦

9、理道德规范教师伦理学中,教师公正是师德师德的重要范畴。公正是人类的始终求。在社会教育关系中实现公正,历来是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们竭力倡导的价值目标和籍以发挥著述的传统领域。教师道德中的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为人正直和处理各种关系符合公认的道德准则,特别是在对待和评价自己的学生时。教师公正与否至关重要,这不但是社会、他人和学生对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教师个人应有的起码的道德品德。所谓教育公正,就是公正的根本要求在社会教育关系或教育过程中的实现。作为教师伦理的重要部分,教师公正无论在任何时期都是每位教师追求的道德规范。教师公正包括平等对待学生、爱无差等、一视同仁,主现在人格上对学生给予

10、平等的尊重。而武汉新洲区的“关爱后进生”考核制就将“后30%学生”的表现与老师的绩效挂钩,能够让老师在这种压力下能够做到教师公正的一个重要层面即“爱无差等”。 教师们肩上会多一份责任,更有关注后进生的积极性,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从而更好地贯彻“爱无差等”伦理规范,给予学生更多的师爱,即对学生无私、博大的爱。三、现实中“爱无差等”伦理观面临的问题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要以建立和谐优美的校园文化为目标,努力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文化熏陶。然而,教育中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已经司空见惯,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教学现象。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与“爱无差等”的伦理观相背道而驰的就是随处可见的教师不公

11、正对待学生现象,具体表现如下:1.安排坐位不公。在班级授课状态下,处于课堂边缘、角落以及后排的学生,容易听不清教师授课的声音,或看不清黑板的板书,但有些教师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即所谓“差生”)或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不好的学生却不能公正对待。2.课堂提问不公。少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却总是为其认为优秀的学生或其认为需要关照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提问机会。一些学习成绩较差或弱势群体的子女则很少甚至没有被提问和发言的机会。3.批改作业不公。少数教师对班上后进生或弱势群体的子女不闻不问,这些学生的作业有无问题、做得对否、好否,教师不给评阅、批改,或者以所谓“教改”名义,让其他学生进行批改。一学期甚至一学年下来,少

12、数学生的作业本上见不到教师批改作业的字迹,即使有,也仅有一个“阅”字而已。4.鼓励表扬不公。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表扬鼓励、得到肯定,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但少数教师对弱势群体的子女或“差生”很少鼓励,在其眼中,这些学生身上没有闪光点,而只有缺点和不足。5. 对待学生的态度不公。中小学生虽处于不成熟期,但是,教师对待同学们的态度,尤其是对待自己的态度,他们是非常敏感和在意的。可少数教师对后进生和弱势群体的子女另眼相看,不仅态度不好,而且在情感上排斥,在语言上讥讽、嘲弄。诸如此类的教师不公正对待学生的行为,尤其是缺乏对“后进生”的关爱的教学态度是后患无穷的,会给学生留下心理暗示,产生极大的心理影响力

13、。缺乏关爱的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逐渐产生对立情绪,从冷漠厌倦、消极对抗到怨恨仇恨、自暴自弃。这种不信任根深蒂固,教育工作将很难进行。四、从“关爱后进生”考核制看“爱无差等”伦理观实现途径武汉新洲区这项新政是关爱后进生的体现,更给予现在的教师“爱无差等”伦理观的实现途径,包括明确“爱无差等”伦理观的具体内涵,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克服偏见,关心、爱护后进生等。(一) 明确“爱无差等”教师伦理观的内涵“爱无差等”的精神伦理显示了对人格平等的大力张扬,而人格平等无疑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必需条件。在对学生的教育上,首先,它是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有赖于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而

14、师生关系的和谐无疑是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其次,师生之间遵循互利互爱的道德准则,不仅可以增进师生关系的和谐与融洽,还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当前社会上漠视弱势群体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反映到教学工作上,就是后进生这一弱势群体无疑是教学环境稳定与和谐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倡导师生之间的互利互爱,可以更快地推进后进生的转化进程。武汉新洲区“关爱后进生”考核制中,评价校长、教师称不称职,既要看成绩拔尖的优等生,也要看对“后进生”的关爱,就克服了过去聚焦“尖子生”,而忽视对“后进生关注的不平等的师爱。可以让班里的弱势群体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树立学习的信心。这给了公正、平等的师爱受到极大冲

15、击的教育大环境下教师如何践行“爱无差等”伦理观一些启示。这一考核制度启示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践行“爱无差等”伦理观的内涵,即发展与学生的和谐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弱势群体,形成和谐师生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后进生只是在学习上暂时出现了困难,他们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就会出现良好的转机。老师要叮嘱班级里的其他学生决不能藐视后进生,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班级里要开展帮扶一对一互助活动,手拉手学习互助活动是提高后进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班主任要把这种学习活动坚持经常地搞下去。对班级内后进生学习有提高的小组,老师要给予表扬,并鼓励后进生勇于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努力学习获得同学们的尊重。(二)因材施教,克服固有偏见武汉新洲区“关爱后进生”考核制看到了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少学生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的“后进”,比如相当一部分的留守儿童。他们由于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只能照料吃饭、睡觉,他们的作业没人辅导,行为习惯较差。新洲区一所学校试点“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