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5-知识梳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515623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5-知识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必修5-知识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必修5-知识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必修5-知识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必修5-知识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5-知识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5-知识梳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5 知识梳理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字词积累【勤谨qn jn】勤快。 【常例钱chng l qin】例行的贿赂钱【昭然zho rn】很明显的样子。 【央浼yng mi】恳求,请托。【剜wn】挖 【彤云tng yn】下雪前密布的风云 【搠shu】扎、刺【不尴尬b gn g】鬼鬼祟祟,不正派 【拽zhui】推、拉【浑家hn ji】早期白话文中指称妻子。 【酒馔zhun】酒饭。馔:饭食。【伴当dng】旧时指跟随的仆人或伙伴。 【髭须z x】嘴边胡子。【朔风shu fng】北风。 【沽g】买 【掇du】拿、搬。【迤逦y l】曲折连绵。课文中指一路走去,绕来绕去的意思。介绍水浒水浒是一

2、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体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

3、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 林冲被“逼上梁山”具有典型意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林冲从委屈忍辱,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变化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黑暗、腐败的政治现实,揭示人民被迫奋起反抗的社会原因,围绕林冲的遭遇,情节的展开张弛有致、波澜起伏。文言文知识积累1古今异义(1)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 古义:姑且。今义:权力、权利。(2)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 【恶】古义:冒犯。今义:讨厌。 【生事】古义:制造纠纷今义:惹事(3)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

4、浆洗缝补 古义:只要 今义:转折连词(4)我自来又和你没甚么冤仇 古义:从来 今义:自己来、自动来(5)林冲因见他两口儿恭敬孝顺,常把些银两与他做本钱。 古义:给 今义:和(6)将汤来 古义:拿今义:将要 (7)有书在此,少刻便知古义:信今义:书本(8)你不省(xng)得 【省】古义:明白今义: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9)好歹要结果他性命 古义:结束,了结今义:长出果实或事物发展到最后的状态(10)添些下饭【下饭】古义:菜肴,菜蔬今义:就看菜把主食吃下(11)谁不知恩人大名?休恁地说。 古义:不要这么、那么今义:停止或休息2课文中的语言,有些词语现在已不使用,如果不解其义则会影响对课文的理解。(1

5、)投托一个酒店主人,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过卖。【投托】投靠【过卖】伙计(2)只见那个官人和管营、差拨两人讲了礼【官人】对男人的尊称【讲了礼】行了见面礼(3)约计吃过十数杯,再讨了按酒铺放桌上,只见那人说道:“我自有伴当烫酒。” 【按酒】下酒菜【伴当】随从(4)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烤火)(5)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二三里便有市井。(市镇)(6)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事。【央浼】恳求3“却”的用法归纳(1)他却交头接耳,说话都不听得。(相当于“但是”,用在主语后面。)(2)不想今日却在这里撞见(反而,然而)(3)等到天明,却作理会(相当于“再”)(4)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

6、(相当于“正”)(5)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竟然,语气副词。)装在套子里的人词语积累辖制:(管束)孤僻:(孤独怪僻) 歹毒:(阴险狠毒)讥诮(冷言冷语嘲讽)安然无恙:(平安,没有什么毛病和事故) 周济:(给穷困的人以物质上的帮助)1.下列词语中黑体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暖和()削()铅笔B.胆怯()憎()恶规矩()C.违()背祈()祷降()服D.禁()闭周济()孤僻()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 ,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 闹出什么乱起见,我得把我们谈话的内容报告校长。契诃夫生活在俄国农奴制

7、崩溃和无产阶级革命 兴起的时期。这人总想把自己 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A.通知 以至 逐步 装 B.通知 以致 逐渐 装C.通告 以至 逐步 包 D.通告 以致 逐渐 包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睛朗 车篷 辨护 歌颂 B.吃荤 怂恿 撮合 游说C.讨厌 促狭 歹毒 兴高彩烈 D.搓手 沉默 烦脑 安然无恙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时代背景:19世纪末期的俄国正是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

8、专制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仇视和反对一切社会变革。作者写这篇小说就是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人丑恶的本质。装在套子里的人以讽刺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封闭、怀旧、胆小、多疑、害怕变革的形象,揭露了沙皇政府对自由的压制、对人权的践踏、对民众的专制。边城边城所表现的人生形式确实是自然的,这里的人生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毫不娇柔做作,毫不急功近利,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这种人生形式是优美的,他们含蓄而毫不伸张,温情而毫不暴烈,他们的人生是优雅的,安详的。这种人生形式是健康而不悖

9、乎人性的,他们有爱、敢爱,爱的深沉,爱的彻底。边城通过对话和感情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讴歌了山村田园生活的质朴、纯真,表现了作者重构理想世界的信念。语言朴素、饱满,不晦涩、不雕饰。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归去来兮辞是篇幅短小的抒情辞赋,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全文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小节与小节之间或有承上启下之意,或两两相对,互相呼应,既有一气呵成之势,又有回环往复之姿。首尾贯通,有意为之又似浑然天成。叙写了田园生活风貌,以及回归田园后的生活乐趣,表达了作者辞官归田的强烈愿望和归途上的心情。语言上匠心独运不见斧凿之痕,语言流畅清

10、新,音节铿锵,自然成韵。在遣词造句上,作者是字斟句酌,很多双声词、叠韵词都是经过锤炼推敲的,但丝毫不露痕迹。滕王阁序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两段着重写景,描绘了滕王阁周围的景色和宴会的情况,从第四段中间即“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一句转入抒情,同时文章的感情基调也由乐入悲,抒发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和不懈追求的凌云壮志。结构清晰,过渡自然。全文典故横陈而语言清丽可喜,有流动自然的气势,音节铿锵而和谐上口,读来流转如珠。结构层次井然而不乏波澜起伏之美,是骈文中的极品。逍遥游阐发了作者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将深刻的哲理,融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之中,激情澎湃,荡气回肠。全文富于想象,善于夸张,多用比喻,在

11、想象和夸张中营造雄奇开阔的意境,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夹叙夹议,借助比喻和历史故事阐发哲理,节节叙事,节节议论,或以具体形象感人,或直接摆出观点,议论方式灵活多变,极富说服力。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使说理更充分有力。陈情表是给皇帝上的奏章,因其中流露强烈的天伦之情而感人肺腑。文章首先叙述自身遭遇的不幸和祖母疾病缠身的困境,接下来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自己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最后进一步阐述祖孙相依为命的关系,同时保证祖母终老之后一定出来为国效力。文章叙事婉转亲切,语言生动形象,情透纸背而少有大声呼号之词。4归去来兮辞(并序)一、通假字与古今字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衡”,通“横”) 曷不委心任去留?(

12、“曷”,通“何”)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景”,通“影”)二、古今异义词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古: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情话 古:指知心话 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 古:指农事今:泛指既窈窕以寻壑 窈窕古: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觉今是而昨非 是 古:正确今:判断词 非 古:过错、错误 今:不恨晨光之熹微 恨 古:埋怨、遗憾 今:仇恨、怨恨三、词类活用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使动用法,怡:使愉快)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名词用作状语,日:每天) 时矫首以遐观 (名词用作状语

13、,时:有时)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形容词作名词,幼:儿童、小孩子)乐琴书以消忧 (形容词作动词,琴书:抚琴、读书)策扶老以流憩 (形容词作动词,策:拄着)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名词活用作动词,划船)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意动,以为善, 羡慕)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乐:以为乐)悦亲戚之情话(意动,悦:以为愉快)四、宾语前置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五、一词多义引 引以为流觞曲水 (疏导、引来) 引壶觞以自酌 (端起) 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弓) 相如引车避匿 (掉转) 引兵欲攻燕 (率领、引导) 秦军引而去 (避开、退却)乘 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

14、奚疑(顺应)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shng 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策 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振长策而御宇内 (马鞭子,引申为暴政) 夸父弃其策 (拐杖)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引申为驯养)行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行走 )六、虚词把握以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连词 相当于“而”)既自以心为形役(认为)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介词 把、拿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动词,用,采取) 木欣欣以向荣(同 “而” ,表并列)之 纵江东父老伶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他们,代江东父老)君将哀而生之乎(我) 之子于归(这、此)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这样的人,这类人) 悦亲戚之情话(定语中心词之间,的) 感吾生之行休(主谓间取消独立性) 何陋之有(宾语提前标志)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标志) 怅恨久之(音节助词无实义)而 门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