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互文修辞的辨析和理解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504290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互文修辞的辨析和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互文修辞的辨析和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互文修辞的辨析和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互文修辞的辨析和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互文修辞的辨析和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互文修辞的辨析和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互文修辞的辨析和理解(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木兰诗中互文修辞的辨析和理解,公刘中学 马小艳,学习目标: 1、课文中互文修辞的正确理解和翻译。 2、初中语文课本中互文修辞的辨析和理解。,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我们一起来试着翻译以下句子。,我们也许多半会做出这样翻译:,1、将军经过百战之后都战死了,回来的都是久经战场的壮士 。,2、木兰到东市买回了骏马,西市买回了鞍鞯,南市买回了辔头,北市买回了长鞭。,3、打开我的东阁门,坐在我的西阁床上。,4、向着窗户,梳理云一样的秀发,对着镜子、把花黄贴在脸上。,其实我们都错了,这样

2、并不符合生活逻辑。,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经过百战之后都战死了,回来的都是久经战场的壮士。”,这可能吗?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逻辑上讲不通。,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子。,木兰每去一处只买一样东西,能这样机械吗?,木兰到东市买回了骏马,西市买回了鞍鞯,南市买回了辔头,北市买回了长鞭。,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打开我的东阁门,坐在我的西阁床上。,打开东屋门,却坐在西屋的床上,神通太大了吧!,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向着窗户,梳理云一样的秀发,对着镜子、把花黄贴在脸上。,理云鬓不用照着镜子吗,贴花黄背着窗户吗?也不合生活逻

3、辑。,?,其实,这是一种修辞,叫做互文,也称互文见义。,互文是指一联中的两句词语意思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手法。(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此,我们对于上述4个句子应该这样来理解翻译:,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和壮士经历了很多年征战,有的战死,有的归来”。可翻译成“将军和壮士们经过多年征战,有的光荣殉国,有的载誉而归。”,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子。,句中的“东市”“西市”“南市”“北市”构成了互文。“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四个词语互相补充,可翻译为:“到

4、东南西北等市场上去买了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简而言之,就是到处去买出征的器具。作者把它分开来写,是为了诗句的整齐和音调的和谐。,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其上句省去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可译为:“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了木兰回到久别家中的欢喜之情。,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两句诗可译为“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把花黄贴在脸上“。 “当窗”与“对镜”为互文。当窗以取亮,对镜以整容。全句是说对着窗户照着镜子梳理云鬓并帖上花黄,并非“理云鬓”只当窗而不对镜,亦并非“贴花黄”只对镜而不当窗。,归纳拓宽:,互文修辞的类型,

5、1、同句互文 就是指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解释、互相渗透、相互补充。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从字面理解,这句诗是“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之意,实际上,应该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 。,2、偶句互文。 就是前后两个句子构成的互文,前后两个句子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彼此隐含,往往下句含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上句含有下句将要出现的词,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个句子拼合起来。例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这是两个相对的文句。如果只从字面上去看;就会理解为“和我谈笑的都是博学之士,和我往来的没有无知的人”。把两句联系起来看, “谈笑”和“往来”构成了互文

6、,它的意思应该是“谈笑往来有鸿儒,谈笑往来无自丁”,即“和我谈笑往来的都是博学之士,没有无知识的人”。,3、多句互文。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中的词语交互成文,合而见义叫做多句互文。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这里使用排比句式,突出木兰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使诗文音调明快,增强了诗文的音韵美。,初中三年语文课本的互文修辞例句:,1、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家) 这个互文句极写塞外苦寒的军旅生活。如果仅从字面看,可理解为“将军冷得连弓都拉不开,都护冷得连铁甲都难以穿上身。”其实,完整的意思应是“将军、都护角弓不得控,将军、都护铁衣

7、冷难着”。,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句中“受任”与“奉命”、“败军”与“危难”互文, 可以概括翻译为“在战败的危难时刻我接受了使命”。,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意思是“不因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这里的“喜”,不仅指“物”,同时也指“己”,悲不仅指“己”,也指“物”。,5、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是说将军征夫都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或愁白了头发或哀伤流泪。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6、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两句互补见义,意思是千里万里冰封,千里万里雪飘

8、。,7、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其中“烟”与“月”互补文见义。即“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并非“笼寒水”的只是“烟”而无“月”,也并非“笼沙”的只是月而无烟。,课外常见互文例句:,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即“(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诗中“惊”、“鸣”互文,正确的理解应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这样理解,词的意境才更显丰富优美。,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