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99143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木兰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蓝田县前卫镇滕寨初级中学 彭向阳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 积累文言知识,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古诗修辞用语的特点;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 结合语境理解诗中意象,体会诗中心理描写结人物塑造的作用;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北方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美好愿望与高尚情操。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2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目标知识和

2、能力目标:积累文言知识,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北方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美好愿望与高尚情操。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学时难点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北方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美好愿望与高尚情操。教学活动【导入】教学步骤问: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参考备案: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

3、夫人【讲授】故事背景简介背景(出示课件)欣赏豫剧“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简单片段,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观察学生对学习是否感兴趣可以先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到学习的活动内容中,再看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感到兴奋、愉悦,然后看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一个好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常常使一些学生在完成了正规的活动内容之后,还想继续进行。【活动】朗诵配乐朗读(课件演示+教师范读+学生尝试)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也为背诵打下基础。【活动】字词试解检查预习效果,给加粗的字词注音。唧唧( )机杼()军帖()可汗()鞍鞯( )辔头()溅溅()胡骑()啾啾()朔气( )金柝

4、()十二转()百千强()扶将( )阿姊()霍霍()旧时裳()理云鬓()【活动】复述故事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要求学生以“木兰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木兰停机叹息、替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辞官还乡、会见亲人、讴歌英雄)【练习】借助注释逐句理解,理清故事情节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准备出征,奔赴战场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还朝辞官解甲还乡,亲人团聚双兔难辩,隐喻作结【活动】试分析木兰形象、品质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木兰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体会并交流木兰有哪些美好品德?勤劳善良,坚毅勇敢,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英勇善战,建立功勋。竭尽爱国之忠心,又不慕高官厚禄,这正是千百年来传奇故事历久不衰的原因。【活动】当堂练习:木兰诗理解性默写【讲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导课、简介背景、配乐朗读、复述故事,理清故事情节使大家对字词知识及木兰的形象品质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试着理解默写,印象就更深刻了。希望大家熟读成诵,为下一节课向纵深学习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