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92403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种子的萌发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种子的萌发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种子的萌发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种子的萌发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种子的萌发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种子的萌发(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种子的萌发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第二章是围绕“被子植物的一生”来设计和安排的。本节课安排了对“种子萌发的条件”的探究活动,是本章新内容的开始。为后面学习“植株的生长”和“开花结果”奠定基础。教材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活动,获得最直接的体验,提高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有一些生活经验上的认识,并有一定的分析和表达的能力。虽对于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虽有一定得了解,但要设计多个变量的对照实验,还是有难度。三、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说出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2、能力方面: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提高设计对照实验方案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激发珍爱生命的情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五、重点和难点:(一)重点:本节课是主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去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二)难点:对照实验的设计。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一个简单的CAI课件。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课前以单一变量来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写实验报告。七、教学策略生物课程标准提倡促进学生

3、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为此,结合内容,本节课从农业生产的现象引入课题,再安排了学生对种子萌发的探究实验进行课前设计和探究,每个小组针对单一变量探究,在引导学生通过几个小组的探究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其他的条件。学生对某小组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质疑,该小组答疑,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增进交流和繁体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一系列活动,能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层层引导,不但突破了重点,解决难点,并且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六、教学过程设计程序

4、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展示几幅有关农业播种的图片。(为什么农民通常在温暖的春天播种、还要浇水和松土?根据生活经验对种子萌发的条件进行猜测。通过生产和生活实践引发思考,导入新课学习。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启发学生回忆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回忆作答:1、 提出问题2、 做出假设3、 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4、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5、表达交流复习旧知识,进一步明确对照试验的要求,为后面学生设计实验的科学性打下学习基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组织学生介绍课前探究实验的过程和展示实验结果,提示其他学生注意听。小组长发言时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该小组的实验报告。组长1:介绍水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的探

5、究过程,一名组员展示实验结果。(有水的实验装置种子全部萌发,无水装置种子全都没萌发。)小组长上台介绍该小组成员的实验过程并展示实验结果。可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其他小组同学提出问题要求解答,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其他小组提出质疑。各小组成员提出质疑:你们小组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放了多少粒种子?你们是如何选择种子的?为什么你们没有将种子放在土壤上?(组长或其组员回答以上学生的提问。)每小组的设计和实验都是对单一变量来进行的。通过三小组的探究和展示,学生在掌握如何把握单一变量的设计之后,综合几个小组的实验,发散思维,教师引导,学生就能清楚如何设计多个变量的实验。这样的设计

6、有由简入难,过渡合理,迁移自然,学生接受起来较容易。实物投影展示该组的实验报告。组长2:讲述探究空气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过程,一组员展示实验结果。(被水淹没的种子膨胀,种皮裂开,但未发芽,接触少量水的种子全部发芽。)质疑: 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为什么要加过量的水淹没种子? 能不能把种子放在密闭的装置当中造成缺氧,而另一装置不密闭,从而形成有氧和缺氧的对照?(组长或其组员解答)实物投影展示该小组的实验报告。组长3: 讲述探究温度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实验过程并展示实验结果。一组员展示实验结果。(置于冰箱中冷冻层的种子未发芽,置于阳台的种子都发芽了。)质疑:你们把种子放在冰箱和放在阳台上不是使

7、光照不一样了吗?种子放在冰箱内不是把种子冻死了吗? (组长或组员解答)启发学生对以上三个实验分别下结论。归纳:种子萌发需要水、合适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实物投影展示教师课前的实验结果。(4个实验装置:1号缺水,不发芽;2号温度、空气水条件适合,种子发芽; 运用刚才已了解的知识来分析:进一步加强对探究实验的设计,及时检验学生刚才掌握的情况。3号种子泡在大量水中,种子不发芽;4号在冰箱中,种子不发芽。)提问:此实验共有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起对照作用的是几号?1和2是一组,变量是水;3和2是一组,变量是空气;4和2是一组,变量是温度。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屏展以上实验的设计:讨论,分析

8、。说出设计方案和理由。小组合作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对照实验的理解。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如果想知道光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应该如何设计?(“”代表有这一适宜条件。)12345水空气温度光(用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则的设计5号装置:与2号条件相同,只是2号处于光照条件下,而5号用黑布进行遮光处理。)可检验学生对设计对照实验的而理解。从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性。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故事引探:一位国王年岁已高,需要一个接班人,他发给每个孩子一粒种子,并承诺谁种出的花最美丽就让谁做国王。一个小男孩也得到一粒种子,他把种子种在大花盆中,每天按时浇水一周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种子仍然没有萌发。时

9、间到了大家都拿了很漂亮的花过来,唯独这个小男孩没有。但国王却对他说:“你是个诚实的孩子,就是我的继承人,你的种子永远不可能发芽。”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通过故事了解种子萌发还需具备自身条件:除要具备适宜外界条件以外,种子应该是活的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其它自身教师引导补充)。通过小故事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选种是农民播种前的重要工作,应该选什么样的种子呢?利用已有知识解释:应选力大饱满和保存时间短的。及时训练,检验学习效果。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假如让你设计一组对照实验,你该如何设计?交流实验方案。设置:死种子,干瘪种子;胚受损的种子;活的、饱满并且饱满的种子共三组对照实验,

10、在实验过程中,四装置处理除种子不同外,其他环境条件相同。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种子的萌发过程播放有关种子萌发的视屏。注意观看视频,产生兴趣。直观的视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过程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展示菜豆种子萌发过程图片。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和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种子萌发过程。表达:种子吸收膨胀,种皮泡软。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轴伸长,最后子叶出土,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这样就形成一颗小植物。加强表达能力的培养。问题情境(出示学生实验中已萌发的豆芽)我们吃的绿豆芽,白色的细长部分是由种子的什么结构发育来的,你知道吗? 做出判

11、断:是由胚轴发育来的。讲练结合。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提出问题:如何抽样:农民买回一袋种子如何测发芽率?能否用35粒种子或把一袋种子都用上?或挑几粒大的种子?什么叫抽样检测?介绍计算种子的发芽率的方法。学生通过答问,理解抽样检测的概念,并总结出抽样检测的关键是随机抽样。指导学法。案例:假种子事件听案例,对这些坑害农民的事件感到愤慨。让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和生活。总结提升组织学生发言,了解学生本节的收获(包括知识、技能等)。自我小结本节你学会了什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并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课后实践展示某学生所发豆芽布置课后活动:发豆芽利用所学知识开展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和动

12、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科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怀疑、实证和思辨,似乎很枯燥。其实科学也是一种文化,它和人文也是分不开的。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抒发美好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从“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引入本章“被子植物的一生”。又让学生挥笔作画,画出自己最熟悉的一种被子植物的一生,进入了教学主题“种子的萌发”。观看种子萌发过程的课件,理解生命之艰辛;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道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通过介绍种植大豆的经历,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说明植物和人类一样,一生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生物圈所提供的,使

13、人与生物圈和谐相处的哲理,尽在其中。2体现课改精神,注重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探究”被放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十个主题的首位,目的是强调教师要将科学探究的内容标准尽可能渗透到其他主题内容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进行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亲自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并以此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方法和思维的品质。本节课所涉及的“对照实验”的设计、“抽样检测”的方法都是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方案其中涉及的有三个变量:水分、空气、温度,设计方案是有一

14、定难度的,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时教师给予了提示,讨论后又进行了实验方案分析。体现了教师引导、启发、点拨的主导作用。在教师进行实验方案分析后,学生普遍反映思路清晰了。及时诊断“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方案的设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设计“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实验方案,使学生又一次得到了训练。从反馈来看学生基本学会了这种科学研究方法。3注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分析诗句、画图、讨论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观察记录表、学生自我小结等,教师多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充分活动。在活动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生命活动的探究,

15、常常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学校课程的安排,通常是由间隔的课时组成的。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实验设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课下完成实验。这样课内外交织,活动内容多而不乱,时间利用上也比较节约。不足之处:在课堂学习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而学生普遍存在着差异,有的活动如画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表,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完成。有些问题也讨论的不是很透彻。由于学生是课下在家里独立完成实验的,在实验操作上遇到的困难难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以上问题要在今后教学中加以注意,使课堂教学更完美。点评“种子的萌发”一课,是生物教师非常熟悉的教学内容。作者在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深刻领会生物课程标准理念,善于抓住机遇,勇敢地接受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