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二课时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77366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二课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第2课时 血液循环的途径辽宁省彰武县前福兴地九年制学校李海杰 2017、5、26一.概述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新课标201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的内容。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是输送血液的“泵” 。 其特殊性在于它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运走,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靠血液循环来实现。如何在短时间里使学生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都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准备。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第二课时的内容。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以

2、通过分组讨论,观看视频等多种方式理解以下要点:一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其相互协同的关系;二是动脉与动脉血、静脉与静脉血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三是血液循环的意义,即血液在流经毛细血管时所发生的物质交换。通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体育锻炼有益心脏健康。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初一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智力等方面来说,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对外界

3、事物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尚处于一种懵懂阶段,对于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都不甚了解,所以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无法解释。可以通过分组讨论,观看视频等多种方式引发学生兴趣,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每一个时机,在引导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远大的理想抱负。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2.教学难点: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 五、教学媒体运用血液循环的flash动画、红细胞的旅行flash动画、心脏图片、动脉血和静脉血图片。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出示心脏结构图,快速说出各部分结构

4、名称,最后由瓣膜引入,瓣膜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那么血液在我们体内究竟是怎样流动的呢?又有几条循环路线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探究第四单元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第二课时血液循环的途径。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旧知引入新课。(二)出示学习目标:教师活动:白板展示本节学习目标,教师强调重点学生活动:学生齐读学习目标。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带着目标愉快的学习。(三)自主学习教师活动: 血液在我们体内究竟是怎样循环流动的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快速阅读教材63、64页的内容。学生活动: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快速阅读教材63、64页的内容,用直线画出重点,波浪线画出疑难。设计意

5、图:通过识图、阅读对本节课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培养学生学会自学,注重学法指导,渗透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合作探究做铺垫。(四)合作探究教师活动:课件展示合作探究内容,进行学法指导,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学生活动:以组为单位探讨以下4个问题小组长负责将组内的学习成果进行汇总并达成共识。如有疑问可以向老师或其他小组请教,完成后请做端正示意老师。1 .你能说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吗?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哪儿发生的这种变化?2 .你能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吗?3 .在血液循环中,动脉血管中流的一定是动脉血,静脉血管中流的一定是静脉血,这种说法对吗?举例说明。4.血液循环有什么意义?怎样

6、才能增强心肌的功能?设计意图:在探究中教师应到各个小组巡视、指导,培养他们小组合作精神,互帮互助,能够在探讨中提升自我,并能有效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对已有资料分析、整理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提高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五)汇报交流教师活动:小组长负责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集体订正,教师及时指导,拓展讲解。学生活动:一名组员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对有疑惑的内容可以提出质疑或补充。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会清晰地表达,汇报时声音洪亮,语言简洁明了,体态优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在小组合作中充

7、分体现自我价值。探究1:教师活动:课件播放flash动画血液循环的途径学生活动:观察动画思考问题,直观生动地了解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特别是在毛细血管处血液成分是怎样发生变化的。用磁性粘贴示意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然后贴在黑板上。设计意图:动画演示比较直观,学生易于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很鲜明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学生容易理解记忆。探究2教师活动:幻灯片展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图片。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图片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视觉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探究3:教师活动:幻灯片展示血液循环图片,红色的部分代表动脉血,蓝色的部分代表静脉血。学生活动:看图片说出各个血管流的是什么血。设计意图:从

8、图片当中能一目了然的观察到血液的成分。学生马上能找到正确答案。探究4:教师活动:根据物质交换来回答,然后通过追加问题运动员的心率为什么慢?讲解心脏的重要性。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加强锻炼身体。保持愉悦的心情,让冠心病、心肌梗这样的疾病远离我们。学生活动:观看血液循环图找出血液成分变化的位置,明确变化的过程,了解运动员心率慢的原因。设计意图:明确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明确体育锻炼有益心脏健康。(六)课外实践:教师活动:了解血压,血压怎样表示以及水银血压计的测量方法。学生活动:阅读教材66页,指名找出正确答案。课下为自己的家人量血压。设计意图:用自己所学帮助家长健康地生活,渗透关心长辈的情感

9、教育。(七)知识梳理教师活动:课件播放知识梳理框架图。学生活动:回忆本节所学内容,快速记忆。设计意图:及时归纳本节知识要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以图表的形式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便于理解识记。(八)拓展延伸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它经历了哪些路径?当它再次从心脏右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重新回到心脏时,它又经历了哪些路径?教师活动:课件播放flash动画红细胞的旅行学生活动:观看思考,叙述红细胞的旅行路径设计意图:加深对血液循环途径的了解。(九)习题检测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快速完成习题,小组达成共识后汇报。学生活动:先独立完成,然后组间交流,达成共识后汇报。设计意图:及时巩

10、固新知,学以致用。1.人体内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是由血液流经下列哪一部分毛细血管实现的。( )A鼻腔粘膜毛细血管 B.消化道壁毛细血管C.肺部毛细血管 D.组织间毛细血管2.下列有关人体内瓣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脉内有动脉瓣 B.静脉内有静脉瓣C.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 D.瓣膜的作用是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3.人体某血液循环图解为:右心室abc左心房,根据此图解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人体的体循环图 B.从a到c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C.a代表肺静脉 D.c代表肺动脉4.人体内体循环和肺循环汇合于( )A.主动脉 B.肺动脉 C.肺部 D.心脏 (十)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幅血液循环示意图教师活动:看哪个小组设计既漂亮又美观。进行评比。学生活动:小组成员精心设计,下节课前展示。设计意图:进一步熟练掌握血液循环路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