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流动在组织——血液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68916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流动在组织——血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流动在组织——血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流动在组织——血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流动在组织——血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流动在组织——血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名称流动的组织血液科目生物教学对象七年级课时1教学者周景云一、教材内容分析 血液是物质与气体运输的载体。学生对血液大多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血液的颜色,验血,输血等。但血液的成分以及功能,学生并不清楚。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血样标本,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知道血液的组成。(2)通过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观看课件,了解血浆和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主要功能。2 能力目标:(1) 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 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通过小组成员关于

2、血浆、血细胞的扮演角色的自我介绍,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 体验血液对人的健康和生命的重要作用。(2) 养成用心观察的习惯,通过学习能够更加的热爱生活。三、教学重难点1.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四、学情分析 对于血液学生既熟悉又陌生,前者易引起兴趣,后者易激发好奇心。教师应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实物(血样品)及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加深学生对血液成分及功能的进一步认识。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采用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如血液的分层现象,如观察血液的组成成分。六、教学准备1.新鲜猪血,抗凝剂。2.人血永久涂片,显

3、微镜。3.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1【导入】流动的组织血液导入一:(多媒体导入)展示课件(内容:繁忙的陆路运输图片,结合简短的说明。),创设联想的思维空间,认识物质运输的重要性。 问题导入,运输业需要车等搭载货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通过什么“搭载”呢?在人体内同样存在着繁忙的“运输线”完成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就是遍布全身的大大小小的血管和血管里流动着的血液。教师提问:-一个人失血过多会导致什么? 教师:那我们因该才去什么样的急救方式 教师提问: 对于失血过的的人为甚么要才去输血急救而不是输液?引入课题,展示学习目标。活动2【讲授】流动的组织血液1.探索一血液

4、的组成教师:展示血液样品,学生分组观察。教师点拨:讨论(1).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物,它们的质量不一样,所以,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分成上下两层以及中间一薄层白色物质。(2).血液是由上层的淡黄色半透明液体,下层深红色部分以及中间的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组成的。红细胞和所含的血红蛋白在下层的物质里,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中间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里。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2.探索二 血浆的功能特点:淡黄色,半透明液体。主要成分:水(90%)、血浆蛋白(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含氮废物等(3%)。思考、分析血浆的功能主要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3. 探

5、索三 血细胞A.演示实验: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抽四名学生上讲台做演示实验。课件展示人血永久图片,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和数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点评B.学生阅读教材P53-54页,思考以下问题:a.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各自有什么特点?b.它们对于我们人体有什么主要作用? 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血液可以流动,因此被称为“流动的组织”回忆所学知识,建立和新知识联系。学生自由发言。学生思考P51讨论第1,2题,利用课件展示:资料2常规化验单学生:你能读懂这一张血常规化验单吗?项目一栏中的RBC、

6、WBC、Hb、 PLT 各代表什么含义?指导、评价并激励学生。:阅读教材P52页,思考以下问题:1.血浆由哪些主要物质组成?2.血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观察、回答。学生思考: a、你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几种血细胞?b、数量最多的是哪种血细胞?c、你是根据什么来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温故而知新。合作交流,分析总结。自主学习。八、教学反思1、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能力不强。显微镜的使用不熟练;运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差些。因此存在有些学生观望、实验忙乱、用时过长的现象。这样就使得课堂时间教紧,有些知识学习发的教匆忙。2、教师“教学案”的运用还是不很熟练,课前教师下发了预习提纲,学生进行了预习,但课上遇到问题时,教师又不自觉地去讲,不敢放手让学生去解决,又走回老路上去。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组成员通过研讨认为:实验课一定要克服各种困难来上,让学生多动手,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