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 运动的描述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03995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 运动的描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 运动的描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 运动的描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 运动的描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 运动的描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节运动的描述1.教学重点:(1)认识机械运动和参照物。(2)知道物体运动的相对性。2.教学难点:(1)理解物体运动的相对性。(2)用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知识解释实例。一、情境导入模式一:路边的行人看见公路上的汽车飞快地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乘客不动,看路边的行人时,却觉得行人在向后运动。司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行驶中的汽车司机看路边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觉得它们都在向后退。再看看车上的乘客觉得他们都没有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模式二:1935年,苏俄技术人员波尔西列夫驾驶列车,在南俄艾里门科夫站向奥里桑卡站行驶。在前面的铁轨上,另一列疾驰的火车36节货车厢在斜坡上以15千米

2、每小时的速度后退,面向波尔西列夫驾驶的火车冲过来。波尔西列夫立即将自己的列车刹住,以和对方相同的时速15千米的速度向后退去。他在毫无损伤的状态下,用自己的列车安全地接住了36节货车厢。你能说出波尔西列夫是用了什么原理既保护了自己,又接住了36节货车厢的吗?模式三:请同学们回忆“刻舟求剑”的故事。有一次,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江,船到江心时,他一不小心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水里。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剑,可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说:“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说吧!”船靠岸以后,他才从他刻了记号的船身处下水,打捞宝剑。二、教学建议1.机械运动:(1)建议教师通过图片或录像,让学生观察形

3、形色色的运动,体验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2)通过课件或图片展示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认识到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得出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变化的运动,即机械运动的实质是“物体位置的变化”。2.参照物:建议教师多举身边的实例或进行课堂活动,如把板擦放在书上,手拿书运动,选桌子为标准,板擦是运动的;选书为标准,板擦是静止的。通过分析多个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参照物在描述机械运动中的“标准”作用,同时使学生了解,如果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得到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建议师生共同描述运水稻的车辆与联合收割机一图中运水稻车辆的运动情况:选取地面作参照物,运水稻的车辆是运动的;选

4、取联合收割机作参照物,运水稻的车辆是静止的。从而得出: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作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判断得到的物体运动或静止的结果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教师可以找一些实例,如以教室中的学生、物体作参照物来描述选取不同参照物时物体的不同的运动状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对选取不同标准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不同的理解。三、本课板书1.机械运动:(1)概念:物体位置的变化。(2)规律: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2.参照物:(1)定义: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作为标准的物体。(2)运动和静止的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3)选择:参照物根据需要来选择,为了方便,一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参照物一旦选定,我们就假定它是静止的。除研究对象外,静止和运动的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照物。(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如果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和静止的结论可能不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