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科学研究方法及其原则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367624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科学研究方法及其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一章科学研究方法及其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一章科学研究方法及其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一章科学研究方法及其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一章科学研究方法及其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科学研究方法及其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科学研究方法及其原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科学研究方法及其原则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研究研究是一个探求事物真象、性质和规律的正规的、系统的、严密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发现和发展一种结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并非采用科学方法的过程都是研究。例如在解决电视机为什么只有图像而没有声音这类问题的过程中,使用科学方法可以得出结论,但这不能称之为研究。因为它没有正规地确立课题、形成假设、系统地、严密地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也没有发现和发展原理或理论的目的。 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它的直接目的是解决问题,其最终目的在于发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强调发展原理和理论,并有助于预测未来。研究往往要超越具体情境和样本,从所观察的样本特征推论到总体

2、特征。例如,有的学校研究部门收集整理以往的统计信息,也许在决策中有很大用处,但这类过程一般不能称之为研究。 研究以可观察到的经验或经验主义的根据为基础。有些令人非常感兴趣的问题,由于它们不能观察到而未加以研究。研究作为一种形成和发展知识的方法,它只接受那些能用观察证实的事情,而拒绝任何暗示和教义(迷信)。 研究需要准确地观察和描述。研究者选择或设计有效的搜集资料的程序,尽可能使用定量测量工具,以达到精确地描述形式。只有在难以使用和不应该使用定量方法时,才考虑使用定性或非定量的方法描述观察。研究涉及到从原始的第一手资料中搜集新的数据资料,或从一个新的目的出发使用现有的资料数据(元分析)。有些教师

3、安排写一篇名人生活的论文,要学生阅读百科全书、专著和期刊资料,然后综合这些信息写成一篇书面报告。这算不算研究?这都不能算作是研究。因为数据和观点、资料都不是新的。它仅仅是把已经知道并已经形成文字的东西重新组织和复述。作为一种学习,这也许有价值,但它毕竟不是研究。它并没有给已知的世界增添什么东西。研究要对尚未解决的问题给予回答。它的目标是探索未知的世界,所以创造性往往是一个优秀的研究计划的特点。然而人们又有意地重复以前的重要的研究,使用同样的程序,但被试、背景和时间不同,这一过程就是重复。要证实或对以前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重复实验是有价值的。 要仔细设计研究程序并进行严格的分析。尽管研究活动有时

4、可以是随机的和无系统的,尽管尝试与错误是研究中的常事,但研究是有目的的,它不是盲目的考察或者是一个仅仅去看看发生了什么的实验。 研究要求有专门的知识。研究者知道所研究的课题中,哪些已为人所知和其它部分的研究状况。他已经研究过有关文献,对理解和分析有关数据所需要的概念术语和技术技能具有扎实的基础。研究力求客观并合乎逻辑。它要尽可能应用各种测验去证实研究程序、研究资料和研究结论。研究者力求摒弃个人偏见,决不想宣传或证实只是用热情维系的信念。对于假设,重要的是进行检验而不是加以证明。尽管绝对的客观性象纯粹的正确性一样是难以捉摸的,但研究者总是力图在自己的分析研究中排除偏见和情感。 研究要有科学的态度

5、,是一种耐心而不慌乱的工作,它很少是场面壮观的。研究者寻求复杂问题的答案时,有时会感到失望和沮丧。要有学者风度地小心谨慎地表述结论。书面报告和相应数据要提供给其他学者仔细检查,要提供参考文献,让任何胜任的学者都要掌握必要的研究信息,以便对该研究进行分析、评价甚至重复。 研究常常需要勇气。科学史表明许多重要的科学发明是在政治当局和宗教当局的反对下产生的。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宣布太阳系的本质的研究结果时,被教会当局宣判有罪。他的理论认为太阳而不是地球居于太阳系的中心,与托勒密的旧学说直接冲突。宗教教义认为,他的理论是对创世纪所描述的创造万物的故事的背叛否定,这就使宗教教义的信仰者大为愤怒。显然科学研究

6、的标准是严格的。研究工作者应该是学者型的高度完善又富于想象的人,并且愿意在艰苦条件下长期不懈地追求真理。然而必须承认,研究者也是人。上面列举的理想也许从未实现过。象纯粹的正确性一样,它们只是追求的目标,并不是每个研究者都能做到的。我们相信,在教育领域里,科学研究能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学生,更好地认识教学过程,更好地掌握成功地进行教学的条件。 二、研究的类型 (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任何科学研究都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也不例外。可以回答心理与教育科学一般性长远问题的研究称为基础研究。而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研究,一般称为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广泛

7、性的、长期的问题的答案,它在很大程度上由研究者的好奇心所推动。例如学校教育整体改革的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理论的研究(先天还是后天)。应用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求现实性的答案,以得到有关的信息。例如减轻学习负担的对策研究、儿童思维能力训练的研究。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界定并不是十分清楚的。很多研究本身既有其广泛的长期的目的,又有其解决现实问题的具体意图。 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还有一种需要特别提及的研究类型是工具性研究,其目的主要在于教育评估与心理诊断。 (二)描述性研究和控制性研究 根据研究的性质,还可以将研究分为描述性研究和控制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称为评定性研究,其研究结果用来描述心理发展与教育

8、方面的事实。例如儿童思维发展规律的研究,儿童基本情绪认知发展的研究等。控制性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因素的控制,揭示某些因素与人的心理或行为间的因果关系,这类研究一般只采用实验法。通过精心设计,操纵变化特定的因素,控制其余因素,观察特定因素的改变所引起的行为变化,从而得出因果关系。 (三)决断性研究与探索性研究从检验某种理论或假设出发的研究称为决断性研究(或称验证性研究)。如验证皮亚杰理论的实验研究,验证短时记忆遗忘的干扰说的研究。 探索性研究是对新问题、新现象或新领域的研究。它可能有不同层次,起初可能是偶然发现或由于实践需要,提出一个新问题而进行研究。 验证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是相对划分的,它们不是绝

9、对的。有时,最初通过探索性研究概括出理论、解释,然后根据理论解释设计实验,以验证理论,便是一个决断性研究。而决断性研究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一次探索研究,它对所要决断的理论或假设,可以修正和发展,也可提出新的探索问题。 (四)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在心理与教育研究领域中,根据研究的时间延续性来划分,可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这两种研究的形式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又称为追踪研究,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对被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地研究,随时间的进程记录其行为发展变化。追踪研究的时间可以是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例如美国心理学家推孟(L.M.Terman)1921年开始

10、对1528名智力超常儿童进行纵向研究,当时这些儿童平均年龄11岁(平均智商151)。到1986年,已进入了第七个十年,这些人平均年龄达76岁,仍有73的人活着。通过对这些人的童年、少年、青年、成年和老年的研究,积累了比较完整的一生发展的资料。 纵向研究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使用较早,到本世纪四五十年代,纵向研究受到了许多批评,从而进入低谷。70年代以来,人们又大量使用纵向研究,认为它是深入了解儿童发展过程的必要研究形式。 纵向研究的优点在于:这种形式有利于探讨儿童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可以弄清心理的发生和发展、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以及发展的转折期。便于对儿童行为各方面的发展作全面的总体考察,以

11、便揭示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更加深入地了解发展的过程、实质和原因。特别是对特殊儿童的研究,多采用纵向研究。对那些短期内看不清结果的问题或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期才能下结论的问题,一般都需要纵向研究。如智力的稳定性和预见性问题,就不能用一次性测验或短期内成绩来说明。 采用纵向研究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样本代表性问题。在纵向研究中,由于研究持续时间较长,因此要求研究对象及其家长进行配合,参加研究的全过程,搬家后仍继续保持联系,允许定期测定。家长在整个研究中要作观察,并向研究者汇报。尽管这样,在选定样本后要在整个研究过程中(510年乃至更长)保持不变仍不容易,如搬家到别的城市去

12、了而难以联系,到规定的测定日期孩子有病而不能测定,以及其它种种意外原因造成的被试缺失,使样本缩小从而其代表性降低。 解决办法是:a.取样时充分作好家长工作。使之认识研究意义、坚持研究、协助研究的重要性;b.样本要尽量大一些,以弥补样本缺失的损失;c.使被试者感到有意义,或对其有好处,特别注意研究结果的保密性,不应使被试者受损害。 变量的选择。因为纵向研究历时较长,所以一开始就应选好变量,否则中途发现变量不能说明问题,从而前功尽弃。为此在研究前应充分做好调查和预试,在可能的条件下,将变量的面选宽一些。 社会因素的变化。纵向研究过程较长,在研究过程中社会和家庭条件的变化是难免的,也难以控制,而这些

13、变化对研究结果会产生影响,解决办法是缩短研究周期,使这种变化小一些。反复测量。纵向研究要进行多次测量,反复的测量可能影响儿童对测量的态度变化,也可能使他们成为测验通。测量工具的老化或过时,如,智力测验的工具5-8年应该修订一次。 2.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儿童的某些方面的行为进行观察、测量和研究。它的优点在于:节省人力和时间, 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资料;取样可以很大,这就保证了代表性;研究历时短,对于同一年龄组来讲,避免了社会环境和家庭条件变化带来的影响。其不足在于:由于历时短、不系统、较粗糙,其结果不一定完全如实地反映儿童行为发展变化的过程和水平。 3.纵向、横向结合研究 纵

14、向、横向结合研究即在短期内同时对几个年龄段的儿童进行纵向研究,一般3至5年完成。例如,3年内同时研究4个年龄组:1岁、4岁、7岁、10岁,每个年龄组选择数目相等的儿童,每隔一年测定一次,3年为一周期。3年后,这4个年龄组的年龄恰为:4岁、7岁、10岁、13岁。这样可以得到每个被试3年的数据,以研究这4个年龄组的发展情况。同时可以得到一条由1岁到13岁的发展曲线。 纵向、横向结合研究的优点是:收集资料时间短,样本丢失少;易使变量、工具和程序保持一致;可使社会、生活经验的影响得到适当控制;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比较系统的资料。 三、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心理与教育研究和其它科学研究一样,主要由提出问题、建

15、立假设、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四个步骤组成。 (一)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科学研究的基础是观察,经观察,如果对未知现象及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疑问,研究者便根据已有的科学事实和原理对它做出尝试性的或假设性的推测。这种尝试和假设性的推测称为假设。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假设可能来自研究者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推想,也可能来自已有的某项研究或某一理论。假设使科学研究带有自觉的性质。研究者应当根据自己的假设,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做出研究设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和实验。任何研究都是从假设出发的。 1.问题 明确研究问题是所有研究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极重要的一步。研究问题的范围可以是较宽的,也可以是较窄的。有时着眼的问题是较原则的、一般性的,但却需要从较窄的、较具体的问题入手。 选题是否适当对研究有很大影响。如果选题适当,就可得到有学术意义的成果,甚至可以开拓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反之,若选题不当,则整个研究既难于开展,又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如:选择的问题过于空洞,则难以建立假设,也无法设计方案。相反,过于琐碎的问题也不一定是好的课题。 2.问题的来源 研究问题的来源主要有:实际需要;理论;个人的经验;过去的研究及文献。 实际需要。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