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导性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367295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导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导性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导性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导性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导性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导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导性(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4课时 溶液的导电性 酸和碱的相似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知道常见溶液的导电性。 过程与方法 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分析实验,培养学生热爱化学、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 溶液导电性的原因。 难点 理解溶液导电性的本质。,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滴管、镊子、投影仪、溶液、导电性实验仪器;药品: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酒精、蒸馏水。,教学进程,一、知识回顾 1氢氧化钠有哪些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碱有哪些重要的相似性质? 二、引入新课

2、通过上节课的活动与探究,我们知道酸碱各自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它们各自为什么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教学进程,三、新课教学 化钠溶液、蒸馏水、乙醇的导电性。 (生活动交流) 探究结果蒸馏水和乙醇不导电,而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均能导电。 提问这些溶液为什么能导电?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金属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电子,电子带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定向运动产生电流。 提问金属能导电是带电电子的原因,溶液也是如此吗? (师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下述过程),教学进程,HC1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H2SO4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SO42,HNO3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NO

3、(3),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Ca(OH)2在水中会解离出Ca2和OH,NaCl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Cl。这些带电的阴阳离子在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动,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定向运动产主电流。 师:比较上述物质的解离情况,试分析酸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教学进程,思考、讨论、总结:盐酸、硫酸、硝酸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我们把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唯一的阳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这些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OH,即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所以碱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我们把在水溶液中能

4、电离出唯一的阴离子(OH)的化合物叫做碱。,教学进程,板书酸、碱的概念 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唯一的阳离子(H)的化合物。 碱: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唯一的阴离子(OH)的化合物。 思考酸和碱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学生回忆、总结,教学进程,1酸的性质: (1)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 (2)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Fe2HCl=FeCl2H2 FeH2SO4(稀)=FeSO4H2 Zn2HCl=ZnCl2H2 ZnH2SO4(稀)=ZnSO4H2 Mg2HCl=MgCl2H2 MgH2SO4(稀)=MgSO4H2,教学进程,(3)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F

5、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2HCl=CuCl2H2O CuOH2SO4=CuSO4H2O,教学进程,2碱的性质: (1)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遇碱变红色。 (2)能与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a(OH)2CO2=Ca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3=Na2SO4H2O,教学进程,四、课堂小结 能够导电的物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单质(包括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如石墨等),另一类是某些物质的溶液。当某些物质溶于水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时,该物质的溶液即可导电。酸的溶液

6、都含有氢离子,碱的溶液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它们分别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板书设计,第4课时 溶液的导电性 酸和碱的相似性 酸、碱的概念 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唯一的阳离子(H)的化合物。 碱: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唯一的阴离子(OH)的化合物。,教学反思,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现象入手,使本节课体现出从“生活化学生活”的鲜明主线。加深了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整堂课的课堂气氛是非常热烈的,学生的积极性高,思维活跃,设计出了很多精彩的方案。这也使我深深感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非常重视学生思维的激发点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如何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并引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如何寻找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赞扬鼓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