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中学初三语文复习计划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365514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山中学初三语文复习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竹山中学初三语文复习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竹山中学初三语文复习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竹山中学初三语文复习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竹山中学初三语文复习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竹山中学初三语文复习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山中学初三语文复习计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竹山中学初三语文复习计划初三语文复习计划中考是选拔性考试,也是极有竞争性的考试。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全组教师团结协作,研究新课标精神,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制定复习计划如下: 一、 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2009年南京市中考指导书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综合素养和应考能力。 二、 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力争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力争在今年的中考中,合格率、均分和优分率都有大的进步。三、复习原则通过对200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分析,我们在2009年中考语文备考过程中,值得注意以下方面:1、进一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中考命题说明,做到备考有的放矢。中考命题是遵纲守本的,必须认真分析,明晰、准确地把握中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减少盲目性。中考试卷的总体布局是基本稳定的,各个试题的测试目标、立意、设问角度以及答案、评分标准等等,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2、学会分类整理,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语文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散见于每一篇课文中和每一堂语文课上,复习时应加强语文学科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要注重对中学语文的基础

3、知识、读写基本技能进行全面地归纳整理。3、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四、时间段安排开学至09年3月中旬前,完成9年级下册新内容的教学;09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以16册课本为主,完成第一轮复习;09年4月中旬至09年5月中旬,以知识点和考点为主要内容,完成第二轮复习;09年5月下旬至中考前,以综合试卷和古文背诵默写的巩固为主,完成第三轮复习;09年6月中旬参加南京市中考。五、各阶段主要复习任务以及人员分工安排:开学至09年3月中旬前,完成9年级下册新内容的教学,认真分析课文内容,把握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

4、率,力争时间短速度快效果优。1、3月中旬至4月中旬第一轮复习,以16册课本为根本立足点,这一环节是2009中考语文复习的起始环节,关键环节,可分为四大块:(1)积累运用,以古课内诗文、书下注释、课后字词、书后名著导读和附录为基础过好字词、语法、修辞、标点符号以及诗词和名著积累关。可以用一些精练的练习试卷加强学生的识记。(2)综合性学习,以每单元综合性学习要求为基础,过好学科融合、生活实际运用语文、综合运用语文关。(3)现代文阅读:六本书,三十六个单元,可按照文体进行归类复习,明确每单元总体要求,点面结合,确保学生头脑里形成完整的文体知识和语法概念,并进一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古

5、诗文赏析:以课内古诗文为基础,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由张明亮、吕建红、常娟、鞠爱华、任翠玉、杨梅各负责16册复习讲义的编写,全组讨论定稿,在3月10日前完成。2、4月中旬至5月中旬的第二轮复习以知识点和考点为主要内容,结合中考指导用书进行系统的专题复习。(1)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以复习试卷为主。内容包括课内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虚词用法、特殊句式、文章重点句翻译、课内外文言文语段比较阅读,归纳书上的重点文言知识,并整理各地中考试卷上较为经典的文言文阅读试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2)古诗词专题继续加强默写,反复强化训练,注意提醒学生搜集常错的错

6、别字。分散时间进行随时检测,纠错。加强诗词的赏析训练,归纳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3)现代文阅读专题(可运用中考指导书的现代文阅读训练部分)记叙类文章阅读,重点复习记叙文阅读方法、常见考点。常见考题归纳、典型例题分析、模拟自测巩固强化,配套专题复习试卷检测。科技作品阅读重点复习说明文阅读方法、常见考点,归纳常见考题,分析典型例题,模拟自测巩固强化,配套专题复习试卷检测。议论文阅读重点复习议论文阅读方法、常见考点、常见考题归纳、典型例题分析、模拟自测巩固强化,配套专题复习试卷检测。(4)积累与运用专题复习借鉴指导用书和各地中考试卷中的各种开放性题型,归纳整理,进行仿写、图表、口语

7、交际等题型的专项复习。另外,专题复习的项目和内容,由全组讨论确定,并确定专门的人员出好复习的讲学稿和巩固练习,力争发挥各位教师的优势,群策群力,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案质量,共同提高。专项复习的讲学稿力争4月10日前完成。3、5月下旬至中考前以综合试卷和古文背诵默写的巩固为主的第三轮复习,力争精练精讲,针对前两轮复习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同时提高学生的答题的速度和规范性。重点采用城区的二模试卷或各地质量较好的中考模拟试卷4、写作方面,作文已占语文的半壁江山,复习应基础、能力、应考并重,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卷面整洁习惯,认真审题习惯,快速拟题习惯,快速构思习惯,下笔成文一气呵成的快速作文等习

8、惯。提倡采用作文纸写作,利于批改讲评,也方便粘贴较为优秀的习作供学生借鉴和学习。作文的审题、选材立意、文体选择和要求、拟题、开头结尾和语言润色形成专题复习,融合于整个复习的过程。学校还在中考前将会组织专家来我校进行关于考场作文技巧的专题讲座,以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水平5、针对本校后进生较多,合格率偏低的现状,本组决定由张明亮、常娟两位老师整理本省13市中考试卷,形成13套由语基和课内文言文阅读为主的试卷,利用晚自习前的时间组织每个班后进生进行练习,认真批改和反馈。总之,我们争取在紧张有序的复习过程中使初三年级的语文成绩能更上一个台阶。 竹山中学初三语文备课组 2009-2-19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初

9、三语文复习计划初三语文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以语文课程标准和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二、复习目标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新课改的理念,为推进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积极的导向作用。力争使每位学生获得长足进步,使优秀者更优秀,使平常者不平常。三、复习设想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我们已对近几年南京市命题趋向和题目类型作出分析,这样便于在复习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要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按课程标准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基本篇目的重点、难点,辅之以适当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复习

10、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既要偏爱“尖子生”,也要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提升”,中等生宜“鼓励”,后进生需“扶持”。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课程标准和南京市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我们会进行精心的梳理,我们确信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重在加强方法的指导和答题规范的强化。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

11、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限时间、限字数,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强化文体,提倡创新。4.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相互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备课组团队精神,争取学科共同提高。四、复习总安排整个复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全面复习阶段(3月初到4月20日):全面复习6本书中的基本文言文篇目、古诗词篇目和所要考到的考点、现代文阅读、作文。重点突破阶段(4月21日到5月20日):进行各个考点的专

12、题系统复习点拨与检测,各区一模试卷的针对性训练,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查漏补缺阶段(5月21日到6月13日):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与综合测试(校模),最后阶段以各区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五、主要措施与方法1.狠抓语文基础知识的过关训练,特别是字词关、默写关、文言实词虚词和翻译关,能让学生得分的尽量不丢分。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基础知识考点的范围,始终以课程标准和南京市考试说明及教材作为复习指南。2.重点做好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复习与指导。教给学生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以“整体阅读部分阅读整体阅读”的阅读思路,“读文读题答题”的解题思路贯穿整个现代文阅读,精选典型试题,着力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

13、迁移能力和应试答题的规范。3.重视文言文的阅读训练,对初中六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文言文篇目和古诗词篇目要求学生人人过关,重点要求学生能默写一些重要的名段、名句,懂得文言实、虚词的意义,翻译句子和掌握主要内容及其写法。4.对于作文的复习要以抓学生的思维训练为中心,要把作文的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每周都要布置专题作文让学生训练,并要加强作文的指导和讲评工作,特别要做好“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开放性作文的强化训练。5.复习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注重实效,要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应侧重复习知识要点、题型、思路、规律、方法和学生遇到的难点问题。学生训练要有计划性、目的性、针对性、连续性

14、。布置的练习要有典型性、指导性、灵活性。6.要合理有序高效安排复习时间和复习内容,每课时都要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并且要抓“突破口”,不盲目“开快车”。周测内容统一以上一届一模试题为主,对试题应优化与组合,兼顾复习进度和学生实际。7.对基础知识,尤其是默写要落实到每一位学生,可利用每节课5分钟检测及课后时间、答疑时间巩固强化。8.无论是训练题还是综合测试题,都要做好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工作。指导学生分析答卷中的主要失误及其原因,并从中找出规律来,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突出“测评讲思”的模式。9.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循环复习工作,让学生及时做好笔记,对于一些常见的错误要做好归纳总结,力求要逐一解决。10.教师做好每堂课的复习题的设计,以及专题测试题和模拟试题的收集、筛选工作。对学生的资料搜集和整理也要定期检查。六、具体安排全面复习阶段现有共约50课时。安排如下:文言文(含课外)和古诗鉴赏及默写约25课时,汉字音、形、义及常用词语3课时,标点符号2课时,语病2课时,对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筛选、整合、运用2课时,名著1课时,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2课时,仿写1课时,对联1课时,简明、连贯、得体语言表达1课时,其它知识点2课时,作文(分解、综合、指导、讲评)约5课时,现代文阅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散文)约10课时,共需约57课时。重点突破阶段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