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361561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树郭橐驼传-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种树郭橐驼传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2、体会本文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3、掌握“偻”等实词、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掌握,重点句子翻译。教学难点:本文寓意的理解。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及重点句子翻译。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两位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柳宗元,我们初中学过他的捕蛇者说,就反应了“苛税给人民带来重压”这一社会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他的种树郭橐驼传,看他又针对什么社会问题

2、,表达什么政治观点。 二、作者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一819年),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柳河东”。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自小喜欢读书,当其四岁就熟读了十几篇深奥的古代辞赋,十岁便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二十一岁考取进士。曾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顺宗时,和刘禹锡一同参加了太子侍奉王叔文领导的主张革新的政治集团。“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他的身心倍受伤害,四年后病逝于任所。 柳宗元的政论文和哲理性散文都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无神论的观点。如封建论、夭对等。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

3、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等,都写得精湛感人,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正直品格,寄托了他的政治主张,反映了社会现实,可以说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一个新发展。柳宗元的诗,数量较多的是抒写个人抑郁的心情和离乡去国的悲哀。从这些诗篇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有理想的正直的人在不合理的黑暗社会里遭受到怎样残酷的迫害! 三、初读课文,要求: 1、借助书下注释,疏通文意,划出不懂的字词句; 2、找出认为是重点的词语并注出意义及用法; 四、检查初读掌握情况: 1、请一生朗读课文,师纠正读音及停顿,评价朗读情况 2、请一生说明找出的重点词语及其意义和用法,教师作出取舍,分类板书,然后完成下列习题。

4、 (1)解释加点词语 病偻(脊背弯曲) 名我固当(本来)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滋长,繁殖) 其莳也若子(种植,移植) 根拳而土易(拳曲,伸展不开)(更换)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树干) 移之官理(治,统治) 勖尔植(勉励) 字而幼孩(养育) 遂而鸡豚(成,养大)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晚饭)(早饭) 故病且怠(穷困) (2)翻译下列句子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像这样,(其中的道理)那么和我所从事的(种树行当)难道也有类似吗? 吾又何能为哉:我又能做(别的)什么呢? 五、讨论仍不懂的字词句意义,师个别答疑。六、集体诵读全文。七、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思考:本文针对什么社会问题,表达什么政治观

5、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具体研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及寓意。一、导入: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一般人物传记,主要写人物的生平事迹和个性,本文写郭橐驼的生平事迹和个性,主要集中在13节。 二、研读13节: 1、第一节:看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朗读 “隆然伏行”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 “甚善,名我固当”:指其病为号,不雅,但亲切。驼竟以为起得很恰当,且这样自称,勾勒出人物豁达性格 本节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一个不同一般的“驼者”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2、第二节: 为什么这位驼者有着豁达的个性?朗读 橐驼以种树为业。种树为他带来的“际遇”争取迎养。为什么“争取迎养”:“视驼

6、所种树早实以蕃”,原来他的种树技艺高超,而且从欢迎他的人看,可知驼种树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观赏游玩)又能满足物质需要(种树卖果),技术很全面。由此可见,驼豁达的个性背后存在着自信的原因。 3、第三节:驼种树水平为什么那么高? 朗读 驼谈种树的经验(转入正题) 郭橐驼种树有无“秘籍”,方法是什么? 如何“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种植时的要求是什么?种后如何管理? 他植者为什么“莫能如”?他植者如何做的?结果如何? 两种种树方法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哪种做法对哪种做法错不言自明。 至此橐驼的“生平事迹”已讲述完毕,写得不是很详细,且下段已不谈种树,可见本文的真正目的并非为“驼”作传,而是另有深意。

7、三、研读第4、5节: “问者”问养树后,提出了怎样的建议(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过渡):转移话题,由谈种树转到谈政事上来。 1、“驼”是如何描述官吏治民的:“旦暮吏来而呼击木而召之。”“驼”又是如何评价的:“然吾居乡卒以祸。”“吾小人病且怠。” 2、“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驼”以“外行”的身份试探着用他的种树理论衡量官吏的所作所为,二者有类:“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那么,“长人者好烦其令”就如勤虑害树一样,繁政扰民,从而将旦暮而来的官吏打入“他植者”行列。 结合中唐时期时代背景理解 3、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

8、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竟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盘剥,民不聊生。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关于繁政扰民有生动的表述:“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4、由此可知,作者真正意图并不在谈种树,而在谈“养人”,抨击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与“他植者”勤虑害树遥相呼应,互相映衬,强化了对官吏繁政扰民现象的批判。在对不良现象的反面批判中,与郭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映衬中,作者的正面观点也就显而易见了:当官治民应“顺民之性以养民”,所以作者最后感叹说“得养人术”。 5、文章最后一

9、句“传其事以为官戒也”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修养生息,以维持承平之世。 四、体裁及文章特点 : 驼种树的事迹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名为传,实际上是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这种以寓言故事的方式来进行讽谏,就决定了文章“委婉含蓄”的特点。 五、课堂小结:学生通读全文,从驼的话语中体会“婉约而多讽”的特点。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归纳重点字词,讲解课后练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各段段意,并且找到文中对比与类比的具体表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本文出现的一些文言知识。师:这篇课文中出现了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宾

10、语前置等四种文言现象,昨天的家庭作业就是请同学们总结归纳这些知识点。下面我请几位总结的较好的同学向同学们展示一下。【古今异义】1不抑耗其实而已 其,它们; 实,结果实(名作动) 2去不复顾 去,离开3其实害之。 其,那; 实,实际上4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长,管理; 人,百姓5字而幼孩 字,抚育6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小人,地位低下的人7故病且怠 病,困苦8得养人术 养,治理;人,百姓【一词多义】1虽虽窥伺效慕。 (即使)虽曰爱之。 (虽然)2故其土欲故。 (旧)故不我若也。 (所以)3实早实以蕃。 (结果实,名作动)不抑耗其实而已。 (结果实,名作动)其实害之。 (实际)4若其置也若弃。 (像

11、)若不过焉则不及。 (如果)故不我若也。 (如,及,比得上)5而鸣鼓而聚之。 (表承接。)字而幼孩。 (通“尔”,你们)旦视而暮抚。 (表并列,又)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表顺接,可译“于是”)6业驼业种树。 (以为职业)理,非吾业也。 (职业)7然隆然伏行。 (的样子)既然已。 (这样)然吾居乡。 (然而)8病病偻。 (患,生病,名作动)故病且怠。 (困苦)9以以致其性焉尔。 (来)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把)早实以蕃 (而)而卒以祸 (因,因为)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来)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地)10且无不活,且硕茂。 (而且)吾小人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尚且)故病且怠。 (又,又又)1

12、1传种树郭橐驼传 (一种文体,传记)事以为官戒 (作传)【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名我固当。 (称呼)早实以蕃。 (结果实)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活得长久)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用爪抓,掐。)传其事以为官戒。 (作传)而卒以祸。 (受到祸害)移之官理可乎? (做官)2名词活用作状语旦视而暮抚。 (旦,在早上;暮,在晚上)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日,一天天)3使动用法以致其性焉尔。 (使达到)非有能硕茂之也。 (使硕大茂盛)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使结果早。使结果多)鸣鼓而聚之。 (鸣,使发出响声;敲响。聚,使聚集。)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蕃,使繁衍生息。安,使安定。)4意动用法驼业种树。 (以为职业)【宾语前置】1不知始何名。 (名何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