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招必考难点训练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360950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招必考难点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招必考难点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招必考难点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招必考难点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招必考难点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招必考难点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招必考难点训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招必考难点训练难点 1 微观反应示意图(必考)1. (2016南阳模拟)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下列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 甲的化学式为C2H4B. 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C. 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D.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2. (2016许昌一模)根据图示的反应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部分反应物没有参与反应B. 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 生成两种产物的质量比为227D. 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NO破裂成了原子3. (2016郑州二模)某化学反应的微现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不同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关于该图说法下

2、列错误的是()A. 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分子B. 反应前后分子没有变化C. 反应前后原子没有变化D. 反应前后原子的组合方式发生变化4. (2016焦作一模)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B. 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C.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D. 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5. (2016六盘水)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中有四种化合物B.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

3、3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8326. (2016通辽)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其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A. 该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C. 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1D. 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7. (2016平顶山一模)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为_。8. (2016郑州八中二模)用“”“”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A2和B2,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

4、意图如下:(1)参加反应的A2与生成物分子的个数比为_。(2)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用A、B表示)。9. (2016南阳模拟)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用甲和乙通过化合反应制备丙,下列是反应的微观模型图,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乙物质属于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3)反应物的甲、乙质量比为_。10. (2016临沂改编)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图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分析以上微观变化过程,写出你能总结出的结论(写一条即可)。难点 2 溶解度及其曲线(必考

5、)1. (2016黔南州)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0 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B. 将10 时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3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C. 30 C时,将4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 gD. 保持20 C,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2. (2016平顶山二模)如图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在t1 时,NaCl和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B. t1 t3 ,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MgSO4饱和溶液在t2 时,溶

6、质的质量分数最大D. t3 时的MgSO4饱和溶液降温至t2 ,有晶体析出3. 如图中M、N分别表示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A点表示M、N两种物质在t1 时均达到饱和B. M、N两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1 降至t2 时,一定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C. 将t1 等质量的M、N两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2 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D. 0 时,M、N具有相同的溶解度4. (2016牡丹江)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溶解度相等B. 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 甲的不饱和溶液升温

7、能变为饱和溶液D. t 时,向100 g水中加入50 g甲所得溶液质量为150 g5. (2016常州)下表提供了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据该表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A.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变大B. 20 时,100 g饱和KNO3溶液中含31.6 g KNO3C. 将40 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 ,该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D. 将80 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6. (2016许昌一模)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b饱和溶液的浓度可能

8、相等B. t1 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 gC. c物质可能是NaClD. t2 的150 g a物质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50 g7. (2016洛阳一模)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t1 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 t2 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C. 将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D.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8. (2016柳州)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由该图可以看出,甲、

9、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_。对应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_。(3)A点表示甲物质在40 时的不饱和溶液。若在溶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要达到饱和状态需_。9. (2016开封一模)下表是NaCl和NH4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温度/01020304050NaCl35.735.836.036.336.637.0NH4Cl29.433.337.241.445.850.4(1)当温度在_之间时,两种物质可配制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2)50 时将20 g氯化钠加入50 g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g,此时溶液为_溶液(

10、填“饱和”或“不饱和”)。答案难点11. C2. B【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 2CO2N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部分反应物没有参与反应,A正确;该反应有单质生成,不属于复分解反应,B错误;生成两种产物的质量比为(442)28227,C正确;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NO破裂成了原子,D正确。3. B【解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图示中的四个分子构成不同,为4种物质的分子,A正确;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B错误;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是化学反应中

11、的最小粒子,反应前后原子没有变化,C正确;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组合方式发生变化,D正确。4. D【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所以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A错误;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有甲烷和水,B错误;反应前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反应后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C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甲是甲烷,丙是一氧化碳,则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162847,D正确。5. B【解析】根据题意,可先写出化学方程式:C2H43O2 2CO22H2O,四种物质中,O2不是化合物而是单质,A错误;参加

12、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就是化学计量数之比13,B正确;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C错误;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之比为28(332)724,D错误。6. B【解析】该反应是碳和水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A错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B正确;碳由原子构成,该反应中水分子和碳原子的个数比为11,C错误;图中“”表示氢气,属于单质,D错误。7. 2CO 2NO N2 2CO2碳(或C)8. (1)32(2)BA3(或A3B)【解析】将题目给出的图中没有参与反应的分子去掉后,实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1)从处理后的图很容易看出,反应物中A2分子

13、为6个,生成物分子为4个,所以个数比为 32。(2)生成物的一个分子是由三个A原子和一个B原子构成,所以化学式为A3B或BA3。9. (1)C2H4H2O C2H6O(2)氧化物(3)14910. (1)Cl2H2 2HCl(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都不发生变化;1个氢分子和1个氯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结合成为2个氯化氢分子,合理即可)。【解析】(1)根据“”表示氯原子,“”表示氢原子,可知“”表示氯分子、“”表示氢分子、“”表示氯化氢分子,该反应为氢气和

14、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都不发生变化;1个氢分子和1个氯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结合成为2个氯化氢分子。难点21. B 【解析】10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A正确;10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高到30时,溶液都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然相等,B错误;3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 g,则50 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0 g甲物质,故将4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50 g30 g80 g,C正确;蒸发溶剂可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正确。2. C3. C4. B【解析】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A错误;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正确;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要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该采用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温的方法,C错误;t 时,甲的溶解度是40 g,此时向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